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8. B 9. D 10.(略)
11.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12.(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
13.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 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
14.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04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字。⑥ 不得抄袭。
(04年天津卷)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童年是旭日,
老年是夕阳,
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
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18.① 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
② 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
③ 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19.①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
② 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
③ 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20.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21. A D
(04年天津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论语・为政》)
(2)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04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11. C 12. B 13. D 14. D
15.(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 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7. C 8. D 9. B 10. A
(04年天津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04年天津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 观赏 即使/也 B: 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 展现 观赏 尽管/但 D: 展示 参观 尽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