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杨浦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①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存亡存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询《六国论》)
② ,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众芳摇落独暄妍, 。(林逋《山园小海》)
④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⑤ ,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⑦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5分)
②脚著谢公屐
③占尽风情向小园
④榆柳荫后檐
⑤九州生气恃风雷
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穷则独善其身
6. 《故郁的秋》(1分)
7. 白居易通过写枣树的忍辱负重、木质坚硬,喻外貌不起眼,但能担当重任的人。表达了他的人格理想。(2分)如果直接引用“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再作分析也对;引错则错。
8. C、F(6分)
9. 羡慕青春年华,为自己夭折的青春痛心。(2分)(为应有而没有的青春或者短暂仓促的青春而痛心也可以)
10.不同意。看起来前面写枣都从正面展开,而牛汉那颗“早熟的枣子”却是苦涩的,但是全文写枣树都是突出它的磨难、孤寂和沧桑,基调的是沉重的、压抑的。所以二者是吻合的。这样处理把“文人与枣”的话题引入到令人深思的哲理层面,丰富了“文人与枣”的内涵。(3分)
11.通过对比,反映了当代人追逐繁华高贵,而对质朴而内涵丰富的事物却很淡漠的社会现实。结尾处一笔,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3分)
12.(诗或诗句1分,分析3分。要求能联系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扣住“悲悯情怀”。)
(08年杨浦区)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①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感觉而消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②相对于过去而言,感性诉求广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让你有所感触,令你着迷。它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性上被它征服,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③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是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因此,广告善于挖掘人性的心灵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祈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景等都成为了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
④我们知道,现代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可口可乐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饮料,而是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贝尔电话公司以“情感沟通”为主题的广告来减轻思念远方亲人的寂寞感,这些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表现温暖的家庭后气氛,恰似一个美好的梦,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⑤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主题,他们把大自然加以简化或象征,或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⑥今天,人们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而正因这样,它成了感性诉求广告的一个切入点。广告人针对这一需求,再现大自然各种美景,满足都市人盼望实现”逍遥梦”的潜在心理,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为之心动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芬兰的伏特加酒广告,画面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树林酒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魔幻似的场景,又如EBEL手表广告, 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古老与现代的结合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⑦情调设计,即广告作品基于一种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__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文选内容,从而使消费者生产身临其境,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广告只有通过各种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消费者引进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中,才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⑧情调设计需要将奇异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和充满智慧的激情结合在一起。国外的很多酒类、香水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⑨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地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⑩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只有在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情感融入到无情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1.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的原因是
。(2分)
2.感性诉求广告具有哪些特征? (3分)
① 。
② 。
③ 。
3.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两项:(6分)
A.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使广告的切入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B.广告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感染。
C.人们对品牌的喜爱,可能因为它代表一种文化,或寄托着人们某种情感。
D.广告“回归自然”的构思是贴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的。
E.情调广告常用于香水和酒类广告中,这与这些产品的特性有关联。
F.广告的艺术化有助于提高广告的宣传效果。
4.文章的最后一段不仅对第一段中的“□□□□□□”进行了呼应,而且总结了全文。(2分)
5.下列世界著名广告语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感受。任选一条,具体分析其所体现的“感性诉求”的这一特征。(4分)
万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大众甲克虫汽车:想想还是小的好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山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1.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造成情感缺失。人们需要情感,这种情感需求在消费中体现,于是
情感诉求广告应运而生。(2分)
