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海淀区一模)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裘山山
①八月,我又去了西藏。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走进高原的阳光里,一眼看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清冷的、却是无比新鲜的空气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着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西藏!
②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前。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征服的力量,蕴含着我无法了解和进入的神秘。广袤的天空下,人和土地的比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空和大地永远在目光的最尽头相逢,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博大和苍凉。
③但对于常人来说,这种博大和苍凉常常会令内心产生恐慌。在一次去往日喀则的途中,我们停车在路边。左右两侧是漫漫的沙砾地,目力所及处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痕迹。我独自远离了汽车和同伴,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到自己很渺小,渺小到只剩下一个念头。在这片土地上,人唯―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活下去。我因此崇敬那些能够活下去的人,崇敬那些从生下来就被搁置在这儿并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④他们独自行走在路上,从偏远的土墙泥屋走向高高山顶的喇嘛寺庙。他们也许衣衫褴褛,也许饥肠辘辘,但他们目标明确,步履沉稳,他们的目光越过人类的头顶直视天边。他们用前半生辛勤劳作,后半生去走朝圣的路。我之所以说“走朝圣的路”而不说“去朝圣”,是因为他们往往死在路上。
⑤所以每当我看见他们独自行走,或一走一拜时,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敬意和感动,就会问自己:什么是你的朝圣之路? 这个时候就会感到自己的俗处,只能从人的生存本能去考虑,没有一种能在大自然面前保持镇静和平衡的精神世界,没有一种能与这自然对应的坚定信仰。
⑥每每行走在渺无人烟、旷达无垠的高原,每每看见旷野中偶尔闪现的绿树和灌木,每每看见牛粪镶嵌在围墙上的藏民院落,每每看见猎猎飘扬在路上、河上、山顶上的五色经幡,甚至每每看见从山上横冲下来漫过公路的泥沙,我常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因此而淡化了生存以外的欲念。人一旦从种种欲望中挣脱出来,从种种俗利的淹没中挣脱出来,就会感觉到一种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在这种时候,人的心灵往往会抹去岁月的泥沙,以纯净的声音和自然对话。
⑦记得在去往藏北草原的途中,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无尽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山顶很白很硬,山下的草地却很绿很柔和。我久久地注视着,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异样。雪山和草原在那一刻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亮,仿佛在回应我的心境。我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热,几乎落下泪来。我知道自己在那一刻与自然融合了,在那一刻与自然有了真诚的对话。这是―种对故乡的情感,它令我倍觉亲切。
⑧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一再惊奇而且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⑨在这个地球上,能使人产生故乡感觉的,不止那方渗透着血脉的泥土,还有一片能与你心灵相通的天空。也许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自然并不只是个客观存在,而是具有神性和灵魂的自然。在这里,与自然的对话,就是与灵魂的对话。
⑩是的,西藏,它是我灵魂的故乡。
⑪从西藏归来,忽然之间就淡漠了许多欲望。临走之前的种种念头和怨艾,仿佛都被那高处的风吹走了,只留下一种单纯的感觉。
⑫重新走在纷纷攘攘的都市,重新见到一张张熟面孔,重新听到一些熟识的和生涩的消息,令我感到我被甩出原生活轨道的这段时间,这里是多么的热闹而又无聊。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又夹在了走时看的那本书中间。
⑬西藏给予我的启示,似乎无法带出西藏。它超重,超大,以至使我无法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份财产带在身边,只能经常攀上去,感受它,然后搁下它。
⑭它如同故乡一样无法携带呵。但它的气息已随我而来,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嗅着它的气息而生活,抵御都市对我的中伤。待到它的气息渐渐弱小时,我会再次踏上与它重逢的旅途,一次又一次。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对西藏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B.“最美的风景”,既指这里的人们是土地上风景的组成部分,也赞美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C.文中“神秘”“神性”“喇嘛寺庙”“经幡”等词语,都暗示了zōng jiāo 对作者灵魂的净化作用。
D.作者引用黑塞的话,强调心灵的故乡隐藏在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它使人们感到惊奇而幸福。
E.“都市对我的中伤”,指纷纷攘攘的都市生活会让人产生许多欲望和怨艾,污染人的心灵。
答:( )( )
18.作者为什么会对那些朝圣的人们充满敬意和感动?(4分)
答:
19.第⑥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把西藏比作“灵魂的故乡”。(6分)
答:
17.C D (4分)
18. ①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
②他们有坚定的信仰
③他们有执著的追求
④他们没有俗利和杂念
(4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照抄原句,分数减半。)
19.渲染环境的博大苍凉;表现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生命力的顽强;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4分,每点1分)
20.西藏是一个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地方;西藏让人淡漠生存以外的欲望,使人的心灵变得单纯宁静;西藏成为人抵御城市中伤的精神力量。
(6分,每点2分)

14.C(3分)
15. ①它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
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严明制度、井然秩序的体现。
③它是皇权的凭据,是国之重器。
(3分,每点1分)
16. ①在篆书盛行的时代,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形成。
②唐代收藏印的出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③明清篆刻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标志着篆刻艺术的繁荣。
(4分,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
(08年海淀区一模)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⑦题)。(7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苏洵《六国论》)
④六朝旧事如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 (苏轼《石钟山记》)
⑥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但寒烟衰草凝绿 ⑤森然欲搏人 ⑥楼船夜雪瓜洲渡 ⑦气吞万里如虎
⑧纵豆蔻词工 ⑨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7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08年海淀区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__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①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②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③感__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5分,共10处断句,错2处扣1分,“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可断可不断)

6.C(让(安置)------到树阴下)
7.A(两个“虽”字都是连词,表假设,即使。其他三项,两个“故”字,前一个是连词,所以;第二个是副词,本来,原来。两个“与”字,前一个是介词, “跟”“同”;后一个是动词,相当于“结交”“亲附”。两个“必”字,前一个是副词,“一定”“必定”;后一个是连词,“如果真的”。)
8.B(这里应是“罢武”)
9.D(①是“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的人的表现;③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总结,包括正反两个方面;④只是表明田子方见到老马表示感慨,还没见到他的行为。)
10.C(“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是御者说的话;齐庄公并没有否定螳螂的做法,反而赞赏它的勇气)
(08年海淀区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 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08年海淀区一模)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②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项就 了五十万元。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 结余 遴选 B:回避 节余 遴选 C:规避 节余 筛选 D:回避 结余 筛选
(08年海淀区一模)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装潢 必竟 毕恭毕敬 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B:宣泻 简朴 精兵减政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C:荟萃 表帅 率性而为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针砭 闲暇 闻名遐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晒”译为英语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自愿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化妆品、成绩单……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离,由人评说,那么,你说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上述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全文不少于800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