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②“秋”,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例如《诗经》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王勃《滕王阁序》中“ ,烟光凝而暮山紫”;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 ”;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等,都是咏秋的名句。
①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 白露为霜 潦水尽而寒潭清 我言秋日胜春朝 枫叶荻花秋瑟瑟 枯藤老树昏鸦
(08年合肥市质检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答: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4分)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2)(4分)“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突出其份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8.C 9.B 10.D
(08年合肥市质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而言,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已经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注意。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又有其区域特点。过去50年气温升高最显著的地区是华北、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国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呈减少趋势:
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打开中国西部地图,会发现如果山上有冰川,山下就有绿洲,否则就是荒漠。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西北的冰川面积显著减小,据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小27%。1995年以来,青藏公路沿线地面下5m深度处的地温变化呈升高趋势。我国三大积雪地区的积雪变化显示,新疆和青藏高原的积雪是增加的,而东北和内蒙古积雪变化不明显。
对河流径流的估算表明,除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径流有所增加外,其他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呈减少趋势,减少原因主要是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从全国来看,从1960年到本世纪初,全国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中国的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曾达到60%,而20世纪末仅为17%。地表植被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草原退化,野马、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处于极危状态。
据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中国北方降水日数可能会增加,南方大雨日数可能会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会增加,海平面继续上升,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变化。未来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比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地质灾害频率增加,对三峡水库的用水发电、航运等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我们在世界屋脊修建的青藏铁路和公路都会因气候变化而影响其安全运营。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但是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一直高度关注,目前国际社会围绕如何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谈判。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外交斗争。
中国和全球一样,受到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巨大影响。关于气候和环境变化中的科学不确定性,目前仍然是自然科学,特别是地球环境科学中摆在第一位的难题。目前,中国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左右。对此,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选自秦大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5.从原文看,下列对“气候与环境演变”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引起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两大主因,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B.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有影响,如对三峡水库的用水发电、航运等产生影响,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营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C.气候变化的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政治乃至外交问题,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一个问题。
D.现在科学家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已经有了明确的科学认识,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
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呈不断减少趋势。
B.森林、湿地面积减少,草原退化,海平面上升等诸多因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
C.我国少数河流径流量略有增加,主要河流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还是自然因素。
D.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两种影响基本呈均衡之势。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河流径流的估算表明,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径流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冰川融化和冻土融化有关系。
B.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将来中国北方降水日数可能会增加,南方大雨日数可能会增加,可能导致地质灾害频率增加。
C.虽然中国西北的冰川面积正在显著减小,但这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D.中国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左右,说明我国实施技术节能仍有较大潜力。
5.D 6.B 7.C
(08年合肥市质检三)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 ; 。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 , 。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①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②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③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④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08年合肥市质检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进一步保障我省成品油市场,我们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快成品油资源的调进,在油品供应上切实保证质量。 B:如果将废旧电池丢弃到荒郊野外,就会对地下水发生严重污染,而这些污染又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人类的健康。 C:近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的飞行员,因劳资纠纷在驾机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后,相继强行返航。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D:贫困大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助学贷款,并且可以随时了解审批的情况,不仅使贷款工作完全透明化,而且大大简化了贷款手续。
(08年合肥市质检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淹没 湮没无闻 代劳 以逸待劳 B:退化 蜕化变质 题纲 提纲挈领 C:谋取 牟取暴利 截至 截止日期 D:报复 抱负远大 正规 步入正轨
(08年合肥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企业家曾问别人,怎样让石头漂在水上,在大家冥思苦想之际,他告诉大家,有了速度就能做到。
美国土著人有个习惯,每逢外出,走两天,就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用他们的话说,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
有学者主张,提了多年的发展战略“又快又好”,应改为“又好又快”,这引发了各方的思考。
请以“快与好”为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目拟。④不得抄袭。
略
(08年合肥市调研)仿照下前画线句子的格式,运用对偶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6分)
列车行至南京,有这样一段广播稿:
各位旅客:前方到达的是六朝古都南京,这里山川形胜,人文荟萃。紫金山松柏苍翠.玄武湖波光荡漾。东吴大帝指点江山.中山国父经纬天地。诗人曾感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现在.接下来,你已经随着列车进人了安徽大地, 从沃土千里的淮北平原到群山连绵的皖南山区, , 。 , 。 , 。前人曾感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示例:风光秀美,历史悠久。黄山松奇绝天下,采石矶雄踞大江。曹操父子诗兴盎然,徽州商人叱咤风云
(08年合肥市调研)下面是某家长收到的学校通知.有多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4分)
兹定于本周五(24日)下午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①。请您11:00到学校阶梯教室聆听校长报告②,随后分班听取期中考试情况汇报③,并与科任老师碰碰头④.望你百忙之中莅临指导⑤.
②句不得体,“聆听”多用于自谦。可改为“请家长于11:00到学校阶梯教室听校长做报告”
④句不得体,“碰碰头”是口语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并与科任老师交流”
⑤句不得体,“莅临指导”多用于对贵宾的敬语。可改为“请您届时光临”或“请您准时与会”。(4分,改正一句得1分,改正两句得3分,改正三句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