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教师拿来一筐苹果,让学生任意拿一个便作画去。日本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会儿,然后开始画。我们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则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好先画左边后画右边;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学生画的苹果像苹果。日本学生画的苹果像鸭梨。最糟糕的是美国学生画的苹果: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教师“教”这一角度立意
1.美国教师的教法上:
①给学生独立创作的机会②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日本教师的教法上:
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④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美国和日本教师共同教法上:
⑤提倡科学的教育方式 ⑥这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值得推行
4.中国教师的教法上:
⑦抛弃“填鸭式”教学模式⑧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亟待改革
(二)从“教的结果”这一角度立意
1.从美国教师和日本教师“教的结果”上:
②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势必失败。
2.从中国教师“教的结果”上:
①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最终成功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阅读下列论述文段,完成19-22题
(二)
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
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按照将艺术分为表现和再现两大类型的分类方法,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为了这种表达,常常将现实表象的常态拆碎,按照表达的需要重组。因而主张形神兼备以神为要,主张虚实结合而尤尚空灵,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努力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乃至“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作家是“积数十年之力,仅得其好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可乎?”当然不可。“涵泳工夫兴味长”,需要“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获取“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评点当细读细研作品,自然就比较易于达到“深观其意”的要求。
中国文学重写意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同时还体现在古代的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理论上。理论上的“气”“风骨”“韵味”“神”之类概念,颇为多义,不便于诠释,因而需要意会;批评时所谓“隽永”“清丽”“雄浑”“沉郁”之类的判语,微妙而近玄虚,也需要意会。意会之后的表达,常采取拟象取譬之法,从具象到具象,所以,理解时还是不能不靠意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到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理论和批评大体是由鉴赏始,以鉴赏终,鉴赏贯穿全过程。传统评点方法于作品中逐字逐句逐段逐回鉴赏,鉴赏中提出法则,鉴赏中阐释意义,鉴赏中表达感情,甚至还可以在鉴赏中来点意识流,上挂下联,心骛八极,神游四方,尤其体现了中国文学重写意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原因复杂多样,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维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神秘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时至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文本,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曲径前必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19.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
D.在认知过程中,旨在表达各种现实表象的常态排列。
20.作者推测“传统评点方法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的项是(6分)
A.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式的抽象思想方法感到新奇而追求它。
B.一定是一时兴起的可笑的民族虚无主义导致的结果。
C.是因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D. 是因为传统评点方法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神话传说的时期。
21.请分点概括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优劣不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作者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进行优劣比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D/依据“感知”“按照表达需要重组”和“因而”一句判断。
20.B D(B不是“一定”,应该是“或许”;D“神话传说时期”错)
21.(1)两者思维基础不同,前者偏重于理性,接近科学;后者偏重于感性,接近文学本体;
(2).两者的全局观念和深刻程度可能不同。前者可能深刻完整,后者未必完整深刻;
(3).两者与原作品的相关程度不同,前者未必与原作紧密相关,后者与原作关系密切。
(4).两者参与“批评”的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同,前者未必是文学中的人,而后者非文学中人不可,因此,前者的研究有可能丰富深致,也可能远离文学,后者能曲径通幽。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22.倡导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说明其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解析:①文题是《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②文章重心在此③依据最后一句话的语气“……固然很好”,“而……”。)
阅读下列论述文段,完成15-18题
(一)
