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福建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04年福建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赔偿  娇揉造作  寥廓  闲情逸志 B:煦暖  绵里藏针  靓丽  待价而沽 C:寒怆  得鱼忘筌  俾益  正襟危坐 D:谗言  死心踏地  深邃  黄梁美梦

(04年北京卷)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04年北京卷)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4分)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年北京卷)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4分)

细琢磨北京日常的口语词语,往往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说出话来,仿佛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形象,十分生动。比如,天刚黑,说是“擦黑儿”,刚和“黑” 擦个边儿,多有分寸!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年北京卷)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凡事过犹不及,__________,( )变成明哲保身,( )变成圆滑世故,( )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顺序:②④①③

填空:“或”、“或”、“或”(填“或者”、“或者”、“或者”也对)

(0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夹・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做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紫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__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锇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人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20.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

21.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答:

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19.(4分)AE

20.(4分)

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21.①本题要求根据本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

②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22.(4分)

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幸免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0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科学家最近的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记忆存储这一最不为人所知的大脑活动。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以朊毒体(prion)形式活动的蛋白质。

发表在(细胞)月刊上的研究报告说,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怀特罴德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苏珊.林德奎斯特说:“我们已经对记忆存储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关键的存储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朊毒体活动’竟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是其形状,大多数蛋白质在其存在期间只保持一种形状。朊毒体则是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自身发生错误交叠,还会影响同一类型的其它蛋白质也出现这种现象。就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类错误交叠的蛋白质会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对细胞――最终对组织――产生致命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在发现这种名为CPEB的蛋白质具有特定朊毒体特征时感到非常惊讶。它与维持长期记忆有关,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这是大脑中连接神经的枢纽。

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随着经历和知识的不断增多,新的枢纽形成,老的则不断加强。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研究人员从海参中提取了CPEB,将它与其它蛋白质混合,然后观察它们在多种酵母模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CPEB改变了形状,并使其它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功能恰似朊毒体。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然发挥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

15.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是在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B.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

C.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

D.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

16.对“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朊毒体在发生错误交叠时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

B.朊毒体在记忆存储过程中会发挥好的作用。

C.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D.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17.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事实,证明此前人们对朊毒体的认识是错误的。

B.了解CPEB在记忆存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对揭示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不无帮助。

C.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 在发挥作用。

D.由于可能的记忆存储机制已经发现,人类大脑中记忆活动的奥秘很快就会揭开。

18.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15.B    16.C    17.C   

18.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发挥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所合成的蛋白质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和神经细胞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6.D   7.A  8.D  9.B  10.D

(04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__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