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D.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宰: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善,陈孺子之为宰 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①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亚夫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文:
②“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译文: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C
【小题5】①如果大王能够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黄金,施行反间计,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②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允许我退职回家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解析:
【小题1】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小题2】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项: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小题3】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③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小题4】“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小题5】无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玉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__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力。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本题满分12分)【理科】已知函数
(I)求
的极值;
(II)若
的取值范围;
(III)已知
(Ⅰ)[ad3a68ffbbe93029.gif]令[2f1d761150f6048f.gif]得[0dc912aede100dd6.gif] ……………2分
当[303b1b85a0309f82.gif]为增函数;
当[b1f489eeb3e42db1.gif]为减函数,
可知[76b5cad3b12d508b.gif]有极大值为[00acbd6110ece30c.gif]…………………………..4分
(Ⅱ)欲使[80845e9c3f14bfb7.gif]在[a984a45bc93efbf3.gif]上恒成立,只需[14ecb79f3460c1c3.gif]在[a984a45bc93efbf3.gif]上恒成立,
设[c541c8e543b30126.gif]
[59c7f1babde9e997.gif]由(Ⅰ)知,[c8b9c39ad24694eb.gif],
[df7864cac40b069a.gif]……………………8分
(Ⅲ)[7fc98b25fc14ff32.gif],由上可知[35cea753daf8f4ab.gif]在[01d20488d1719f6b.gif]上单调递增,
[66e8b478a75c15d9.gif] ①,
同理[8d988a90166eae89.gif] ②…………………………..10分
两式相加得[cc3b8bc5fe86ebec.gif]
[62f399ca05e359a6.gif] ……………………………………12分
解析:
同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沉浮IT行业8年之久,筚路蓝缕,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辉煌,公司如今已经具备了让别人追赶的实力。
B.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我国,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
C.他们根据那位青年提供的线索,先找到张某,要他供出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终于把制造假冒名酒的窝点找出来了。
D.尽管洞明世事的易中天接受了余秋雨的教训,处事低调,出言谨慎,躲避媒体,矮化自我,以避免无端挨棒;但这批评的棍棒还是不期而遇。
A
解析:
荜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B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难做好的事情。C缘木求鱼,语见《孟子??梁惠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援。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法、方向不对,结果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将缘木求鱼当“顺藤摸瓜”讲,是错误的。D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此处应改为“如期而至”)
下面是某校准备张贴在学校门口的一份通知稿,有三处必须修改,写出这三处的
序号。(3分)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1)今天是我校建校50周年的大喜日子,(2)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莅临参加。(3)为
了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4)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5)然后领取纪念册。(6)十点钟
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7)会后欢迎您在母校参观。
××中学校庆会务组
×月×日
2、4、7
解析:
2句“莅临”,来临,有表尊敬之意,但“参加”与之重复,应删去“参加”。4句“务必”不得体,有命令,强调意味,应删去。7句的“母校”只能就“校友”而言,不包括“来宾”,应改为“学校”,以适“来宾”、“校友”,这些不同身份的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不少委员认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在于政策的“一视同仁”。
C.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D.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
解析:
(A项主客颠倒,“对于”应放在“鸦片战争”之前。C项“解决”和“困境”搭配不当。D项主语残缺,在第二个分句“那么”后加上“这种做法”或“专业绘画知识”之类的词语)
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美国、苏联的参战只是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
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A
解析:
周朝最突出的政治制度就是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宗法制,影响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甚至在今天宗法理念仍然存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首联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颔联的“空”字与颈联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请具体说明。(4分)
答: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诗的首联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2)“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毫无用处。“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说自己也能像袁宏那样的高声吟诗,而像谢尚那样的人却听不到,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来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3)尾联运用想象,借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分)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4分)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1分)。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2分)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2分)
用“音乐”开头,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3分)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或者:音乐可以使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