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C(应是“最终”)

9.A(“让官员们都保持友好的关系”有误,应是“把官员之间的关系很好地理顺”。)

10.(10分)

(1)(是因为)常常想要巩固根本,使边境平静国家安宁,又哪里是为了私利呢!(5分)

(2)闲时陪坐,也已经大略地陈述了心里所考虑的,不知道究竟将用什么方法来处理?(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这类表演不为统治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zōng jiāo 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每当有重大活动,例如祭祀、燕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它的演出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5.下列各项不属于“戏曲在宋代形成”的原因的―项是

A.宋王朝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建设,加强了思想和文化的__。

B.宋代营造了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C.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

D.北宋中期以后,广大农民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zōng jiāo 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只要社会稳定,有了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就能产生戏曲。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了。

5、B(戏曲的产生需要较为宽松、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6.B(原文中有“大约”,只是表示推测)

7.B(A项中戏曲的产生还有如政治环境等其他条件,C项中只是原因之一,D项强加因果)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很不幸,我们遇到了三种情况同时出现的局面:非常干燥的地区、非常灼热的气温以及大风,”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23日说,“所有这些,把这场火灾转变成了‘完美风暴’。” B:纵观环京经济协作区,具有雄厚的科技信息优势、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C: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1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王安忆说:“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立即广泛引起关注,跟帖评论者很快也分成赞成和反对的两大阵营。 B:这种名贵的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类家具的上等材料。 C:由于越来越重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生活的体验。 D:“人类安全”对APEC会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涉及反恐、自然灾害、疾病、能源安全等领域,与会者将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讨论。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偏裨 稗官野史 理曲词穷 秀外慧中 B:熟稔 颠沛流离 情投意合 振聋发聩 C:皈依 瞠目结舌 兵荒马乱 风声鹤唳 D:谙熟 涣然冰释 胼手胝足 远见卓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匹狼被洪水卷进了大海,它抱着一根木头漂到了一座小小的荒岛上。这是一个兔岛,岛上可以填饱狼肚子的只有兔子。

“这么多兔子,多好啊!”狼垂着长长的馋涎自语,“我要把它们通通制成腊兔,等太阳把海水晒干后,带回去慢慢享用。”于是它就不停地干起了捕杀兔子的工作。

兔子们非常恐慌,兔王冒着生命危险去跟狼谈判。它们希望狼每天只吃一两只体弱的兔子,这样,兔子的数量不会减少,狼也永远不会挨饿。狼坚信海水会被太阳晒干,根本听不进兔王的话,反而把兔王也变成了腊兔。

小岛上很快就没有了兔子的踪迹,狼天天吃着腊兔,等着太阳把海水晒干。过了两年,狼储备的腊兔全吃光了,可海水还是可怕地包围着小岛。不久,狼终于变成了小岛上一堆闪着磷火的白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所用辞格,分别以“快乐”和“悲伤”开头,写两组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例句: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仿句:

快乐

悲伤

示例:快乐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株千年灵芝,悲伤便是那遍及周围的冰雪。快乐是你梦寐以求的那块蓝宝石,悲伤正是那遍及周围的矿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19分)

梭罗木屋

张 炜

梭罗的《瓦尔登湖》,几年前我看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主题和思想,也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件和故事,更不是令人沉迷炫目的才华。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倔异常的思路,那种执拗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他在林中生活了一年左右,而且那片林子离人烟稠密的康科德镇很近,在当年步行也不过三十分钟;现在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即可。据许多人回忆,那一阵的梭罗时不时地到爱默生家饱餐一顿,并在回去时带走大量吃物。再说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里有鱼,梭罗常常垂钓。

总之在那里住一年二载不是想像的那么困难。瓦尔登湖边也绝非蛮荒老林。我见过真正的苦难。瓦尔登湖边的苦太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他的动人,在于精神。一个没有出路的大学生,一个被人嘲讽的年轻人,采取了近乎极端的方式,给眼前的文明世界来了一家伙。这需要勇气、勇敢,需要敢为人先的那么一种倔气和拗气。这才不容易。在一个文明世界敢于放弃,自我流放,敢于自愿地走向所谓的落魄,这绝没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谁如果不信,就破罐子破摔地来一次试试。生命的实验不是闹着玩的,它形成的缺损,破洞,大多数时候不可修补。

梭罗去瓦尔登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

我来到了瓦尔登湖。

我不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在视野里,它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它必有其特别之处,这是肯定无疑的。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而且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

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象。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犟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棕黑色的木屋和雕象,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这些都在他的书中写得明白。

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

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因此我得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那么真实。而我们知道,时下的世界上,有诸多东西都是谎言堆积起来的。

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梭罗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创作;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的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

他是一个如此放松的人,亲近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和善相处。他在当年出门时几乎从不锁门。他发现来光顾这间小屋的人也大致友好,他们既不破坏也不拿走这里的东西。他觉得一切既是大地所赐,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

而今我看到的却是一个锁闭的小屋。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

张炜《六位作家呆过的地方》(本文有删节)

16.“小木屋”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6分)

17.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4分)

(1)“这是一个书生之苦。”

(2)“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

18.文中说“他的动人,在于精神”。就全文来看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4)

19.最后一段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5)

16.简朴。(2分)小木屋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是美好的创造。(4分)

17.(1)精神的苦闷而非物质的(2)融入自然、和谐共享的亲身实践。(各2分)

18.①勇于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②对现代社会物质至上的忧虑(各2分)

19.运用了对比衬托(虚实对应)的手法,(2分)使曾经的美好和如今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梭罗的敬意和对现实的失望。(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① ,莲动下渔舟。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2)① ,石破天惊逗秋雨。

②今宵酒醒何处,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1)竹喧归浣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2)女娲炼石补天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声断衡阳之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暮春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①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怎样的特点?(4分)

答:

②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4分)

答:

    ①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残败、凄凉、寂寞。

②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