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海淀区一模)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⑦题)。(7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苏洵《六国论》)

④六朝旧事如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苏轼《石钟山记》)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但寒烟衰草凝绿  ⑤森然欲搏人  ⑥楼船夜雪瓜洲渡  ⑦气吞万里如虎

⑧纵豆蔻词工   ⑨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7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08年海淀区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__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①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②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③感__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5分,共10处断句,错2处扣1分,“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可断可不断)

6.C(让(安置)------到树阴下)

7.A(两个“虽”字都是连词,表假设,即使。其他三项,两个“故”字,前一个是连词,所以;第二个是副词,本来,原来。两个“与”字,前一个是介词, “跟”“同”;后一个是动词,相当于“结交”“亲附”。两个“必”字,前一个是副词,“一定”“必定”;后一个是连词,“如果真的”。)

8.B(这里应是“罢武”)

9.D(①是“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的人的表现;③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总结,包括正反两个方面;④只是表明田子方见到老马表示感慨,还没见到他的行为。)

10.C(“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是御者说的话;齐庄公并没有否定螳螂的做法,反而赞赏它的勇气)

(08年海淀区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 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08年海淀区一模)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②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项就 了五十万元。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 结余 遴选 B:回避 节余 遴选 C:规避 节余 筛选 D:回避 结余 筛选

(08年海淀区一模)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装潢 必竟 毕恭毕敬 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B:宣泻 简朴 精兵减政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C:荟萃 表帅 率性而为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针砭 闲暇 闻名遐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晒”译为英语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自愿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化妆品、成绩单……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离,由人评说,那么,你说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上述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全文不少于800字。

(08年东城区一模)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抑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改为

改为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墨点无多泪点多

裴志强

①有人把中国书画艺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洗眼”的艺术,这类艺术作品看上去法度森严,和谐完美,给人以纯粹的美的享受,如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及古典派绘画等;另一类为“动魄”的艺术,此类风格如宋代苏东坡的词,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犹如站在黄河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绪难平,如王铎、傅青主的书法,画家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等;再一类便是“洗心”的艺术,欣赏此类艺术作品就像听了一首风格独特的轻音乐,使人忘掉世间一切的烦恼和喧哗,灵魂和思想不由得进入另一种境界,这一类作品非具有独特超凡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不可得,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艺术便是此类风格的优秀代表。

②八大山人即朱耷,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身经明、清两个王朝,历四代帝王。八大山人其晚年的号。在明朝灭亡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军占领南昌之前,朱耷在王府里度过了十九年较为安定的钟鸣鼎食的生活。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儒士到僧人,又由僧人转为道士,晚年又还俗复为儒士这样一个循环之图。他一生的遭遇和磨难,特别是__之痛给他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酿就了他孤傲、狂狷的性格,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为后世崇拜和敬仰的书法家和画家。

③作为明王朝的旧王孙,虽然家国倾覆之恨燃起了他的抗节情绪,但他并没有象文天祥那样抗节殉国,肝脑涂地,也没有象傅山一样鄙视功名,劳饿沟壑。而是采取不合作、不逢迎的孤傲态度。他的__不在于行迹,而在于心迹,这心迹的凭借则是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

④他画山水多是渺无人烟的残山剩水,意境荒凉,以寄托“__”之痛;花鸟画则多破荷败叶,孤松奇石,冷峻傲岸之气,直透心田;尤其所写鱼鸟之形,白眼向上,或漫游空际,或独立危石,孤傲淡泊之情感人肺腑。鸟是无名之鸟,鱼是无名之鱼,以至其画也是无名之画。这些无不是山人自身人品、品格、精神、情操的幻化。在他的一幅题画诗中还表达出对满清官员的蔑视与嘲讽,他讽刺那些头戴“三眼花翎”的官员们,二更天就去守侯主子的奴才相。他既然不能在政治上赢得自尊,只好在艺术上慰藉了。

⑤山人的作品幽深玄远、疏淡空旷、恣肆__,特别是他的花鸟画,孤傲冷峻、超凡脱俗,把中国花岛画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山人为清初画坛革新派“四僧”的主将,三百年来,“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一代又一代大家,无不在山人的艺术世界中汲取营养。山人之书,于篆、隶、草、真、行六体皆善,晚年形成的“八大体”书法更是以简表意、恬淡悠远,圆润流畅、简练浑朴,气象浑穆高古,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结字怪伟,然而却没有丝毫的生硬别扭,反而有一种异样的氛围。张庚在《画徵录》说:“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曾熙说山人的书法“天机浑浩,无意求工而自到妙处,此所以过人也”,这也许就是“八大体”的根本所在,它冷傲、简古,面无表情,似乎要拒人以千里之外,却又让人产生出无限的敬意,难怪黄宾虹评其为“书法第一,画在次”。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评价山人的艺术时发出了“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实在是中肯之极。山人的艺术确是以苦难为笔,蘸着眼泪书写而就的。

⑥三百多年来的今天,当人们再次捧读山人的艺术作品时,又有谁能真正体验到山人那内心深处的痛呢?

(有改动)

17.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朱耷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他的生命的归宿仍是一个读书人。

B.文天祥、傅山抗节情绪是积极的,而朱耷的态度是消极的。

C.朱耷的书画,超凡脱俗,不愧被后人称为“洗心”的艺术。

D.清初画坛革新派朱耷,把中国花岛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E.黄宾虹评价朱耷“书法第一,画在次”,作者认为此评欠妥。

18.文章为何取“墨点无多泪点多”为题?若换成“朱耷的书画艺术”好不好?为什么?(4分)

答:

19.阅读第④自然段,简要分析朱耷“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20.有人把中国书画艺术分为三类:洗眼、动魄和洗心。请就你品读过的中国艺术作品,选择其中一类,另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4分)

答:

17.(4分)B、E

18.(4分)[参考答案]朱耷简古、疏淡的书画风格,可谓“墨点无多”;而其岭峻、孤傲之气下深藏的__之痛,正是所谓“泪点多”。板桥诗句能高度概括朱耷书画艺术特征而以形象妙语出之,文章借来做题,醒目,启思,且提领篇旨。若以“朱耷的书画艺术”为题,相比之下则失之平淡,大而无当。(每点1分)

19.(6分)他画出水,是多残山剩水;画花,则多破荷败叶;松,是孤松,石,是奇石;鱼鸟之形,白眼向上,漫游空际;鸟鱼无名,甚至其画亦无名。由此不难看出朱耷孤傲淡泊之情(或:表现出一种冷峻、凄绝、纯真和伤感)。(每点1分)

20.(4分)此题答案不唯一。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选择其中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李白的《将进酒》堪称“动魄”之作。它集中描写了诗人豪放不羁,蔑视功名利禄的形象。全诗以快饮欢歌为线索,形象地抒发了内心的不平。这种炽热的感情,汇成一段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

    示例二:倪云林《六君子图》是“洗心”之作。图的下面画一平坡,上有松、柏、樟、榆、槐、楠六棵大树。上部有淡淡的一抹山丘,当中一大块空白,好似广阔的湖面。图的右方是画家的自题诗。整个画树木疏疏朗朗,姿势挺拔,湖面空旷迷离,给人一种清空淡雅的感受。这画也折射出一个无求于世,正直特行,孤寂抑而又清高的文人形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