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3) ,听臣微志, ,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4)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的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 和《高老头》。
其总题为 的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愿陛下矜悯愚诚 庶刘侥幸
(4)巴尔扎克 《欧也妮·葛朗台》 《人间喜剧》
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
B.,则集合
中的元素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A
解析:
[154a6f48ad7d93a4.gif],[ce2d60d0329ce9bb.gif]故选A。也可用摩根律:[fe152d488b1d9060.gif]
名句名篇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谚曰:“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
(3) ,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
(4)若问闲情都几许, , ,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6)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 咏梅》)
(7)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2分)
(8)词分 派和 派,前者代表词人有: 、 ,后者代表词人有: 、 。(2分)
(1)下自成蹊 (2)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仓廪实而知礼节
(4)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5)人比黄花瘦。(6)只有香如故。
(7)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8)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 李清照 姜夔 苏轼 辛弃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2题。(10分)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序》节选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5分)
1.今 之 人 慕 趣 之 名 求 趣 之 似 于 是 有 辨 说 书 画 涉 猎 古 董 以 为 清寄 意 玄 虚 脱 迹 尘 纷 以 为 远 又 其 下 则 有 如 苏 州 之 烧 香 煮 茶 者。
2.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5分)
1.今之人慕趣之名/ 求趣之似/ 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 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又其下/ 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5分)
2.作者认为,世上人所难以得到的只是一个“趣”字(2分),只有摒弃追求“趣”的表面功夫,从精神实质上去心领神会才能获得(2分),也批评了当时的伪趣之风(1分)。
解析:
译文:
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里头的姿态,即使是很会说话的人也不能说出一句话来,只有那些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现代人仰慕着趣的名声,追求近似于趣的东西;于是有辨说着书法绘画,鉴赏着古董就自以为是“清”了;又有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就自以为是“远”了。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韦苏州(应物)的刻意烧香煮茶的人。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没什么关系。
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解析:
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1)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另一层意思是就观赏者而言的,表现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的态度,即使春风吹来的时候,人们也不会关注它。(两层各2分)
(2)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若鹜来反衬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突出了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以姿色取悦迎合世俗的精神品质的赞叹。(反衬或对比1分,分析到位3分)
(原创题)若直线
被曲线
截得的弦长为4,则
的最小值是
A.8 B.
C.
D.
C
解析:
首先分析[eba2b29ce47ac8d1.gif][c909e9780c117c6d.gif],由曲线C:[d48c33b4ec5ca0dc.gif],所以直线过圆心,有[74ccd075fdb9d12a.gif],[5e636c1fe47cb910.gif]则由均值不等式有[cf339bc49650b0a7.gif],故选C.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背包(bēi) 创伤(chuàng) 长歌当哭(dàng) 间不容发(jiān)
B.契约(qì) 谄媚(chǎn) 殒身不恤(xù) 追根溯源(shuò)
C.翌年(yì) 肄业(yì) 揠苗助长(yà) 冯虚御风(píng)
D.玩弄(nèng) 解剖(pōu) 叱咤风云(zhà) 颐指气使(yì)
C
解析:
(A.多音字误读,创伤chuāng;B.形声字误读,追根溯源sù;D.方言误读,玩弄nòng)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给分)( 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4)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解析:
无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既使 连锁店 察颜观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 B:坐落 炒鱿鱼 青山绿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苍桑 下马威 渡过难关 防人之口,胜于防川 D:影碟 歌午厅 再接再厉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