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这是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蜗牛》。这首歌曾被上海教育部门列入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理由是“歌词好,思想内容十分上进”。

也许,你也听过甚至会唱这首歌,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解析:

改写下列语句中画线的部分,使之与其前句构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

上海已悄然出现了为顾客丰富切身体验服务的“体验经济”的萌芽:能让你体验到进入热带雨林感觉的雨林餐厅,①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集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投资3亿多美元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出现,②还将建成类似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体验经济”的明智做法。

①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2分)


解析:

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因为它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与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使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改革步履维艰。(3分)


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座美丽的海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过往船只往往经受不住歌声的__,前往小岛,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而一些基层部门对此的态度却是闻所未闻,漠然置之。 B:冰冻灾害发生后,南京军区某部战士夙兴夜寐,奋战在文赣线上,披荆斩棘,开辟廊道;他们手握砍刀在刺骨的寒风中挥舞,有力的双手已经龟裂,布满褶皱。 C: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 D:布什说,很多美国的年轻夫妇由于房价过高无法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市场为此应当进行自我调整,拖延这种调整只会使问题悬而不决。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的上片用什么动作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感情?

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1)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

(2)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或“侧面表达”)富有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解析:

大意对即可。4分各2分。一问答到“懒散”“心绪不宁”或“落寞、惆怅”得两分;二问答到“含蓄、不直白”或者“侧面表现”得两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童髻入学,才气奔放,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诸生或笑之,慨然曰:“闭户经年,取解元如反掌耳。”

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主考洗马梁储还朝,携其文示詹事程敏政,相与叹赏,遂招寅往还门下。储奉使,寅乞敏政文以饯。已未会试,敏政为考官。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掠问无状,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尝缘故去其妻,自伤放废,无所建立,譬诸梧枝旅霜,苟延何为?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伥伥》诗,读者悲之。

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其学务穷研造化,寻究律历(历法),求扬马、元虚、邵氏音声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乌、五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其应景诗文,不甚措意,谓后世知我不在是。奇气时发,或寄于画,下笔则追唐宋名匠;厌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晚乃皈心佛门,自号“六如”,年五十四卒。

(节选自《明史拟稿》)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 善:交好

B.为给事华昶所参  参:弹劾

C.竟坐乞文事  坐:因……犯罪

D.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 就:就绪,指官员任职期满。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币交敏政家人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B.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C.其学务穷研造化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D.寅奇气时发,或寄于画    月出于东山这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下列句子表现唐寅才气奔放的一项是(  )

①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     ②相与叹赏

③出入天人之间         ④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

⑤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    ⑥下笔则追唐宋名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伯虎从小就才气奔放,关键时常常表现出满腔的豪气和十分的自信。

B.因受到程敏政案的牵连,唐伯虎弃官为民,放浪漫游,归来后在桃花坞建了一座房子。

C.唐伯虎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很漂亮的文章,深得两个主考官的赞赏,于是被招纳为门下,任其往来。O

D.唐伯虎在诗歌、绘画、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不愧为“才子”称号,但他最后还是心归佛门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C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市地铁全线共有四个车站,甲、乙两人同时在地铁第一号车站(首发站)乘车.假设每人自第2号车站开始,在每个车站下车是等可能的。约定用有序实数对表示“甲在号车站下车,乙在号车站下车”.

(1)用有序实数对把甲、乙两人下车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列举出来;

(2)求甲、乙两人同在第3号车站下车的概率;

(3)求甲、乙两人在不同的车站下车的概率.

(1) 甲、乙两人下车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为:

(2,2),(2,3),(2,4),(3,2),(3,3),(3,4),(4,2),(4,3),(4,4) .…………4分

(2)设甲、乙两人同在第3号车站下车的的事件为A,则 [17c1b9dddfdb0c77.gif].…………8分

 (3) 设甲、乙两人在不同的车站下车的事件为B,则[6d91ae4ffba6bbef.gif].…………12分


解析:

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

舒 婷

17岁,有个共同点,就是每天在镜子前,龇牙咧嘴挤压青春痘。

儿子现在的班级成立文学社,众同仁在冥思苦想给班刊命名时,盯着社长硕果累累的苞谷脸,豁然贯通,遂一致同意叫“青春痘”。社长即儿子,一任而已,其伟大使命莫非就是贡献脸上那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样板

他老爸17岁时,引为己任的是作家使命感,社长交椅一坐好几年,几至坐穿。文学自是圣殿一般,班刊非“采贝”即“鼓浪”,满纸豪言壮语。脸上火力更足,未有“珊拉娜”洗痘水、敷痘霜之类济世良方,常常这瘤那瘤叠罗汉,冒冒尖尖,岌岌可危。至今太阳穴两旁还赫然留有遗迹,雨天可以存好几盅水哩。

