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合肥市质检二)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运行速度最快,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 B:首都新机场四年建成速度惊人,是继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之后中国第三个引起世界乃至西方特别是英国关注的工程。 C:“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与份额正稳步扩大,李宁服装和奇瑞汽车等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享受。 D: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飞行状况表明,卫星设计稳定,性能合理,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

(08年合肥市质检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度假村 甘拜下风 言必信行必果 B:部署 化妆品 两全齐美 风马牛不相及 C:通缉 绊脚石 声名鹊起 有志者事竞成 D:宣泄 霓红灯 怨天尤人 前有车后有辙

(08年合肥市质检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孔子登东山而小普,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滋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鹤雀楼》

请以“登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08年合肥市质检三)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今年的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开幕式上,各代表团按顺序依次进人场内,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进人场内时,鸟巢体育馆内欢声雷动。请你为现场转播的解说员设计一段解说词,介绍此时现场的情况。要求语言简洁,句式整齐,有感染力,不超过80个字。(6分)

(08年合肥市质检三)请从下列几则广告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写一段点评文字,不超过50个字。(5分)

①把精彩留给自己。 ――李宁牌系列运动服广告词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集团广告词

③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广告词

50

示例:①彭显自我与个性,将精彩人生与体育运动巧妙结合,既是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企业的文化诉求。②借联想对人类的积极作用,表达企业的地位和价值。问句的形式引人思考,胜发联想,短句铿锵有力,容易记忆。③运用排比,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08年合肥市质检三)按照要求对下面的两个分句进行重组,两个分句的开头已经写好,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把句子补充完整。(可改换个别词语)(4分)

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背景,已把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的部分贡献融入进来;而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将从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那儿得到源源不断的前进的精神力量。

答: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 而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

示例:他的贡献已部分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背景。

他将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每个分句2分,其中句意不变1分,句子通顺1分)

(08年合肥市质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蝉 声

郭 枫

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黄河之水天上来,绿阴天上来,蝉儿们的鸣声天上来。多么丰富的夏,多么忙碌的夏!

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那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你要是有一匹好马你只管骑上它往前跑,跑呀!跑呀!看你可能跑到平原的尽头?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呀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庄稼汉成群地像一阵风似的出发。然而,六月的北方,可没有风!风是蝉儿的鸣声,风是人的歌唱。风,是喜悦;吹起,自人们心中。

麦天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脸上,蝉声起劲地做着啦啦队。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弹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着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暴晒着的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的小鸡知道,散步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从城里回来的“学生”,却不妨装模作样地去寻试去唱情歌,去骗那些天真的小姑娘,让她们瞪大圆圆的眼。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地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愉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也学会了自由自在地生活,信仰着热切的人生。

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扑――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的黄沙,狂舞着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

那些把根扎在黄土里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绚丽的光彩。当抗日的战争,沉重地滚过,土地流着血。于是,愤怒的男人们,擦亮了久藏的枪支,向着抗日的战场,呼啸而去。而那些倔强的女人,却擦干了眼泪,挺起腰杆,撑起家的担子。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要把暴力还给他们;凡是耀武扬威地来的,我们要让他们抱头鼠窜地回去。这是打不倒的族类。中国的希望不灭,人们的心中有火。

1968年写于台湾

14.联系全文,文章中的“蝉声”有什么内涵?(6分)

答:

15.在描述了夏收场景之后,文章又描写了哪三幅醉人的画面?分别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6分)

答:

16.下列句子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答:

17.通览全文,本文展示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哪几个侧面?(4分)

答:

14.(6分)

(1)优美的蝉声是丰收、幸福、安宁的代言者;

(2)激越的蝉声是坚强不屈、奋起抗争的号角;

(3)蝉声更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情感。

15.(6分)文中描述了夏收场景之后,写了三个醉人的生活画面:(1)人们忙活之后在柳阴下喝凉茶听蝉声;(2)中午休息的场景;(3)孩子们纵情玩乐的情景。勤恳、纯朴    恬静、安详   快乐、甜美

16.(6分)这三句话构成过渡段,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前两句承上,总括沐浴在蝉声里的故乡给自己留下的美好记忆;后一句启下,引出自己的种种感慨,其中最宝贵的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它充分体现在普通劳动者的身上。

17.(4分)(1)善良、勤恳和朴拙的一面;(2)刚强、倔强、热爱和平、勇于抗争的一面: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②“秋”,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例如《诗经》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王勃《滕王阁序》中“ ,烟光凝而暮山紫”;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 ”;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等,都是咏秋的名句。

①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 白露为霜  潦水尽而寒潭清   我言秋日胜春朝   枫叶荻花秋瑟瑟    枯藤老树昏鸦

(08年合肥市质检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答: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4分)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2)(4分)“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突出其份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8.C      9.B       10.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