首先那些武林高手,作为艺术想像中人间最最自由的生命形态,具有售价倾心的魅力。这些人物本事高级,赴汤蹈火,越脊行瓦,打遍天下无敌手;脑子里又全然不存在朝庭王法、官府律令。而且,这种人行藏出处又是随机而定,实在快活之极。中国人自古而来束缚很多,到不了此等境界,亦却心向往之。文学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多半印证着现实生活的缺失。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对武侠小说中那种半虚构的江湖秘密社会,总量怀有深刻憧憬,否则,很难解释古典小说《水浒》为什么历来具有家喻户晓的影响。在文学评论和文史研究中,人们总是不大注意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反向关系,以为作品叙说的事况该是生活的常态。这种观点可以称之文学研究中的机械反映论。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武侠小说,尤其是所谓“新武侠小说”隐含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技的某种乖悖心理。一个可作比较的例子是,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盛行的“星球大战”一类科幻作品颇有相似之处,虽说一个是旧时代遗梦,一个是未来情怀,然而故事里边那些超自然力量的描述,两下却是如出一辙。如新武侠小说已将“内功”的威力推至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差不多可以与激光武器相匹敌。有人认为,武侠由“剑”至“内功”,可以概括为叙事模式演变的“文人化”过程。其说大有道理。不过,这里边不能说没有近世中国人那种落后于人而又自寻安慰的心理情结。当年大侠霍元甲在上海击败俄国大力士,轰动一时,在国人眼里那决不是竞技的小事,而是一桩为民雪耻的壮举。如今,听说中国功夫与激光武器媲美,炎黄子孙很可以为之骄傲一番。刻在倡言科学的“五四”时期,鲁迅曾撰文调整晚清大学士刚毅之流欲以拳术抵御外侮的荒唐念头。谁料大半个世纪过后,中国人的这种浪漫之想丝毫未减。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的这种心理情结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载体。平心而论,中国的武侠小说确实比西方的科幻小说好看得多。大概是由于武侠小说多半结合历史背景的缘故,似乎显得有些文化底蕴,故而耐看。而科幻小说缺乏经验依托,看上去有点不着边际。在中国,科幻小说除了儿童,不大有人欣赏。(钱钟书文)
15.第一段说“作为艺术想象中人间最自由的生命形态,具有令人倾心的魅力”的原因是( )3分
A.在中国人深层的意识中,对武侠小说中那种半虚构的江湖秘密社会,怀有深刻的憧憬。
B.武林高手本事高超,赴汤蹈火,越脊行瓦,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行为壮举又结合了历史的背景,故而耐看。
C.武侠小说中侠士脑子里全然不存朝廷王法、官府律令,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的常态,所以人们在束缚甚多的现实中心向往之。
D.中国功夫的威力推至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炎黄子孙很可以为之骄傲一番。
16.对文中“似乎显得有些文化底蕴”“科幻作品缺乏经验依托”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 )6分
A.文化底蕴是指中国武侠小说结合历史。
B.文化底蕴是指武林高手为民雪耻的侠义行为。
C.经验依托是指科学技术的依据。
D.经验依托是指现实生活基础。
17.为什么说武侠小说隐含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技的某种乖悖心理?(不超过45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作者的写作本文意图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 (B“耐看”错;C不是“常态”;D“骄傲”不当)
16.A D( B“行为”错;C“科学技术依托”错)
17.武侠小说对侠士功夫堪与激光器媲美的超自然力量的描述,反映了人们想以拳术抵御外侮的荒唐念头。
18.武侠小说在中国流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11.C(“望”与“怨”同义,应解释为“怨恨”)
12.D(A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C均为介词,可译为“拿、用”。D前一句中的“乃”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后一句中的“乃”为代词,可译为“你”)
13.C(③表现伍子胥“知恩必报”,⑥表现伍子胥仇深似海、恨之入骨)
14.D(渔人应是一个见人危难,勇于相救,施恩不图报的君子。他说的那番话,说明他知道救的是伍子胥,只不过不要他的剑罢了)

7.D(谢:道歉、谢罪)
8.C(连词,如果。A介词,跟/替;B连词,即使/虽然;C均为连词,如果;D副词,于是/竟)
9.B(③句为“忧民”,⑤句说的是“太祖”,⑥句为“出于公心”)
10.D(陈群“知人”,而非“善任”;“庸君”之说在文中也没有根据)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②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质询 坦陈 否则 B:质对 坦承 反之 C:质询 坦陈 否则 D:质询 坦承 反之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屈意逢迎 优哉悠哉 忽略 题词 B: 推心置腹 一枕黄粱 部署 九州 C: 再所不惜 细水常流 坐落 针砭 D: 磬竹难书 拾人牙惠 坚韧 淤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11月29日,媒体爆出某贫困大学生的一封信。信中称,有一对曾经资助过他两年的明星母女,在他上大学后停止对他的帮助,原因是认为他不节约,花钱太多。并因为对方曾用“你不如一只宠物狗”的话伤害他,双方从恩人关系反目成仇。
新闻刊登后,引起网民强烈的反响,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言论:
①网友lingling:我不赞成这样的捐助,因为如此捐助会滋生惰性,人越养越懒。
②网友笑笑:明星母女资助大学生的行动,值得全社会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去学习,对此我比较钦佩。她们应该将爱心进行到底。
③网友哈比: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少钱,他都没有任何义务去无限期地帮助别人;任何人也没有资格无限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④网友欢欢:作为人,首先要自立自强,努力创造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请你依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从立意上看,此题可以有多个角度。如学生可以写人要自立自强,不要依赖别人,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写我们要从物质上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人,但也要从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可以写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是需要学会感恩的,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要努力忘掉。当然,还可以写其他的看法,但一定要在有关明星资助大学生引发的纷争这一材料范围内,符合道德准则,思想健康。
此题关注了学生的心灵,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增强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