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的竞争与开拓意识。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现代奥林匹克兴起之时,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也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演变,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染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在当代科技、人文、生态伦理的交互影响下,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奥林匹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成为一种由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黑分、黑哨、假体育、假比赛、假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玷污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需要从其它文化形态,特别是东方文化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 “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是讲人要不断进取,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但又要有所警惕,不要一味强调进取,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这对于主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回应与补充。

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对于当今奥林匹克比赛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统自然伦理观念认为天地宇宙间人与万物是都和谐共处的,主张克己复礼,把人的作用与行为限制在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宇宙秩序之中。中国古代社会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这种伦理观念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过度商业化、过度竞争化和兴奋剂__都是有力的回应,它从东方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回应了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在“创造的多样性:奥林匹克精神与东方文化―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上的演讲稿)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当代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B.尽管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但它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已经无法仅靠西方文明自身去解决。

C.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众多问题表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开始和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

D.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给予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回应,为奥林匹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E. 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必将解决西方文化无法去解决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受到了玷污”的一项是(3分)

A. 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

B. 由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C. 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

D. 黑分、黑哨、假体育、假比赛、假球等现象

14.作者在演讲中,可以省去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谈谈你对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看法。(5分)

12.C、E 【C.这些问题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结果的,而不是背道而驰。E.“必将”绝对化,把理论变成了必然。对一个得3分;答案超过2个,计0分。】

13.A 【“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之广,参与之众,其中必有“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14.不可以省去,理由:

(1)前三段写奥林匹克精神形成于西方文明,从而为 “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上的论据。

(2)前三段写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为本文的中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与补充”提供了可能性,只有有了这个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对奥林匹克精神产生“有益的启示”。

    【4分,每个理由2分,只答“不能省去”者不能得分】

15.(1)中国传统文化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个人的不断进取,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快、更高、更强” 一味强调进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和谐”,反对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的观点格格不入。

(2)中国礼乐文化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而“更快、更高、更强” 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

(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克己”,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而“更快、更高、更强”过度强调人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过度竞争化,并由此引发了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

【5分,三点回答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对一点得3分,对两点得5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请简要分析。(3分)

(2)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3分)

(1)“绕”字好,因为它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用“绕”好,避免与“小”重音,言之成理,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观点1分,联系诗句内容分析2分。只答同意,没分析不给分。】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观点1分,联系诗句内容分析2分,其中乐景衬哀情占1分。】

5.C 【谢:谢罪】

6.A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项,介词,把/连词,由于;C项,介词,替/动词,是; D项,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

7.A 【①是献计;⑤是讲为民请求,这些与“为人恭谨”无关】

8.D 【“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与原文不符。】

9.(1)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得分点:“使”,派,1分;“益”,增加,1分;句意,1分。】

(2)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我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物资助军用。【得分点:“为”,因为,1分;“佐”,资助,1分;句意,1分。】

(3)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如果遇到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替他们请求,这的确是宰相应做的事情。【得分点:“”,如果,1分;“于”,对,1分;句意,1分。】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正确的语序是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而这一切又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③经济发展了 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赵局长虚高的“数字政绩”,为春风得意的黄科长带来了特别的殊荣和经济效益,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B: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C: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专家认为早恋不会因为跳集体舞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跳集体舞就不会发生。 D:广东人口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总量已接近极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了无数商界的精英。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你没能按时完成,军官问你为什么时,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而不能提到其他原因。因为军官看重的是结果,根本不会听你长篇大论的解释。这所学校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适应压力,尽量做好每件事。它也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可以激发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力。在人生中,失败了去找借口其实真是没有用的,在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用呢?

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会经常听到一些借口,或是自己犯错后寻找什么借口,然而你是否考虑过“没有借口”呢?“没有借口”又会给你带来些什么吗?对此,你一定有你的态度、观点、看法等,请就“借口”或“没有借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

一支粉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下了老师的无限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讲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着老师的艰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尺教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皮鞭  挥出牧羊女的美丽  一片草原  留下了牧羊女的爱恋  一朵白云  飘着牧羊女的情歌  一座穹庐  凝聚着亲人的温馨。

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边庭流血成海水, 。(《兵车行》)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③、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五更鼓角声悲壮, 。(《阁夜》)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事》)

⑥、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

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⑩、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__”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