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联谊试题汇编模拟)下列名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将人们击垮的有时不是艰巨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亲点生活,将那些无益的缠人的事情抛弃。 B:有人说,清华大学的特点是清新峻逸,北京大学的特点是诨厚凝重。清华如同“李白”,北大好比“杜甫”。 C: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形象上呈献美,并用这种美来激励人、愉悦人、感染人和教育人。 D: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啭的作别,从容的放手,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末散。

(08年江南十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他将一个个空未桶擦拭干净,摆放得很整齐。但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小男孩擦干眼泪,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每一只空桶都装满清水。从此,那些木桶再也没有被风吹倒过。他高兴地对父亲说:‘‘我懂了:木桶想要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父亲赞许地笑了。

是的,我们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心灵的重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B   9.D   10.B

(08年江南十校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阑尾并不多余

阑尾一向被视为多余乃至有害的东西。不少人认为,如果没有阑尾,也许生活质量会更好些。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却颠覆了这种流行的看法。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和免疫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阑尾能产生对人体肠道有益的微生物。

阑尾的功能似乎与栖息于人体消化道内数量巨大的细菌相关。在人类的身体中,细菌的数量要远远多于人体的细胞,其中大部分细菌对人是有益的,有助于我们消化食物。但是,肠道内的细菌有时会死亡或被清除。一些疾病,如霍乱、阿米巴痢疾,则会把肠道内的有益细菌清除掉。在这种情况下,阑尾就像一个“备份盘”,能重启在患病时被删除掉的肠道系统内的有益细菌。

论文的作者之一,杜克大学的外科教授比尔・帕克认为,阑尾实际上是一个《艮好的安全屋。阑尾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正常的食物流以下,它作为大肠的死胡同贮存了、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都可以说明阑尾是一个安全的备份盘。从形状上看,阑尾像一个蠕虫似的器官;实际上,它是一个细菌加工厂,培养着对人有益的细菌。

但是阑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细菌加工厂,因为它培养细菌的方式有些特别。比如,如果一个人因生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肠道内的细菌群死亡,阑尾会利用从其他人那里收集来的细

菌,轻而易举地重启培养这些细菌。当然,阑尾采集他人的细菌是通过种种接触食物的方式来实现的。比如聚餐时共用餐具,或不清洗手便进餐,阑尾就会把其他人的细菌收集到自己的麾下,贮藏起来。但是,在疾病流行之时,如霍乱影响到某个地区,阑尾就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培养出细菌。即使这样,阑尾在某个时候也派得上用场。

阑尾当然有负面作用,比如发炎。不过在发展中国家,阑尾炎的发病率要低于发达国家。因为在不太卫生的地区,人体免疫系统包括阑尾,会对许多细菌产生适应,不把它们当作外来敌人对待。因而不产生免疫反应。但在阑尾发炎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摘除,也有可能致人死命。

一些科学家对杜克大学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扁桃腺也有同样的问题”。

实科学家早就认识到阑尾并不多余。它属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黏膜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免疫作用。所以,在杜克大学的研究之前,已经有很多临床医生对切除有炎症的阑尾持保留意见,除非是急性炎症,非切不可,一般情况以保留为宜。

5.下列关于“备份盘”和“加工厂”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阑尾就像一个“备份盘”,是因为它能重启因疾病被删除掉的肠道系统内的有益细菌。

B.阑尾贮存了各种各样的细菌,且处在正常的食物流以下,作为“备份盘”,很安全。

C.形状像蠕虫似的阑尾,能培养对人有益的细菌,就像一个细菌加工厂。

D.在疾病流行之时,阑尾不能培养出细菌,所以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细菌加工厂。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身体中的细菌对人是有益的,有助于我们消化食物。

B.阑尾通过共用餐具或不清洗手便进餐等接触食物的方式采集并贮藏他人的细菌。

C.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许多细菌有适应能力,所以在不太卫生的发展中国家,阑尾炎的发病率是非常低的。

