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书院清池
李元洛
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它平铺在岳麓书院靠后的院落里。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为“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
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她”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宋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秋八月,时年38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倒的百泉轩,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芳有源头活水来。
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淙淙而潺潺犹似旧时。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让疲惫的心得片刻的休憩。
友人说它像一方砚池,我饮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图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方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中。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书院清池既非深山中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的池塘。
B.它得“地”独厚,出身于千年书院,富于文化意蕴。
C.红荷碧水是岳麓书院吸引古今文人墨客的主要原因。
D.南宋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丰富了文章内容。
E.文中引用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丰富了文章内容。
18.本文作者为什么提议要将这方清池称作“洗心池”?(4分)
答:
19.第3段作者说,“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忘返”,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这种情绪?(6分)
答:
20.《书院清池》给人以美的启迪,请就印象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感受。(4分)
答:
17.(4分)C(原因之一)D(是作者的猜测)
18.(4分)因为清池宁静、清澈,就像明镜一样,(2分)尘世中的人来池边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可以洗去尘垢,净化灵魂。(2分)
19.(6分)①视觉听觉相结合②动静相结合③借助古典诗词 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20.(4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管子》说:“先王以珠太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华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玉质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将玉的特性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又是美丽、宝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
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金玉满堂”极言财富之多。金枝玉叶,是皇族后裔的专称。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和住宅,有时又指道观。dào jiāo 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玉与仙又挂上了钩。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旧时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玉,还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且人成功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也常用它来比喻贞操、节义,如“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只闻声不见其形的风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的花,常在其名之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比喻漫天大雪,也颇为壮观。
1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明清时期是其发展的高峰。
B.古代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可见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之说,它是各种美德的象征。
D.因为玉色纯净,质地坚密,滑润光莹,所以它还是权力的象征。
15.文中引用《管子》“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6.文章最后一段在“风花雪月中,除只闻声不见其形的风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之后,只及“花”、“雪”而没有及“月”,请你说说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理由。(3分)
答:
14.(3分)D
15.(4分)说明“珠玉”很早就为世人所看重,在与“黄金”等的比照中凸显“珠玉”的价值。
16.(3分)因为倒数第2自然段已有写月的句子,再写,就会有重复之感。
(08年东城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7句做答)(7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② 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
③牵衣顿足拦道哭, 。 (《兵车行》杜甫)
④山围故国周遭在, 。 (《石头城》刘禹锡)
⑤沧海月明珠有泪, 。 (《锦瑟》李商隐)
⑥纵一苇之所如, 。 (《前赤壁赋》苏轼)
⑦二十四桥仍在, , 。(《扬州慢》姜夔)
⑧ ?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人生得意须尽欢 ③哭声直上干云霄 ④潮打空城寂寞回
⑤蓝田日暖玉生烟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波心荡,冷月无声 ⑧晓来谁染霜林醉
(一句1分,答对7句即可得满分。每句中一个错别字减1分,不倒扣1分)
(08年东城区)阅读[双调]夜行船・秋思(节选),回答①―③题。(10分)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注释:
①蛩:古诗上指蟋蟀。
②记者:记着,记住。
③北海:汉末文学家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世称孔北海。他平生好客,自述其愿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这里指代那些既有身份而又好客的名人。
①作者用 、 、 比喻自己对争名夺利的仕途经济的高度蔑视。(3分)
②明王世贞《曲藻》云“‘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俱入妙境”,你对他的评价是如何理解的?(3分)
③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评马曲风格为“豪放之中而兼清逸”。请分析[离亭宴煞]一曲中表现的这种风格。(4分)
①(3分)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
②(3分)
示例一
“红尘”“绿树”“青山”均拟人化了。自然物似乎窥出了隐居者的心思,故红尘不来门前“惹”,绿树偏来屋角“遮”,墙缺青山主动“补”,自然与人心完全契合,写景与抒情高度统一。
示例二
这三句写景,绿树青山,竹篱茅舍,一派田园风光,但却有极不俗的境界。“红尘不向门前惹”正是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绿树偏宜屋角遮”正是陶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青山正补墙头缺”正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田园之美中隐含着人格之美。
示例三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三句,用鲜明的对比色描写自己隐居尘外的清幽环境,构图别具匠心;绿树青山本来一近一远,层次分明,但一遮屋角,一补墙缺,便象一圈遮挡红尘的屏障,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竹篱茅舍”中,造成了隔绝是非名利的小天地。
示例四
这是在景物铺叙中反映一种自足而又自嘲的处世态度。屋角折损,正被绿树挡住,便可不见其陋;墙头塌缺,正见远山青翠,画面依然完整,于生活的缺陷非只不加挑剔,反视之为美的存在,这种豁达表明其恬淡的心态,故能自安于竹篱茅舍,冷眼去观察那无止无休的世道纷争。
③(4分)
示例一
[离亭宴煞]一曲收尾,忽又放纵开去,“看何年是彻”,跌宕激越,豪气四溢,真可谓“银瓶乍破水浆迸”。而“相露摘黄色”数句,又转出极飘逸之境界,一放一逸,竭尽变化之能事,正所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示例二
结句:我嘱咐小童记者,就是孔北海来探望我,也说我醉了,不想见他。连那北海太守孔融也不放在眼里。马致远用豪放之语表达超尘脱俗的人生态度,痛快淋漓而又含不尽之余味,表面上似在主张与世无争,及时行乐,旷达自怡,实际上他不过是要从隐逸恬退中解除痛苦、借酒浇愁,可谓豪放之中而兼清逸。(豪放:2分,清逸:2分)(言之有理即可)
6.B(以为之羞)
7.A.之:代词,王衍(B.而:却/而:表修饰;C.以:因为/以;凭;D.为:向/为:替)
8.A(王衍)
9.C
10.C
11.①“被”“为”“足”“贵”为采分点②“向”“若”“祖”“戮力”“以”“匡”为采分点
(08年东城区)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形式以四言为主。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著。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问题。 C: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愤怒控诉了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人民的罪行;《灯下漫笔》则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08年东城区)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然而字典、词典只解释字词的意思,不可能把作品的滋味告诉读者。 B: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证明了一个道理:参与体育运动,是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 C:全球气候变暖即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又将威胁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D:法律人士认为,人们在网络上尽情地表达,却忽略了恶搞行为可能使他人权益造成侵害。
(08年东城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家有关部门和众多知名媒体对大唐国际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认为它在脱硫和除尘方面走在了全国电力系统的 。 ②对于已经到来的土地增值税 时代,市场在经历了短期紧张后,目前已经进入理性对应时期。 ③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不少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日渐 ,全球原油需求也将随之下降。
A:①前列 ②清算 ③衰退 B:①前茅 ②清算 ③衰减 C:①前茅 ②清理 ③衰退 D:①前列 ②清理 ③衰减
(08年东城区)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众志成城 刚愎自用 星罗旗布 敝帚自珍 B:头晕目眩 奴颜婢膝 克勤克俭 上蹿下跳 C:贻笑大方 阿谀逢迎 冷嘲热讽 家谕户晓 D:题纲挈领 高屋建瓴 共商国是 抗震救灾
(08年东城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人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这是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对他的赞美。有人说,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莫扎特音乐的赞美,它还能引发人们对个人事、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的思考或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句话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说明:缺题目减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