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①蔗糖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蛋白质在稀硫酸存在下分 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是( )
A:①和② B:只有③ C:只有④ D:只有②和③
氯化亚铁能不能由化合反应制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Fe=3FeCl2
只选用一种试剂鉴别NaNO3、Ba(HCO3)2、BaCl2、Na2CO3四瓶无色溶液,应选用
做试剂,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⑴
⑵
⑶
[8790aeaa62f26b20.gif], (1)[31fefb00328d0df8.gif],
(2)[602cabd37e1c600d.gif],
(3)[c6ad717e540dde6e.gif]
27.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生拟定如下操作:
A.取一只试管制取Cu(OH)2沉淀备用;B.再加入3ml~5mlH2SO4;C.再加入3ml~5mlNaOH溶液;D.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E.加入稀硫酸中和其中的氢氧化钠;F.把氢氧化铜沉淀加入溶液中;G.加热煮沸几分钟;H.加热至沸,观察之;I.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蔗糖溶液。
⑴从上述操作中选择必要的若干步,按实验正确顺序填入下列空格中:
A.—( )—( )—( )—( )—( )—( )
⑵写出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用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
⑴ I B G D F H ,⑵、⑶ 略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总是保持在
A:弱碱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强酸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杨绛和他的父亲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这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
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__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档。”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co savNo!敢吗?”
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杨绎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扬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语言恬淡质朴,一如杨绛父女间的情感,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
B.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
C.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的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经历对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D.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的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的严谨,在极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态度。
E.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
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1】BD
【小题2】①从不打骂孩子
②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
③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味
④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
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
⑥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
【小题3】侧面描写的手法,李健吾对杨绛的评价,钱钟书对杨绛父亲的感觉;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对人物对话进行了描写;行为描写,杨绛父亲爬梯到高处为女儿找书;细节描写,杨绛为父亲削水果,剥干果。
【小题4】①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
②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③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
④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看法: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能说出杨绛父亲教育女儿做法的作用与意义,就哪一点分析评价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
解析:
【小题1】B杨绛当年不很自信,“封建思想意识淡薄”也不当;D中杨绛父亲是为了表明自己“名与器不能假人”的观点。
【小题2】这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筛选能力。写父亲的文字很多,但只有一部分表现“温”的特点,筛选出来,都是对待女儿的方式,一一概括即可。
【小题3】这道题考查对文本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实际上,表现一个人物的时候,运用最多的就是描写,不过描写有很多种,结合原文,具体说明。
【小题4】这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对文本精神内涵的理解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能力。杨绛父亲的教育方式和现代人一般人的明显不同,很科学很民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来分析。概括出来以后,自然和我们现实中走进误区的一些教育方式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要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结合现实,结合杨绛父亲的方式对比来说明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A、B大同小异,从人类受惩罚的原因去分析,不全面;D侧重于谈人类怎么适应环境,只是一个方面。
【小题2】第二段提到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
【小题3】文中说到“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可见作者的态度是肯定的,而不是“也许”“有可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来华举行“劝捐”慈善晚宴。中国企业家对“捐赠半数财富支持慈善事业”这种做法看法不一。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表示绝不做守财奴。他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内地首富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并不欣赏动辄就捐资产的慈善行为。因为在他看来,捐出全部资产的行为,不过是无法支付高额遗产税和企业避税的变通做法,并不是真慈善,“只有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真正的慈善”。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略
解析:
略
(共18分)
资料一:
上图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每空1分,共10分)
上述物质是由_______个氨基酸脱去______分子水形成的,叫做______肽,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叫做___________,可表示为___________.
已知血红蛋白由四条多肽链折叠盘曲而成,则其至少含有_____个氨基,_____个羧基,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资料二: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高一生物 第4页 (共5页)

(每空2分,共8分)
(3)丙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分别是 、 。
(4)在该多肽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用字母表示)。
(5)依据资料二中该多肽化学式的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可得到氨基酸 __ 个.
(1) 4, 3, 四, 脱水缩合, 肽键, —CO—NH—
(2) 4, 4, —NH2 , —COOH
资料二(每空2分,共8分)
(3) —CH3, —CH2—CH2—COOH
(4) —CO—NH—
(5)10
.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约为13%~15%,这些水存在的状态主要是 ( )
A:自由水 B:蒸发水 C:结合水 D:结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