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

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

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

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

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

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

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

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05年山东卷)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

[例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例句:

     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0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溯 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__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阔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归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18.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

19.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4分)

20.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⑵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

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18.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①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②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

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19.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或: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

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

20.⑴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而生。

⑵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

21.AE

(05年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⑴池塘生春草   ⑵载舟覆舟   ⑶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0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注]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11.B  12.D  13.A  14.C 

15.⑴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⑵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⑶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⑷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05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

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它任何物种几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它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其中包括鲜花、水果和糖果等。结果发现,得到鲜花的妇女比得到其他礼物的妇女要兴奋得多,而且这种效应持续了数日。再者,得到鲜花的妇女比之前更积极地回答问题。他们通过另外的试验发现,鲜花不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使人露出笑容、开__谈,而且还能促进认知功能,比如提高记忆力等。有些人得到鲜花后的情感表现甚至完全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进化理论来解释鲜花带来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对风景和植物的欣赏跟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有关,当时人们要根据环境线索来寻找食物。由于花儿这种美丽的东西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人类变得“从感情上”欣赏这种美,所以会喜欢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将来会结出果实供人食用,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比较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然而拉特格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鲜花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在共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鲜花是“超级刺激物”,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这些引起感觉注意的因素多数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状态出现深度变化。

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利用对人的情感作用实现了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这跟狗的进化情况很相像。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所以,下次你给别人送花就知道,你利用花的时候,花也在利用你

7.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花也在利用你”的一项是 ( )

A.花卉可能利用了其能激发人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这一影响来不断进化。

B.花可用来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C.开花植物利用花儿给人带来的感情奖赏不断进化。

D.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

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不属于鲜花带来的“心理效应”的一项是 ( )

A.得到鲜花比得到其他礼物更能让人兴奋。

B.得到鲜花后人更愿意与他人交谈、沟通。

C.鲜花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D.鲜花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引起人的心理变化。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包括鲜花在内的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的物种而进化。

B.无论是鲜花的形状还是鲜花的香味,都能引发人强烈的情感反应。

C.原始人类对花儿的喜爱,与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

D.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界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

B.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

C.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

D.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

7.B  8.D  9.D  10.B

(05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士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05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B: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球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留住济南”图片发展深深吸引了观念。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儿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05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 、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开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精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 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 D:理念 震荡 反思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