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东城区) 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②十郡③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青坂④
杜 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⑤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注释:①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义军与安禄山军队作战惨败于此。
②孟冬:即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记此次作战时间。
③十郡:指陕西地区。义军的籍贯。
④青坂:地名。在陈陶以西。义军惨败处。
⑤黄头奚儿: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奚儿:指安禄山所部边疆少数民族士兵。
①《悲陈陶》一诗中“仍唱”和“更望”两个词语意义深刻,请仔细揣摩,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②比较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两次战争的。(4分)
答:
③谈谈《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答:
①(2分)
参考答案
“仍唱”表现群胡骄横嚣张;“更望”反映人民希望义军再接再厉,杀敌报国。(或:表现人民已经望过一次,官军虽然来到,却是不争气,没有能够解救人民。人民只得日夜地再盼望下去)(各1分)
②(4分)
参考答案
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两次战争;(2分)《悲陈陶》先写战事之惨,再写强虏之骄;(1分)《悲青坂》先写叛军之跋扈,再写官军之惨败。(1分)
③(4分)
参考答案
相同:都是表达百姓在战败之后渴望军队重整旗鼓、战胜安禄山军队的心情。(2分)
不同:《悲陈陶》一诗写百姓日夜盼望义军到来的焦急心情。(1分)
《悲青坂》一诗则着重写出百姓希望义军做好准备、来年再战以确保胜利,情感较前诗更理性一些。(1分)
(08年东城区)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 (取材《淮南子・主术训》)
人主贵正面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2个1分。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6. D(接近)
7. B 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 副词,才/副词,却 C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些,D 介词,读wèi替/介词,读wéi被)
8. B(儿子)
9. C(②⑤间接表现以弱抗暴;③侠客不知赤甚悲的原因)
10.A(楚王发现只有雌剑后杀掉了干将)
(08年东城区)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伊拉克拒绝允许伊科学家单独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 ,这是美国方面不能接受的,美国要求伊领导人萨达姆必须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规定。 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 。 ③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 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查访 赔偿 抹杀 B:察访 补偿 扼杀 C:查访 补偿 扼杀 D:察访 赔偿 抹杀
(08年宣武区质检)从下面两则标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代价 ②回家的路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4)不少于800字。
(08年宣武区质检)结合语境,修改下面文段中的三处毛病,使语言顺畅,文意贯通。(6分)
①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征服自然、顺乎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②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质生产水平与它的产生相适应。③如十二生肖就是中国民俗的一项重要内容。④它是先民们物质条件相当落后,借用自己熟知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算出生年份的。
①句改为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②句改为它的产生与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质生产水平相适应。
③句改为它是先民们在物质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借用自己熟知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算出生年份的。
[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句2分,写出句子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
(08年宣武区质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4分)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志趣、爱好、修养不尽相同,对书的喜爱也就千差万别了。有人偏爱小桥流水般的抒情小品;有人钟情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本;情深意浓的言情小说有人迷恋;江河澎湃似的骁勇檄文有人喜欢……不同的读者,有人倾心静水深流,有人选择大开大合。
有人偏爱小桥流水般的抒情小品;有人江河澎湃似的骁勇檄文;有人迷恋情深意浓的言情小说;有人钟情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本……[评分标准:本题4分。顺序、句式正确,1句给1分,2句给2分,3句给4 分。若顺序颠倒扣1-2分。若均改为“跌宕起伏的悬疑的剧本有人钟情”这种形式,只能得2分;因语境中的第一句话强调的是不同的人。]
(08年宣武区质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酒 事
于德北
17岁那年,我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我父亲是一个古板而严谨的人,他当时是一家报纸的副总编,在人群里总有点面子,特别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点的高中重读.我生来就倔,小事还犹豫,大事从来是一去不回头.当时,我外语不好,数学不好,考上大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选择离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漂泊.
我曾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力工。
力工的活苦,没技术,让人瞧不起。不像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电工那么气派,受人尊敬。力工像杂役,什么地方缺人都得顶上。
心中就苦闷。
苦闷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毕竟上自己的选择。
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大家都很着急。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师傅带的混凝土班,跟着大家打立柱。一天的任务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时候,云彩就来了。李师傅抬头看看天,凭空叫了一句:“爷儿几个,加把劲,抢雨前干完了,我管酒。”
我知道这个李师傅,他是建筑公司的劳模。他有一个疯老婆,已经疯了三十几年,但三十几年里,李师傅从来没让她磕着、碰着,从来没让他弄脏了衣服,从来没让他走失过。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师傅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大学,李师傅的负担不轻,平日里花钱节省人人尽知。
“真管酒?”有人问。
“管!”
