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分)

   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7.(6分)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18.(6分)

   (1)喻指拥的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19.(5分)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06年江西卷)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料得年年肠断处,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

(4)明月夜/短松冈

(06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__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__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__”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9.D    10.C    11.B      12.B

13.(1)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2)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3)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

(06年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D: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06年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________的历史画上了句号。(2)“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__________仍在修复当中。(3)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_________病。

A:馈赠 日前 该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赠 日前 本

(06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06年重庆卷) 片段作文。(10分)

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06年重庆卷)从A.句或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系。(4分)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 ,那么网络

世界便是

B.句:语文与数学的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 ,那么数学便是

(06年重庆卷)在下列材料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1995年,27岁的孙炯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遇到一道考题英国小说家J 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写到的香格里拉源自哪种语言法语、英语还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方言答案是最后一个。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