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04年上海卷)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句)(4分)

(1)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4)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论语》)

(1)未成曲调先有情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绝知此事要躬行

(5)匹夫不可夺志也  

7.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8.  B     9. D    10.(略)   

11.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12.(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

13.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  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

14.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04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字。⑥ 不得抄袭。

(04年天津卷)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童年是旭日,
老年是夕阳,
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
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18.① 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

  ② 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

   ③ 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19.①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

   ② 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

   ③ 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20.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21. A D

(04年天津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为政》)

(2)云销雨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04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11. C 12. B 13. D 14. D

15.(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      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7. C   8. D  9. B   10. 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