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的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88年1月,“中国第一个航天团队”组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为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驾“神五”圆了中国人千年飞天梦;费俊龙、聂海胜乘“神六”遨游天宇,五日五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神七”,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神舟”系列一次更比一次彰显着中国龙的腾飞力量。
从这段话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从“神五”、“神六”到“神七”,三次飞天,三次辉煌 B:杨利伟、翟志刚等是新时代、新世纪里出现的新的中国英雄 C:中国的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已跻身于世界第一流国家行列 D: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迈入了一个新时代
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在外太空的第一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
A:9月25日 B:9月27日 C:8月8日 D:9月6日
表明近代中国教育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
A:创办私学 B:创办书院 C:创办新式学堂 D:创办学院
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刷了 ,在完成祖国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百年国耻 统一
在2011年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后,神舟九号首次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载人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又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这愈味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能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②科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 ①②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向深空探测迈出第一步,也推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如首次采用大角度机械扫描天线、首次使用紫外月球敏感器、首次设计出卫星奔月轨道等。
辨题: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就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
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际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表现。这是题目的合理性。
(2)但是,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表现。
(3)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付诸于实践,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科学家不断验证、反复实践的结果。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理由不全型辨析题。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命题存在的问题是条件的残缺,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
2002年12月,我国自行研制的 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实际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主要指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英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相比,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在直接原因、领导力量、起步领域、资金来源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①直接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市场扩大对商品需求的增加,而中国则是内忧外患,统治出现危机。成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国内又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②领导者:英国由资产阶级领导进行,而中国则由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办。成因:当时中国没有资产阶级,而农民阶级又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力承担实现近代化的历史使命,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更不可能担此任务。于是,开创近代化的使命便历史地落到了地主阶级洋务派身上。③起步领域:英国工业化是从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部门开始的,然后发展到重工业中的机器制造业;而中国恰恰相反,是先发展军事工业,后发展民用工业。成因:当时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发展军事工业挽救自己统治是当务之急。④资金来源:英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这些资金来源于海外掠夺和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积累;而中国则主要靠政府投资。成因: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工业化起步之前并没有积累资本的过程。
解析:
解题关键一是审题,二是要基本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情况。比较时,最好是按照每一个方面的不同情况,分开分析、归纳、整理,采取先说特点后分析成因的模式,这样干净利落,特点和成因一目了然。不要把不同方面搅和在一起,会显得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