D.在急性阑尾炎发作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摘除阑尾,则可致人死命。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霍乱、阿米巴痢疾等一些流行性疾病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紊乱特别是阑尾炎症发作的真正元凶。

B.扁桃腺也有可能像阑尾一样,在它有炎症的时候,并不是非切不可。

C.有时脏一点反而能增强人的体质,过于讲究卫生能引起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诱发炎症,包括阑尾炎。

D.杜克大学的研究成果让人们认识到,保留阑尾、扁桃体等免疫系统+将会大大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5.D    6.B    7.B

(08年江南十校二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 问题 。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依据。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③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 ④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⑤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A:④②⑤⑧① B:②④⑤①⑧ C:②④⑤③① D:④②①⑤③

(08年江南十校二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方永刚之所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B:舆论认为,__的讲话理性务实,展示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必将对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C:在节后春运高峰到来之际,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挖掘运输潜能,合理安排运力,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发生。 D: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社交技能和体质,教育部有关部门计划将舞蹈设为必修课,但这一计划遭到一些父母的强烈反对。

(08年淮南市实验中学2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请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800字。

(08年淮南市实验中学2月模拟)解说下面两个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含义。(3分)

(1)39岁的维克多・布托是俄罗斯人,毕业于苏联军事外国学院。为防止战乱地区冲突激化,联合国对一些非洲国家实行了武器禁运。但是,布托还是我行我素,顶风作案。据透露,他是名副其实的非洲头号军火贩子

(2)罗杰・米拉出生于非洲国家喀麦隆首都郊外的一个村庄里。1968年进入足坛:他代表国家队驰骋绿茵场,成绩显著。1976年24岁就得到了非洲大陆的“金球奖”。他两度率领国家队夺得非洲冠军杯。1988年米拉再次夺得非洲“金靴奖”。他是名副其实的非洲头号足球明星

(1)贩卖给非洲国家最多军火的人

(2)出生在非洲的最有实力的球星(答对一小题给2分,答对两小题给3分)

(08年淮南市实验中学2月模拟) 某校将在今年的读书节上开展“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请就你推荐的一本书,从内容方面写一段简介(不超过30字),再简述你推荐该书的理由(不超过70字)。(8分)

略(介绍内容部分占3分,要求概括地介绍书的主要内容,简述书推荐理由部分占5分,要求从思想内容、语言运用、写作技巧所带来的积极有益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08年淮南市实验中学2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宋朝的雨 陈富强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I.嗣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

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

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为后人记载了当时的情景。“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段、犀钿、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

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自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14.雨中游西湖,作者为什么说“我建议你去苏堤”? (6分)

答:

15.为什么说“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 (6分)

答:

16.怎样理解“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这句话的含义? (4分)

答:

17.文章结尾处写到岳庙、岳飞,有什么用意? (6分)

答:

14.(6分)

(1)能欣赏到苏堤幽静的美景;(2分)

(2)游苏堤,忆苏轼,能了解苏轼造福于民的伟绩,感受苏轼博大的胸怀,(2分)

(3)能从苏轼的事迹和思想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人生坎坷,往往能激励人.铸就事业的成功。(2分)

15.(6分)

(1)解决了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的问题;(2分)

(2)沟通了南北,方便了行人;(2分)

(3)使苏堤后世繁华而美丽,为西湖美景增色。(2分)

16.(4分)

(1)“文章憎命达”,一帆风顺、仕途顺利的人是难以写出名传千古的文章的;(2分)

(2)苏轼坎坷的遭遇为他的创作积累了素材,积聚了情感。(2分)

17.(6分)

(1)岳庙与苏堤相映衬,作者借民族英雄岳飞来烘托苏轼;(3分)

(2)在作者看来,两人一文一武,同样伟大,一个用武力保卫国家,一个用智慧治理山水,两人都是民族精英,都给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8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