2. ①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让你有所感触
②善于挖掘人性的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期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憬。
③广告与大自然相结合。
④广告强调情调设计。
⑤广告注重艺术表现力。(5点答出3点即可)(3分)
3. B、E(6分)
4. 为感觉而消费(2分)
5. (指出其广告特性1分,分析3分。分析必须联系该广告的典型特征,联系文章有关观点,稍能展开,具有一定说服力,而不是仅仅贴标签似的)(4分)
(08年徐汇区诊断卷)生命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灵和头脑去经营。请以“经营生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全文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略
(08年徐汇区诊断卷)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谏院题名记①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宫。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③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④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 ④嘉,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22、从上文内容来看,谏官的职责是 。
23、上文第一段追述了谏官的来历,同时也阐明了 和 。
24、请在上文找出和第五大题选文里“虽屡不合而出,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
意思相呼应的句子: 。
25、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B.、本文也体现了作者司马光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
C.、本文的记叙简洁利落,既做到面面俱到,又惜墨如金。
D.、本文涉古论今,文意丰厚,感情充沛,令人回味不尽。
26、后人评价这篇《谏院题名记》谓“节短音长,文约势宽者也”。请分析文末画线句,具体说明其“文约势宽”的特点。
22、关注关系国家大政方略和广大百姓的得失利弊的大事,直接向君王进言。(2分)
23、谏官的重要性:谏官应怎样恪尽职责(2分)
24、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1分)
25、A(2分)
26、“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作者用这一排比将后入的议论凸现在当事的谏官面前,警示谏官:题名于石,绝非树碑勒石以示殊荥,而是高悬一只警钟。篇末运用总收的手法,一个“惧”字浓缩全篇的精神气血,一个字却有干钧之重,再次警策谏官们严于自律、公而忘私,充分揭示了作者之所以题名于石的良苦熠心。 (5分)
(08年徐汇区诊断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l6题。(8分)
村 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4、能表现出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的诗句是: 。
15、下面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榆钱落尽表明时已清秋,尽管残存几朵木槿花,但盛时已过,不免有美人迟暮之叹,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B、诗的前两句写了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更加凸显了整首诗宁静的基调。
C、此诗通过细致的描摹,以新巧亮丽的语言,勾勒出别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忘情田园的悠闲心境。
D、此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景画,充分体现了诗人所说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特点。
1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颇为时人推赏,你认为其写法好在何处?请作 简单的赏析。
14、水绕陂田竹绕篱(2分)
15、C(2分)
16、可从以下任一角度赏析:
(1)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动静相衬;而牛的缓缓行进又愈见环境之静,构成一幅恬静清雅的村居图。(2)诗人用“夕阳”、“牛背”、“寒鸦”构成 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牛的怡然自得、牛与鸦的相得无猜,渲染了静谧的气氛,夕阳和寒鸦又使作品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3)。“无人卧”是一处顿笔,引起读者的疑问: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自然地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目。这一顿挫使得诗作更有韵致。(4分)
(08年徐汇区诊断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五空,多填不得分)。(5分)
(1)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苏洵《六国论》)
(4)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予・密州出猎》)
(6)柴门闻犬吠,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卢挚《沉醉东风・秋景》)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桂影斑驳,风移影动(3)奉之弥繁(4)金戈铁马 (5)老夫聊发少年狂(6)风雪夜归人(7)载我在潇湘画里
(08年徐汇区诊断卷)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1)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
(2)这里只就它对人类精神生活影响最突出之处提出一些看法。
(3)首先,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例如说,欧几里得平面[注]上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绝不是说“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误差范围内”为180°,而是在命题的规定范围内,一切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多不少为
180°。产生这个特点的原因可以由对象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说明。
(4)希腊文化的背景形成了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只是具体问题,数学所探讨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知识,而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而且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借以达到正确的结论。通过纯粹的思维竟能在认识宇宙上达到如此确定无疑的地步,当然会给一切需要思维的人以极大的启发。也正因为这样,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个典范,也为人在认识字宙和人类自已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制定了一个标准。
(5)就数学本身而言,它的逻辑方法是最突出的。这个方法发展成为人们常说的公理方法,每个论点都必须有根据,都必须持之有理。除了逻辑的要求和实践的检验之外,无论是几千年的习俗、zōng jiāo 的权威、皇帝的敕令还是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倾毕生之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开那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和人类的真正面目是什么――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这个伟大的理性探索是数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反过来也是数学贡献于文化最突出的功绩之一。
