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赠序(1分)
23.因此在一年之后(我)就压倒全城的人,三年之后国内就没有人可以抵抗住我,可见学习贵在专一啊!(重点:诎及当,“莫有序当”的句子,语句通顺。3分)
24.C(见:“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于弈吾悔焉,于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25.引用武公年九十而不服老的典故老忠告朋友,学无止境,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永远不应当受到年龄的限制,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向“道”的大路迈进,以此激励朋友追求治学的最高境界。(意近即可。)
26.文章运用了两人对话形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阐明“治学固然要专要精,但要遵循道”的道理,具有严密逻辑的力量。(意近即可)
17.加点字解释:1.忍受 2.藏在袖中 3.授予官职 4.表彰、表扬(4分)
18.(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重点词:加、目,语句通顺,3分)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虚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重点词:伏为敬辞,表示对君王的敬偎,不译;愿:希望:“以……为”的句式;语句通顺,3分)
19.B(张养浩上疏给拜住,经由拜住给皇帝上疏,不是直接给皇帝上疏。)
20.B(都表承接:就)(A:那与他的;C:表因果关系与表转折关系;D:替与表被动)
21.幼年还人钱币,显示其品行端正:“读书不辍”显示其学习勤奋;任堂邑县令时,“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和惩罚李虎同党,显示他熟悉民情、明析是非善恶;元夕花灯事件显示他的敢于直谏;关中做官时散家财救济穷人显示他体恤百姓疾苦,勇于行义等。(任选两点,意对即可)
(08年嘉定一中测试二)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6题(7分)
甲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乙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4.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1分)
15.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2分)
| 时间 | 景色 |
甲 |
| 想象中满城开遍了菊花 |
乙 | 秋日的傍晚 |
|
16.两首诗均写菊花,意境有无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14.七言绝句
15.甲(时间)重阳节(前)
乙(景色)丛丛菊花围绕着屋舍前后开放
16.“我花开后百花杀”句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对比,同时把菊花称为“我花”,大有独领风骚的英豪之气。“此花开尽更无花”是说菊花在百花中最后凋谢,一旦菊花谢尽,边无花景可赏,人们的爱花之情自然集中到菊花上来,因而爱菊之情尤为强烈。
(08年嘉定一中测试二)默写(5分)
从以下7空中任选5空填写:
(1)春江潮水连海平, 。
(2)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 。
(3) ,暗香浮动月黄昏。
(4)盖在殷忧,必 。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6) ,千载谁堪伯促间。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疏影横斜水清浅
(4)竭诚以待下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出师一表真名世
(08年嘉定一中测试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
人生大呼吸
①呼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生命就是在这种呼吸中保持与延续,这是近于废话的常识,然而,宇宙万物都以其不同方式,在做着生命的大呼吸,只是一般人没有如此理解罢了。举其大者,有日升月落的白天和黑夜,天体的运行才会保持平衡,那是宇宙的大呼吸;天有阴晴云雨,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取得养料繁衍生命,这是大自然的大呼吸;有平原与峡谷,高山与河川,而后才有山河之雄壮秀丽,这是大地的大呼吸;有潮涨潮落,才有大海丰富恒久的生命与多变的性格,这难道不是大海的呼吸?有涨有跌,股市才具有吸引亿万投资者不怕风险的魅力,经济运行就靠这一呼吸而保持社会的活力……文化巨人司马迁以及他所列举出来的这许多巨人,他们都在人生的大起大伏大悲大苦中,打磨出他们非凡的意志,人格的魅力,坚韧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独有的理解与思考,而后成就其大业,功垂后代。
②其实,这种人生大呼吸,一般人都有可能遭遇到,只是未必能够把它作为超越生理的精神呼吸,从中去获取生命的养料,并在逆境中完善人生成就其自身。孔子、孙子、屈原、司马迁、左丘明等等,他们的大呼吸,是被迫的,为此付出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巨大代价,他们是从高位堕入尘埃,从天堂打入地狱的巨大的生命落差中,完成了这种大呼吸,其中包括像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A 和《石头记》的作者 B 那样,是富贵乡的被放逐者,在破落之家中遭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但还有另外一种,生于底层,从苦难的污浊泥潭里走向高山之巅,像英国狄更斯、苏联 C 、美国杰克・伦敦等等,苦难的童年让他们直接从经济生活的贫困、出身的低贱、世道的不公等残酷__的人生大波动中,感受人生,体验生命,并学会了这种大呼吸,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养料而后显示了非凡的生命价值。
