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南开区质量调查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节假期过后,“上班族”和“上学族”中不少人都有烦躁、失眠、精神不振甚至肠胃不适等感觉,这种不良反应被专家称为“节后综合症”。 B: 针对洞庭湖沿岸地区的鼠灾,湖南省防疫部门最近开展了全面的防疫大检查活动,力求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疫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 2月25日,《中国体育报》写道:“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某些媒体和网站有关‘王治郅打人’事件的报道,记者不想评论谁是谁非。” D: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提供了某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

(08年南开区质量调查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某作文杂志社设立了“______”专栏,推出了一批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的新人新作,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_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③ 易中天曾在博客上写道:“今天中午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________之情溢于言表。

A: 小荷才露尖尖角 遏制 惺惺相惜 B: 为有源头活水来 遏止 惺惺相惜 C: 为有源头活水来 遏制 心心相印 D: 小荷才露尖尖角 遏止 心心相印

(08年南开区质量调查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坐标 座无虚席 制高点 进退维谷 B: 雀跃 声名鹊起 莫须有 握发吐哺 C: 涵盖 含英咀华 暴冷门 匪夷所思 D: 历练 厉行公事 炒鱿鱼 不揣冒昧

(08年六校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清彭端淑《为学》中讲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则贫者可自南海还。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为”之。当然,为,还要求慎,求工,求巧……

请以“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08年六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对方的句式批驳对方的观点,结构大体一致即可。(4分)

易中天,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热热闹闹,众说纷纭。然后几组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知识,也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

参考: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也做到妙趣横生,更做到将学术作品大众化。

(08年六校模拟)把下面四个句子的序号按恰当的顺序填在横线上,使语段意思连贯。(4分)

黄包车在冷清的道上行进,靠右不远处是一条小河,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田野飞去。

①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②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③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④荒场上不时有些玄裳的乌鸦,停下来觅食

顺序:

(08年六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__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 躲在云层下 /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阁王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注]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因溺水而亡。

18.开篇说:“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9.文中说:“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请赏析这个句子。(4分)

20.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这里的“伤痕累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2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

B.作者借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忧郁伤感的情怀,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C.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思。

D.“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一句中的“风景”一词,其含义是“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

E.文中“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意在说明人生无常。

答:【 】【 】

18.起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2分)作者触景生情,站在江畔寻找期待中的身影,流露出失落与感伤,为下文对王勃的凭吊作出了铺垫。(2分)

19.采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让滕王阁日日“流着眼泪”“走入”我的梦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再无王勃身影的滕王阁空留着一份冷清,寄托着作者内心对王勃深深的怀念和不见王勃的无比的失落。“日日”“徘徊复徘徊”的使用,更强化了作者挥之不去的感伤,言有尽而意无穷。

20.(1)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文字;(2)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3)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

21.AD(B错在“忧郁伤感”,当时表现的是一种昂扬奋发精神C应为“赣江也正是由于王勃的生花妙笔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E“人生无常”应为“表明对王勃命运的深深惋惜”)

(08年六校模拟)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诗文的句子。(两组中只选一组)(共5分)

(1)①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在《师说》中写道:“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2)①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

在《六国论》中写道:“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1)①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韩愈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①札札弄机杼  泣涕零如雨  ②苏洵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08年六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鸳湖,即鸳鸯湖,也就是浙江嘉兴城南著名的南湖,离查慎行的家乡海宁只几十里地。诗人是春游到此的,这一年诗人已经六十四岁了,他的心依然被青春所激动,被乡情所陶醉,也许因为到了晚年,这感情才格外醇厚浓郁。②秀州城,即嘉兴城。

(1)首句的诗眼是什么?这一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2)在查慎行的写景诗中,这一首写得尤其亲切,以情韵取胜。因为诗中注入了对家乡的挚爱和依恋之情。用最后一句分析这种情感。

(1)首句的诗眼在“催”字。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与诗题呼应,也交代了诗人自己所处的地点。

(2)“菜花香过秀州城”。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最独特的那种感受。诗人没有写其他的鲜花,却把那带着泥土芳香的油菜花味突现出来。这花味把诗人浓厚的乡情全唤起来了,简直像醇酒一样令他陶醉其中。

11.C(犯禁:触犯法令)

12.D(A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由于。B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替,给。C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递进,而且。D项,均为介词,跟

13.B(①是叙述盖宽饶官职升迁;⑥是王生规劝盖宽饶的话)

14.C(“他的职位不升反降”错)

15.(1)彭祖当时实际上下了车,宽饶因犯上奏大臣不实的罪,被降职为卫司马。(3分,实:实际;坐:因犯……罪;左迁:降职)

   (2)太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认为他的这些做法不正确)。(2分,高:赞赏;非:认为……不正确,不同意)

   (3)因为奏事不适合皇帝的心意而被文官诋毁侮辱,上书称赞宽饶。(3分,当:适合;诋挫:诋毁侮辱;颂:称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