(6)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之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
(7)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有一个信念:冥冥之中,宇宙最深处有一个伟大的,统一的,而且简单的设计图,这是一个数学设计图。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麦克斯韦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这种深层次的研究是能破除迷信的,它鼓励人们按照最深刻的内在规律来考虑事物。我们为世界图景的精巧和合理而惊喜,这种感情正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结晶。数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气氛中成长的,反过来又推动这种文化气氛的发展。
(8)数学的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
(9)大家都说,数学最需要严格性,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严格性?大家都说,数学在证明一串串的定理,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证明?数学越发展,取得的成就越大,数学家就越要问:自己的基础是不是巩固?越是在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越要找出问题来。孟子自嘲地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数学家只需要换一个字:“予岂好‘变’哉,予不得已也!”任何科学要发展都得变,但只是在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发生矛盾时才变。唯有数学,时常是在理性思维感到有了问题时就要变。而且,其他科学中“变”的倾向,时常是由数学中的“变”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而这种“变”的结果是――“从一无所有之中创造了新的宇宙”。
(10)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取营养。它又把自己的根伸向越来越深的理性思维的土地中,越来越牢固地站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
(11)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表达的,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
(齐民友《<数学与文化>绪言》,有删改)
[注]欧几里得平面,指以欧几里得平行公理为前提的平面。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几何原本》一书,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1、 联系上下文,“泽被天下”在文中的意思是 。
2、作者在第(9)段化用孟子的话,说“予岂好‘变’哉,予不得已也”,是为了说明
。
3、从全文来看,数学的特点有:
(1) ;
(2) ;
(3) 。
4、下面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希腊文化背景对数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所探讨的是宇宙中某种永恒不变的真理。
B、在数学面前,无论几千年的习俗、zōng jiāo 的权威、皇帝的敕令、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
C、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是可以理解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
D、数学扎根于理性,它将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
5、作者认为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数学为众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2分)
2、数学家善于反思自己学科的局限性,善于自我批判,时常在理性思维感到有了问题时就寻求变化,寻求突破。(2分)
3、(1)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2)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3)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6分:每项2分)
4、B(2分)
5、(1)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这种理性、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个典范,也成为人在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的一个标准。(2)数学对宇宙根本的深层次研究,使人破除迷信,鼓励人们按照最深刻的内在规律来考虑事物。(3)数学发展的过程是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寻求变化,以此开辟自己前进道路的过程。这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其他学科的变化,进而开辟一种全新的格局。(4)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类自身的实质不断进行理性探索的精神。(5分:写出l个方面得2分,写出2个方面得3分,写出3个方面得满分)
(08年浦东新区模拟)以“如果都这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略
(08年浦东新区模拟)阅读下文,完成第22 -25题(13分)
太子丹论
侯方域
昔者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始皇不中,秦人来伐,王喜斩丹头以献于秦,国竟以灭。宋儒曰:“丹有罪焉,故书‘斩’。”①
宋人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恶聂政之以私害公,而并及之于轲;恶平原、孟尝、春申之属,而并及于太子丹。譬如有医之于药者,不察其人之何病,而概以乌附②为不可用,日以宽和之剂养其肠胃,又安能起久痼而生之乎?宋之亡也,秦桧、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说,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亦何怪乎三百年间,多议论而少成功哉!
然则轲可为忠臣,丹可为孝子乎?曰:由今日论之,轲可为忠臣矣。而要之,其人则英雄而感恩者也。设其遇严仲子③,未必不为之用也。若太子丹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① 宋儒的这句话引自《书法》“书‘斩’何?罪丹也,故不书‘杀’”。②乌附:毒烈中药。③ 严仲子:战国时韩国之臣,与相国侠累结私怨。后重金接纳聂政,刺杀侠累。
22.孔尚任根据侯方域逸事写的一部剧作是( )(1分)
A.《牡丹亭》 B.《长生殿》
C.《桃花扇》 D.《西厢记》
23.请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文认为,宋代儒生评价太子丹时,由于成见而对其持否定态度。
B.本文认为,宋代文人沿袭儒生之论,并以此推及其它历史人物。
C.“其人则英雄而感恩者也”意为荆轲是个讲知遇之恩的英雄。
D.“多议论而少成功”中的“议论”指致使宋朝灭亡的主和派观点。
24.细读全文,对比苏洵《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评论,填写下表。(5分)
作者 | 对燕太子丹行事的看法 | 评论历史人物的目的 |
侯方域 | 不能一味否定太子丹的历史作用 | (1) |
苏洵 | (2) | (3) |
25.文中两处画线的文字对作者立论起到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2.C(1分)
23.D(2分)
24.(1)肯定刺秦行为,为太子丹翻案(2)太子丹挑起衅端,自招灭亡(3)主张正面抵抗,批判用武不终(第(1)2 分,第(2)、(3)3分,共5分)
25.两处画线句都使作者的理论更加严谨,无懈可击。用治疗“久瘤”之病应当敢用“乌附”之类猛药的道理作比喻,形象而贴切地论证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的合理性;用荆轲也可能为严仲子所用去报私仇的假设,来论证太子丹用荆柯的正义性,进而证明太子丹是知人善任的明主。(答对1例给2分,共4分。若只答到“两处画线句都使作者的理论更加严谨…”这一层,而无具体分析,给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