③不管他们以何种形式接受了这种人生大呼吸,都说明这种精神呼吸,对于生命的升华,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生活的道路不可能平坦。事业上的得失,人际关系上的处理,健康状况,战争的伤害,自然灾害的突发等等无不在伺机向我们发出袭击。不同的是,有的人,当这种袭击临头的时候,把它看作生命大呼吸的开始,接受它,并变被动为主动,沉潜下来,从自身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生存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反复反观自省,体察民情,透视社会,解剖人生,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吐故纳新,补缺堵漏,工其事,利其器,转害为利,避短扬长,忍辱含垢,毅然地让精神站起来,而且稳稳地站到一个新的生命台阶上去,不为眼前之利,而是为了千秋万代;有的人却不是这样,灾难一旦降临或偶遇挫折,就垂头丧气,眼前一片__,悲天悯人,诅咒人生,以致自暴自弃自残自戕,一蹶不振而自甘沉沦。
④可惜,看看当今的父母亲,我不能不忧虑: 。拳拳然,期望其健康的概念,也不过是让儿女的肺活量大些,再大些,四肢强壮些,再强壮些;出人头地的标准,也不过是给他获取一个硕士博士的头衔,谋得一份好差使,不然就认为对不起儿女。不,这不是为人父母的完美之道。既然人生之路就是风雨之路,那么,每一步都会有泥泞,每一程都有可能触到暗礁遇上险滩,没有挫折就不会有成功,没有受过苦,也就不知道怎样到人生的舞台上,面对众多强乎去拼搏,去奋斗。这就是中国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和“不幸的童年,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的精神内核。所以自小就应当让孩子懂得,健康的体魄、完美的知识结构与生存技能以外,还必须具有善于作这种精神大呼吸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迎着狂风恶雨巍然屹立,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这才是作为父母的真正的爱。
6.依照上下文,在第②段A.、B.、C.三处空档中填人恰当的人名(3分)
A B C
7.第②段列举古今中外文化巨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分)
8.第③段“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吐故纳新”一句中,“纳新”在文中其实是指“吸取□□□□”。(3分)
9.从全文看,人人都应善于作人生大呼吸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A.人生大呼吸是人人必须经历的,而成就伟人就是人生大呼吸的主要目的。
B.人生大呼吸对生命的升华不可缺,因为人们一旦遭遇灾难挫折便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C.人生大呼吸能激发我们奋斗自强的意志,叩问天地,体验生命,反思历史,从失败废墟上甚至从血泊中站起来,成就前人未能成就的伟业。
D.当今物质条件愈好,愈要自觉接收人生大呼吸,不然,被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就难以增大肺活量,无法完成硕士博土学业成为人上人。
E.上文运用了例证与对比论证方法,阐述了要获得人生的财富就必须具有善于作这种人生大呼吸的心理素质。
F.上文前三段文字是先总后分,逐层深入地阐明人生大呼吸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1.依照你的理解,在第④段空白画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文意连贯。(3分)
12.“人生大财富”、“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之类的话题属老生常谈,但此文却能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你以为这种写法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6. 鲁迅 曹雪芹 高尔基(3分)
7. 这种精神呼吸,对于生命的升华,都是不可或缺的(或答:人都可能遭遇到大苦大悲的生命大呼吸,但应从中去获取生命的养料,在逆境中完善人生并成就其自身)(2分)
8. 精神养料(3分)
9. 人生之路都可能遭遇坎坷,挫折,其中包括事业的失败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只有善于进行人生大呼吸,才能超越自我,磨炼意志,进人生命的新境界(意思相近即可)(3分)
10.C E(A项的错误在于将成就伟人作为人生大呼吸的根本目的;B项错在“人们”,绝对化;D项的错误在对孩子意志的磨炼仅仅作为完成高学历学业与成为人上人的手段;F项是对总分结构判断有误)(6分)
11.得分要点:①补写内容能比较具体显示上文“忧虑”的种种表现;②能成为下文“不是为人父母的完善之道”的理由(3分)
12.得分要点:①将在人生遭遇苦难时获取新的生命活力与人体生理呼吸作类比,角度新颖,说理形象,易为读者接受;②广证博引,以众多古今中外文化巨人为例,既有较强说服力又富有文采;③文末结合社会现状,针砭时弊,将对人生大呼吸这一命题的思考推向深入,具有现实意义(上述三点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4分)
(08年嘉定一中测试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我们的航天情结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我记得差不多
50年前,苏联的卫星发射成功,大家非常振奋。我相信这样的重大事件对全国,特别对青少年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当时也有人说,地球上的事还没有干完,花那么多钱在月球上值得吗?我们国家对“嫦娥探月”工程也拨了专款,你能否再解释一下,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的背景下,这次探月工程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未来人们生活的改善有哪些重要意义?
