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美国、苏联的参战只是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
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A
解析:
周朝最突出的政治制度就是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宗法制,影响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甚至在今天宗法理念仍然存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首联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颔联的“空”字与颈联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请具体说明。(4分)
答: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诗的首联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2)“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毫无用处。“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说自己也能像袁宏那样的高声吟诗,而像谢尚那样的人却听不到,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来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3)尾联运用想象,借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分)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4分)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1分)。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2分)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2分)
用“音乐”开头,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3分)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或者:音乐可以使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净化。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三、四句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2分)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4分)(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13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2 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1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12.答: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以动写静,反衬
13.答: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__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1.(4分)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__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__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解析:
此题实际上考查短句→长句,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三个短句除用作母版的那个,其余两个都得调正语序[5c4f0e21b1530b4a.jp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5分)
(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5分)
(1)(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2分),“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3分)。
(2)诗人早年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2分);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1分);遂生归隐之心(就产生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想法)(1分),从中可见内心的愤激之情(1分)。
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5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事故的可获得赔付。
答:
(1)在合同有效期内
(2)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
(4)此意外事故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事故
(5)该意外事故是其受害的直接且单独原因。(每点一分,顺叙颠倒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