我17岁时下了乡,水清风净滋润,缺鱼少肉没有油脂浪费在脸上。偶尔鼻尖眉头爆出一两颗信号弹,便忧心如焚,有男知青来串门,将刘海儿拉来拨去设法遮丑。就着油灯读名著,唱“外国民歌两首”,抄古今中外格言,写华丽动情的信。技痒时诌几行诗,随着手抄本四处乱飞,没有刊名,捞不到社长当,时时提心吊担。

17岁,儿子不叠被不整理书桌,更不洗衣服和臭袜子,喊泡茶来饭盛好,鞋要自选衣要名牌,每月上一次发廊,整天问有什么好吃的,唯一自己动手的只有开冰箱和打电脑游戏。不过,长途旅行时他是家中的全劳力,因为老爹老妈的颈椎、腰椎、肩周关节遭岁月风化,儿子便手提肩扛,嘴里咬着自己的机票和身份证。同学中有“月薪、周薪”的,儿子领“日薪”,从未超支略有节余。压岁钱、奖金(提琴或作文比赛所得)或生日红包统统自觉上缴,尚无经济头脑不懂回扣。

他老爸17的上半岁紧锣密鼓地打拼,准备上中文系。屁股和膝头的补丁厚如烙饼,而且颜色迥异。海外频频寄来的进口布料、纯毛衣服,窝赃般地压在箱底发霉虫蛀。他身任学生会副__、团委书记、对敌斗争积极分子兼足球队长,该足球队转战全省没有失过一个球,遂去大连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度过17岁生日。下半岁碰上__,忙着写大字报、贴标语,早请示晚汇报,被抄家和去串联。绘画学3个月,小提琴练半年,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直到两年后去插队。

我17岁体重只有42公斤,要挑50公斤的谷担,耱田、育秧、割稻,学一样哭一场。自留地里栽菜秧子,不长叶子只生虫,幸亏种番薯倒是光长叶子,便不觉采来炒着吃。跟着新华字典每天学5个生字,翻英汉读物,背唐宋诗词,做大学梦。腋下夹一本禁书,到各知青点去投桃报李,换来各种意外的惊喜。衣裳、头发每日一洗,抽屉、衣箱纹丝不乱,学会用二两肉、一板豆腐、几棵芥菜做一桌佳肴。和伙伴过中秋节,然后佯醉,为了不必到结霜的小河边涮碗。

17岁的儿子崇拜贝克汉姆、谢霆锋和麦当劳。小时候口必称郑渊洁,从未仰视过老爸老妈,称班主任“凡姐”,直呼物理老师“阿弟”,说班上男生都叫女朋友“老婆”。趁机追问儿子:有没有拍拖?答:还没有那么畅销。上网聊天,打又臭又长的电话,时而卷着舌头说两句英语。从幼儿园开始,音乐小学、音乐中学、小提琴专业浸泡10年,一打开私房音响,还是张信哲和王菲。功课百忙之中,不忘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因近视已达750度,不肯戴眼镜。

17岁时,他老爸开始写小说,至今没得发表;再写诗,发表以后除了他的老娘将《诗刊》放在菜蓝里向左邻右舍显宝外,似无追星女青年;改写寓言、随笔、科幻小说,书出得薄薄的,反响也是小小的。喜欢马雅可夫斯基、__、贝多芬、郭小川,其中没有我。有心栽花无心插柳,而今所出版的书大多是数十万字一本的诗歌理论,这是后话。

17岁时,我梦想的是一斤膨体纱毛线,可以打件时髦的套衫;一柜满满大部头小说,最好是卷了边,发了黄,略有破损,这样的书才好看;梦想不用向队长赔笑脸,不必上大__去送礼,也无需走县城“四个面向办公室”找关系,忽然一纸通知书便腾云驾雾进了大学。猛听一声吆喝:“翻谷咯!”被震醒过来,原来自己还在晒场边打盹。

从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更不懂得梦想当母亲。

咳,17岁!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两代人17岁时各自的特点。

试分析作者对儿子17岁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来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文章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小题1】父母辈特点:生活艰苦,理想远大,积极上进,勤俭奋斗。

子辈特点:注重实际,看重享受,富有爱心,爱好广泛,有平等意识。

【小题2】对儿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持批评态度,但是对儿子在外出旅游时表现出来的爱心和面对金钱不懂得回扣的单纯却持肯定态度;对儿子的平等意识持肯定态度,但是对儿子兴趣爱好的狭窄却持怀疑态度。

【小题3】对比手法。文章把父(母)子两代人在17岁时的各种表现对比起来写,突出两代人各自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

【小题4】“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儿子由于近视而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为了使表达简明准确,下列加点的词必须删除的一项是( )

专家们解释,盐尘暴不同①于一般的沙尘暴,盐尘暴含有密度很高、很细的盐碱粉尘,能②极大地污染空气、食物、土壤和水源,③并引发④了疾病,腐蚀设备。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盐尘加剧了对农作物的危害,加速了土地盐渍化的进程⑤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居民健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D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