欧阳自远(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确,以前我们国家非常穷,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还是专心致志搞好地球上的事情,把国家建设得富裕一点,这是所有发展的根本。因此当时也没有谁提出来探测月球。从1992年起,我们国家经济确实是高速发展,同时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探月的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
至于探月工程究竟对国家的建设和老百姓有什么好处?我现在说不出来。美国的“阿波罗”号完成一段时间以后,统计下来花费和产出的比例是1:4左右。二三十年以后,计算出来的比例是1:14。我现在可以说,我们发展探月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某些方面的突破和进展。我自己已经亲身经历了这个发展的过程。我之前到很多厂家去做本次探月工程的设备,他们的产品原来是不合格的。我们苛刻的要求使他们寻求突破,最后解决了问题。这些设备现在都装备在我们的卫星上,同时也装备在他们产品上,整个产品性能提高了一个档次,成本却降低了,一下子扩大了市场。这就是实际的推动力。我们要做的最主要就是这个事情。我坚信“嫦娥”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后也一定会有统计的数据。同时,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随着技术在工业当中进一步延伸,必然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很好的作用和影响。
还有一点,通过此次探月工程,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现在,在我们的团队中,三十来岁的队伍是主力。我们深空探测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了,“嫦娥”打了一个基础。因为我们还有更繁重的任务要去做。所以我坚信这14亿花得非常值得。本次探月工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振奋人心,更主要是带动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至少全部数据开发出来将会使中国对月球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这是难得的,不是用金钱就能买到的!
陆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想请教一下欧阳先生,刚才你提到印度人要比中国人早4年送人上月球,我想能不能让月球车先在月球上插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下一步“探月”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会是什么?
欧阳自远:你刚才提到印度,印度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明年要发射一个“月船1号”,当然它比较小,功能也不像中国那么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印度国内有人批评说,为什么印度要花那么多钱搞月球探测,他们的国防部长说,我们国家再穷,过年的时候放一挂鞭炮还是应该的。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大概也就相当于一家人放一挂鞭炮,所以他们还是要把这个事情做成,而且还要加快速度完成载人登月。
至于第二期工程会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我们已经论证了几年,也已经将最关键的技术理出来,有些已经开展攻关了。比如说着陆技术是最难的。
陆卫:我还有一个问题,本次“嫦娥探月”工程中,我们国家最注重月球上哪方面的资源?像俄罗斯关注氦3,还有美国则更关注月球上的矿藏,我们会倾向于哪一块呢?
欧阳自远: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月球有个整体了解。比如我们要为将来的工作做哪些准备,哪些方面可能会有发展的前景,哪些方面人家做得不够等。我们需要做一些精细的探测以弥补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第一步,整体上了解月球;第二步在局部的地区做些深入研究。现阶段我们并没有瞄准某种资源。比如对氦3的应用,不只是二十年、三十年的问题,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其他的资源现在谁也不会去开采,我们现在比较关注充分利用月球的环境,比如说我们想利用月球上没有遮拦这一特点,在月球上设立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其他星球。在资源方面,现在开采划不来,成本非常高。
葛剑雄: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概多少年后我们国家在航天技术方面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欧阳自远:我自己不是学航天的,但是我可以引用我们总指挥栾恩杰的话来回答你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家现在的处境是“二锅头”。现在就整个世界的航天技术水平来说,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自然而然会形成几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和俄罗斯,他们是航天大国、强国。第二梯队有中国、欧洲、日本和很多后起的国家。我们国家从综合实力来看,是第二“锅”的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往前面冲刺。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来承担这个责任。我想我们能够再冲刺到第一方阵去,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
(摘自2007年12月3《文汇报》,有删节)
1.最后一段中的“二锅头”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从目前看,中国探月工程的意义表现在( )(2分)
A.带来不少于1:4左右的投入与产出之比
B.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某些方面突破和进展
C.培养以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为主力的大批航天人才
D.振奋人心,对全国,特别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大
3.文中划线句体现中国科学家对我国探月工程的清醒认识,试加以分析。(4分)
(1)
。
(2)
。
4.与欧阳自远的对话中,葛、陆两位嘉宾的关注重点不同,葛氏关系 方面,陆氏注意 方面。(2分)
5.请对欧阳自远谈话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目前处于世界二流水平之首。(2分)
2. A(注意题干限定,“从目前看”,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至少还是不现实的)(3分)
3. (1)探月工程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让人欣喜(2分)
(2)中国探月工程只取得初步成果,不能因此固步自封(2分)(意思接近即可)
4. 人文(1分) 技术(1分) (或社会与科学等,意思近即可)