李师傅平时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他这一喊,有一点一诺千金的意思,身边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劲,硬是抢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把立柱打完了。
酒、肉都有价,酒是9毛钱一斤,肉是8毛钱一盘。
六个人,围坐在工棚里,大呼小叫地吃开了。
我不会喝酒,自然往后挪挪身子,我感到有点冷。这时,一只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后背,并用力地往回拢了拢。
是李师傅。
他把发乌的饭盒递到我眼前,说:“啁一口。”
我摇了摇头。
“啁一口。”
语气是命令似的。
我接过饭盒盖,抿了一口里边的白酒,顿时被呛得咳嗽起来。
李师傅拍了拍我的后背,鼓励说:“再啁一口。”
我抬头看看他,突然在他的目光里发现了一种异样的东西――那是父亲般的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
我又喝了一口。
是喝,不是抿。
一股热浪从喉头一直冲到胃里,又从胃里反到心上。
工友们都笑了。
那天,我喝多了,李师傅领着我,站在工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喊一声,喊一声就什么都好了。”
说着,他“啊――”地大喊了一声,那声音撕心裂肺,神鬼皆惊。
“啊――”
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如同悲怆的《命运交响曲》,渗入雨水里,向四周溅落了。
“啊――”
我也叫了起来。
“啊――”
随着喊声,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啊――”
随着眼泪的掉落,我心中的块垒也一点点地坍塌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师傅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孩子,喝了酒了,是男人了,不哭了。”
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
17.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品以“酒事”为题,“酒”象征着生活的苦难,只有饮下这碗苦酒,才能面对这坎坷的人生。这是“我”步入社会上的第一课。
B.作品中写到了两个父亲,李师傅“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使“我”倍感温暖,体会到自己父亲身上少有的鼓励之情。
C.作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性格,“爷儿几个,加把劲”“真管酒?”等语言描写,将人物豪爽、直率的性格表现得生动传神。
D.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相当准确,同样表现饮酒,“啁”的痛快,“抿”的羞涩,“喝”的坦然,这些词既叙写动作,又传达心理。
E.随着李师傅的喊声,“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将劳动的热情和团结的力量抒发得真切感人。
18.倒数第三段中“我心中的块垒”,在作品中具体指什么?(2分)
19.结合作品,简析“雨”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20.结合作品,简析李师傅这一人物的形象。(6分)
17.[A](对作品意象理解有误:“雨”象征着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酒”则是困苦生活中的“强心剂”。)[E](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有误;工友们的叫喊与李师命脉以及后来我的叫喊意味相同,都是对“悲怆”命运的抗争、对“心中块垒”的浇灌。)[评分标准:本题4分,一项1分。]
18.①中途辍学,大学梦破灭的失望;②做力工让人瞧不起的苦闷。[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点1分。]
19.①“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下午打柱,“云彩就来了”,暴雨将至:“雨”为人物表现和事件生成提供了基础。②“李师命脉领着我,站在工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雨”催化了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发展,丰富了“酒事”的内容。③“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雨”强化了人物的心声,在塑造形象、体味人生等方面使作品达到高潮。[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点2分。结合原文,1分;分析作用,1分]
20.①勤苦耐劳、带班有方的劳模形象;②勤俭持家、尽职尽责的丈夫、父亲形象;③成熟坚忍、不畏艰难的生活强者形象。[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点2分。不能体现作品内容的无据定性,不给分。]

14.①艺术手法方面;②精神思想方面。[评分标准:本题4分,一点2分。]
15.(3分)D[①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散文;②特指第三段中鲁迅、周作人等人所写的现代散文;③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散文;④特指没有写作难度的当下散文。]
16.(3 分)D[此说法过于绝对,“必将……”有悖事理逻辑。]
(08年宣武区质检) 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任选七小题)。(7分)
①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③金黄色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④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⑦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⑧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______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①脉脉不得语②自古逢秋悲寂寥③便胜却人间无数④一骑红尘妃子笑⑤一蓑烟雨任平生⑥花自飘水自流⑦竟无语凝噎⑧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评分标准:本题7分。/任选其中7个小题,每小题1分,多字、丢字、写错字一律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