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东城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家有关部门和众多知名媒体对大唐国际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认为它在脱硫和除尘方面走在了全国电力系统的 。 ②对于已经到来的土地增值税 时代,市场在经历了短期紧张后,目前已经进入理性对应时期。 ③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不少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日渐 ,全球原油需求也将随之下降。

A:①前列 ②清算 ③衰退 B:①前茅 ②清算 ③衰减 C:①前茅 ②清理 ③衰退 D:①前列 ②清理 ③衰减

(08年东城区)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众志成城 刚愎自用 星罗旗布 敝帚自珍 B:头晕目眩 奴颜婢膝 克勤克俭 上蹿下跳 C:贻笑大方 阿谀逢迎 冷嘲热讽 家谕户晓 D:题纲挈领 高屋建瓴 共商国是 抗震救灾

(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人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这是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对他的赞美。有人说,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莫扎特音乐的赞美,它还能引发人们对个人事、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的思考或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句话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说明:缺题目减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世人又将之称为“显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但是,这两大显学,却不能长久共存。

  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兼爱》篇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这话讲得很明白,而且已经接通了“兼爱”和“非攻”的逻辑关系。是啊,既然“天下兼相爱”,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呢?

墨子的这种观念,确实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

  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于走出。当然,不彻底的仁爱终究也比没有仁爱好得多,在漫无边际的历史残忍中,连儒家的仁爱也令人神往。

  更不奇怪的是,上层社会终于排斥了墨家。这种整体态度,倒不是出于误读。上层社会不会不知道墨家的崇高地位和重大贡献,例如,就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就连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甚至,就连大家都认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大同”理想,也与墨家的理想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又由于墨家曾经系统地抨击过儒家,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型态中区隔出来了。

  秦汉之后,墨家衰落,历代文人学士虽然也偶有提起,往往句子不多,评价不高,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清后期。

这种历史命运实在让人一叹。

  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重新惊喜地发现了墨子。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后来他又经常提到墨子,例如: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酥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梁启超先生更是在《新民丛报》上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学墨”。他在《墨子学案》中甚至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培根、穆勒做对比,认为一比较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他伤感地说: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二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孙中山和梁启超,是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们的深长感慨中,包含着历史本身的呼喊声。

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

那么,千说万说,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一些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

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吧――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落了这八个字。

(取材于余秋雨《黑色的光亮》)

注:①圭臬(niè):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儒墨两大显学,不能长久共存的原因主要是对于“爱”的理解不同。

B.墨子的“非攻”以“兼爱”为前提,儒家的“仁爱”以等级秩序为前提。

C.在历史的长可中,儒家的“仁爱”比墨家的“兼爱”更令人心驰神往。

D.自秦汉之后,墨家的逐渐衰落与历代文人学士评价不高有直接关系。

E.梁启超将墨子与西方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等人对比,目的是彰显墨子学说。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诠释“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这句话的。(4分)

答:

19.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20.联系全文,就儒、墨之间的争论说出你的倾向及理由。(6分)

答:

17.(4分)C  D

18.(4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没有给墨子应有的学术地位,因此今日中国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缺乏论理精神、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原因,2分;结果:2分)

19.(4分)例如,梁启超在他的《墨子学案》中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培根、穆勒做对比,好处是突出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墨子应该具有的地位。(原因:2分,结果:2分)

20.(6分)答案示例:

①我倾向于儒家。在爱的问题上,儒家比较实际,利用了人人都有的私心,层层扩大,向外类推,因此也较为可行;墨家比较理想,认为在爱的问题上不能玩弄自私的儒术,但他们的“兼爱”难于实行。

②我倾向于墨家。虽然难于实行,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而儒家之 爱更注重尊卑等级,人与人之间不能平等。(两种倾向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倾向1分,儒墨比较各2分,语言1分)

(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老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你到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块试金石。

英国都市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立法,从而逐渐承认工会的权利,保证工人阶级的基本福利,把劳工阶层接纳为城市共同体面的一分子。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战后日本给农民的福利非常丰厚,农村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东京的一个大公司跑到一个村子,一下子把村子里一年毕业的学生全雇下来。这样,村子里一代人集体进城,到了一个公司,有了终身的工作和优厚的福利。他们自然以公司为家,在大都市还和在村子里一样,维持着对小共同体的忠诚。

从世界工业化的大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准入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从长期看,可能会把治安搞得更坏。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传统的共同体和面对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并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的交易。上述各国国情虽然不同,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本文取材于薛涌《不要把穷人拒于城市之外》)

14.下列对“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人们进行交易时,喜欢与那些不断重复的交易伙伴们合作或游戏。

B.在个人利益交往中,人们愿意与那些彼此熟悉的少数人打交道,以维持不断重复的交易活动。

C.说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世界里,不仅与周围的人知根知底,而且要和这些人重复地打交道。

D.说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世界里,与周围极少数的几个知根知底的人,要经常地打交道。

15.根据文意填空。(3分)

现代城市实现长治久安的三个因素是

16.文章为什么说“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4分)

答:

14.(3分)C

15.(3分)

①国家应具有维持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

②最大限度地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③立法接纳入城者为城市共同体中体面的一分子

16.(4分)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旧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交易;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接纳他们,使他们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原因:3分,解决问题:1分)

(08年东城区)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

,对此欲倒东南倾”,唤起读者的遐想。

②李商隐在《锦瑟》的颈联中给人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

。”真可谓奇峰突起,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③陆游《书愤》一诗中的“ 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每空1分)

(08年东城区) 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悲陈陶

杜 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青坂

杜 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注释:①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义军与安禄山军队作战惨败于此。

②孟冬:即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记此次作战时间。

③十郡:指陕西地区。义军的籍贯。

④青坂:地名。在陈陶以西。义军惨败处。

⑤黄头奚儿: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奚儿:指安禄山所部边疆少数民族士兵。

①《悲陈陶》一诗中“仍唱”和“更望”两个词语意义深刻,请仔细揣摩,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②比较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两次战争的。(4分)

答:

③谈谈《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答:

①(2分)

参考答案

“仍唱”表现群胡骄横嚣张;“更望”反映人民希望义军再接再厉,杀敌报国。(或:表现人民已经望过一次,官军虽然来到,却是不争气,没有能够解救人民。人民只得日夜地再盼望下去)(各1分)

②(4分)

参考答案

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两次战争;(2分)《悲陈陶》先写战事之惨,再写强虏之骄;(1分)《悲青坂》先写叛军之跋扈,再写官军之惨败。(1分)

③(4分)

参考答案

相同:都是表达百姓在战败之后渴望军队重整旗鼓、战胜安禄山军队的心情。(2分)

不同:《悲陈陶》一诗写百姓日夜盼望义军到来的焦急心情。(1分)

《悲青坂》一诗则着重写出百姓希望义军做好准备、来年再战以确保胜利,情感较前诗更理性一些。(1分)

 

(08年东城区)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 (取材《淮南子・主术训》)

人主贵正面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2个1分。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6. D(接近)

7. B 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 副词,才/副词,却 C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些,D 介词,读wèi替/介词,读wéi被)

8. B(儿子)

9. C(②⑤间接表现以弱抗暴;③侠客不知赤甚悲的原因)

10.A(楚王发现只有雌剑后杀掉了干将)

(08年东城区)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伊拉克拒绝允许伊科学家单独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 ,这是美国方面不能接受的,美国要求伊领导人萨达姆必须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规定。 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 。 ③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 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查访 赔偿 抹杀 B:察访 补偿 扼杀 C:查访 补偿 扼杀 D:察访 赔偿 抹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