5. 示例:中国探月工程具备一定经济和技术基础,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中国探月工程的目的在于对月球作整体了解和局部深入。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一定成果,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但与俄美等航天强国还有差距。(摘要应包括:(1)探月工程的基础与意义;(2)工程现状与未来;(3)探月工程的目标。答对一条1分,两条2分,三条4分)
(08年杨浦区)以“寂寞”为题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800字。
② 不要写成诗歌。
③文中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评分标准
一类卷(63―40)基准分67分
紧扣话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3)基准分67分
符合话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67分
基本符合话题,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卷(21―38)基准分67分
偏离话题,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话题
(2)文理不通
(3)全文不足600字
说明:(1)未拟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08年杨浦区)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菊
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药也。种类之繁衍同,花色之全备同,而性能持久复过之。从来种植之花,是花皆略,而叙牡丹、芍药与菊者独详。人皆谓三种奇葩,可以齐观等视,而予独判为两截。谓有天工人力之分,何也?牡丹芍药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植此二花者,不过冬溉以肥,夏浇以湿,如是焉止矣。其开也,烂漫芬芳,未尝以人力不勤,略减其姿而稍俭其色;菊花之美,则全仗人力,微假天工。艺菊之家,当其未入土也,则有治地酿土之劳。既入土也,则有插标记种之事。是萌芽未发之先,已费人力几许矣。迨分秧植定之后,劳瘁万端,复从此始:防燥也,虑湿也,摘头也,掐叶也,芟蕊也,接枝也,捕虫掘蚓以防害也,此皆花事未成之日,竭尽人力,以候天工者也。即花之既开,亦有防雨避霜之患,缚枝系蕊之勤,置盏引水之烦,染色变容之苦,又皆以人力之有余,补天工之不足者也。
为此一花,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必如是,其为花也,始能丰丽而美观,否则同于婆娑野菊,仅堪点缀疏篱而已。若是,则菊花之美,非天美之,人美之也。人美之而归功于天,使与不费辛勤之牡丹芍药齐观等视,不几恩怨不分,而公私少辨乎?吾知敛翠凝红而为沙中偶语者,必花神也。
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从前题咏诸公,皆若是也。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于爱菊,非薄之也。
予尝观老圃之种菊,而慨然于修士之立身与儒者之治业。使能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则焉往而不为圣贤?使能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则何虑其不掇青紫?乃士人爱身爱名之心,终不能如老圃之爱菊,奈何!
(《闲情偶寄》)
22.文章第1段按照 顺序来叙述养植菊花的过程的,说明 (2分)
23.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观全文,最主要的对比有(2分)
① 菊花 和 牡丹、芍药
② 和
③ 和
2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花分两类,天然和人工的。而作者推崇的是人工的花卉,因为经过劳动,花会开得更美丽。
B.人们往往只看到菊花之美,而看不到种花人背后的辛苦。作者对此颇有微词。
C.修士和儒者与种菊者一样,具有勤勉精神和恒心,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D.这篇文章赞颂了菊花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精神品质。
25.作者写菊花的用意有(用原文回答)(2分)
①
②
26.这篇文章选自《闲情偶记》,然而此文“闲情”并不“闲”,请你对此作出说明。(2分)
22.时间;在菊花生长的每一段时段都倾注了种菊人辛勤的劳动,说明了“菊花之美,则全仗人力”。(2分)
23.丰丽美观的养殖菊花与婆婆野菊;高人逸士的饮水忘本与“予”的饮水思源;
士人的爱身爱名之心与老圃之爱菊之情(写出两名即可)(2分)
24.B(3分)
25.①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②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2分)
26.此文闲情并不闲。文章看似写菊花,其实要赞颂却是种菊人的“无逸”和“有恒”并批评了世人对此的无视和漠然,进而指出“修士”、“儒者”当以种菊人的“无逸”和“有恒”之心来自勉,就这样,文章的立意逐步深入。主题无疑具有教化的意义。所以说。闲情并不闲。(3分)
17.①造访 ②确实 ③像云一样 ④提拔(4分)
18.A(2分)
19.B(2分)
20.(张纲)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得分点:被动“举”;省略“就”赴命,就任。句子翻译意思通顺)(3分)(皇上)想用爵禄使你们荣耀(得分点:“以”、“相”、使动用法。句子翻译意思通顺。)(3分)
21.B(3分)
(08年杨浦区)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4―16题。(8分)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①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②成底事③?平凡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④。
注释:①严陵滩: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②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③“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④从军乐:即指玉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
14.柳永, 朝 派词人。(2分)
15.选择对词的上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写“雨”、“川”、“帆”、“蓼”和“风”,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B.“飞短艇”的“飞”字,表现渔人归心似箭的喜悦之情。
C.“村落”寄托了词人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
D.一静一动,通过对比,表达词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16.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3分)
14.宋(或北宋);婉约(2分)
15.D(3分)
16.什么典故,什么情感,表达效果。(各1分)
写严光钓鱼处,(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王粲《从军行》,表达词人渴望归隐,向往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运用典故,不仅含蓄,而且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3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