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再用“眉睫”)。(4分)
示例:一摸考试已经迫在“眉睫”。
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句中的“眉目”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句中的“股肱”,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4)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__。句中的“手腕”,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之义,喻其手段、本事。(4分,每条答案2分。注意正确选取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造句,写出“所取之义”,写出所喻之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
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伫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可爱的你呀,藏在了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忽略。
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束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漠不相识。
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荚。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寻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4.文章第3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我的心事”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叶子时期的梅?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使分析文章引用叶芝的诗的目的和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是特意来看无花的腊梅的,看看它的长久与佳美。(4分)(只答看梅1分)
15.①最安宁的阶段②最年轻富有的辰景③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④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答出①、②、③、④得6分,漏掉①或②各扣2分)
16.意在阐明自己看重的不是腊梅独艳天下的显露的一面,而是它作为一种花木最本质极普通的一面。(3分)引用诗文增添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有文采,使作者对梅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富有情韵。(3分)
17.本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喻人。(2分)这句话字面上是说梅,开花时期的“显露”气叶子时期的“隐藏”,都是“别人”的感觉,对于梅自身来说,它无非是自然界一棵普通的植物。文章以梅喻人,含蓄地告诫人们,我们每个人也如同这样一丛腊梅,也应固守自己的本色,做列无所谓显露,无所谓隐藏。(答出画线的部分文字大意可得满分)(4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2)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云无心以出岫 (3)齐彭殇为妄作 (4)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阳春曲・春曲
胡祗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1)“一春能得几晴明?”一句,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1分)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月景,宜醉不宜醒。”一句赞美的是什么景色?从中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审美
情趣和心情?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借景抒情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内容上点题:春,突出本曲的重点内容:晴(晴明)。
在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之间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意思答对即可)
(2)是赞美阳春三月的醉人景色。流露了作者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悠然满足的心情。(意思答对即可)
(3)主要运用了对偶(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比喻(借喻)(红雪,“红雪”意思是红杏如雪,)、反语(反问)(一春能得几晴明?)的修辞手法。(意思答对即可)
将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弈秋》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讲)。译出大意给2分;“使”、“诲”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惟……之为……”给2分。
(2)(4分)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是,学得)不如前一个。或:虽然他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但是,学习效果)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虽”、“之”、“俱”、“弗若”,每译对一处给1分。

8.D 9.B 10.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天外星球播种地球生命
科学家们表示,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恐怕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这项说法恰好颠覆了胚种论。根据该理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来的彗星或陨石上的微生物。任职加州莫非特田市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的行星科学家摩尔表示,上述两种理论皆认为,生物在太阳系中散布的方式,非常类似细菌在一间拥挤的教室内相互追赶,他说:“只要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所有的行星都会出现生命。”
我们已知,火星与月球上发生的撞击足以将岩石抛掷到太空中,最后掉落在地球表面,成为小型陨石;地球岩石要飞散至太阳系边缘则较不容易,因为这些物体必须先摆脱强大的太阳引力。
为了要找出6500万年前造成齐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大撞击,有多少岩石能抵达外太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后追踪数百万碎片弹射的路径。发现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曾在地球历史上出现过数次。
研究团队同时观察,有多少地球碎片能抵达公认较适合生命生长的环境,例如土星的卫星泰坦星、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星。“我以前认为机率微乎其微。”领导该研究团队且任职于加拿大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葛雷德曼表示。
但是研究的结果却让葛雷德曼相当惊讶。在500万年内,约有100个左右的物体抵达欧罗巴星,且约有30个抵达泰坦星。2006年3月16日,他在得州联盟市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研讨会中,发表了这项模拟结果。
然而,经历了突发的高温环境,以及抛入太空后的加速度作用,细菌还能存活下来吗?
研讨会中诸多研究学者对上述问题持肯定的立场。佛罗里达大学微生物专家尼克森
即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内,利用房子大小的喷射器进行相关测试。
为了模拟陨石的撞击力,他与同事们将弹珠大小的弹丸,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发射至带有细菌孢子的水盘,再以泡沫塑料承接向上飞散的破瓦残碟。该研究团队发现,约有万分之一的细菌得以存活下来,摩尔表示:“这项实验结果是建立在相当精准的计算之上的。”
许多天文学家相信,细菌在太空中经历宇宙辐射的曝晒旅程后,依旧能存活,其上
依附的细菌几乎一定会因落地的撞击力而相继死亡。
“但是在泰坦星上则是不同的结果。”葛雷德曼如此表示。该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葛雷德曼说:“这形成了相当良好的安全网。”他补充说,“着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还会融化冰层,制造出一个为时不久但能让这些天外访客栖居的水池。”
在研讨会上,有人询问葛雷德曼:假设少数细菌真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在该卫星大约零下170摄氏度的酷寒环境中,细菌是否能生存?“这就有劳诸位来解答了,”葛雷德曼告诉听众们,“我只不过是一个送货的‘小弟弟’。”
(选自《海外文摘》2007年第2期)
5.下列关于“胚种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胚种论”认为外来的彗星或陨石上的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B.“胚种论”认为生物在太阳系中散布的方式,非常类似细菌在一间拥挤的教室内相互追赶。
C.只要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所有的行星都会出现生命。
D.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相信,细菌在太空中经历宇宙辐射的曝晒旅程后,依旧能存活。
B.研究证实,经历了突发的高温环境,以及抛入太空后的加速度作用,约有万分之一的细菌得以存活下来。
C.因为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所以这将有的于陨石上依附的细菌到达卫星后存活。
D.少数细菌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只是细菌是否能生存还是个未知数。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表示,在天外星球播种地球生命完全是有可能的。
B.地球细菌要想达到天外星球需要克服突发高温、加速度、宇宙辐射、落地撞击力等一系列的考验。
C.2006年3月16日,葛雷德曼在得州联盟市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研讨会中,发表的模拟结果因其科学性,将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D.虽然人们相信细菌可以从地球到达遥远的天外星球,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弄不明白。
5.D(其他选项是对文章前两段内容的转述,D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本句所表述的正是颠覆胚种论的认识。)
6.B(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注重分析原文的意思,理解各选项的内容和原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A项原文是“许多天文学家相信”在此为“科学家们相信”,不符合文意。C项表述错误,文中说“该卫星”是指“在泰坦星上”,不等于“因为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D项原文为“有人询问葛雷德曼:假设少数细菌真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这是混淆了已然与未然。)
7.C(推断和想像题是根据原文体现出的端倪得出一定的结论。以文章内容为前提,推断过程合乎逻辑,结论体现合理客观。推断不能想当然,不能武断,要符合客观实际。C项表述正是犯了这一错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 B: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C: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 D:能不能正视历史,能不能反思自己,是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关键。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涸 兴高采烈 寒喧 哄堂大笑 B:睿智 绵里藏针 池塘 世外桃园 C:暴躁 怨天尤人 楹联 变本加厉 D:矫情 走头无路 证券 川流不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社会学系的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周杰伦会创作、会演戏、会唱歌、会给妈妈作曲。这么有能力有孝心,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但是做父母的却往往看不到这方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