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C(3分)
15. ①它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
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严明制度、井然秩序的体现。
③它是皇权的凭据,是国之重器。
(3分,每点1分)
16. ①在篆书盛行的时代,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形成。
②唐代收藏印的出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③明清篆刻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标志着篆刻艺术的繁荣。
(4分,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
(08年海淀区一模)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⑦题)。(7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苏洵《六国论》)
④六朝旧事如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 (苏轼《石钟山记》)
⑥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但寒烟衰草凝绿 ⑤森然欲搏人 ⑥楼船夜雪瓜洲渡 ⑦气吞万里如虎
⑧纵豆蔻词工 ⑨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7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08年海淀区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__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①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②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③感__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5分,共10处断句,错2处扣1分,“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可断可不断)

6.C(让(安置)------到树阴下)
7.A(两个“虽”字都是连词,表假设,即使。其他三项,两个“故”字,前一个是连词,所以;第二个是副词,本来,原来。两个“与”字,前一个是介词, “跟”“同”;后一个是动词,相当于“结交”“亲附”。两个“必”字,前一个是副词,“一定”“必定”;后一个是连词,“如果真的”。)
8.B(这里应是“罢武”)
9.D(①是“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的人的表现;③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总结,包括正反两个方面;④只是表明田子方见到老马表示感慨,还没见到他的行为。)
10.C(“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是御者说的话;齐庄公并没有否定螳螂的做法,反而赞赏它的勇气)
(08年海淀区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 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08年海淀区一模)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②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项就 了五十万元。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 结余 遴选 B:回避 节余 遴选 C:规避 节余 筛选 D:回避 结余 筛选
(08年海淀区一模)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装潢 必竟 毕恭毕敬 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B:宣泻 简朴 精兵减政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C:荟萃 表帅 率性而为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针砭 闲暇 闻名遐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晒”译为英语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自愿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化妆品、成绩单……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离,由人评说,那么,你说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上述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全文不少于800字。
略
(08年东城区一模)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抑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