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中医与中国文化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中医不仅仅是跟西医相对的概念,中医有更深层的含义。最早提出“中医”这个概念的大概是《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的根本原则是治未病的,而不是治已病的。而有了病以后也主要是要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从而打通闭塞,平衡阴阳。中医不是专门让你吃药,吃药吃得不好反而增加病,所以后面才提出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样一个“中医”概念。
如果不懂中医的这个含义,是根本无法理解中医的。中医让你不得病难道不科学吗?只有得了病以后你去治他才叫科学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医的思维方式问题。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分析还原的方法。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整体关联的还原,它也是还原,还原到每一个个体,但这个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所以说是生命。医学根本的问题是研究生命的问题,是研究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也就因为这样,所以中医的理论里才有整体生命力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的观念,而不是只反映他那个部分。肝脏不只反映肝脏这部分,心不只反映心这部分,而是与其他脏器生理功能密切关联在一起的。
我们要把中国哲学这样一个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充分地阐发出来,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反映一个天人关系的整体。 这个整体观点在中国哲学领域里最后总结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这就是“自然合理”的理念。玄学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玄学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的方式,即“自然合理”,也就是说凡是合理的必然是自然的,凡是自然的必然是合理的。所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整个就是“自然合理”的方式。而我们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以后,在有一些人的头脑里只有科学才能合理。
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概念是本然的意思,违背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做,都得有问题,是不合理的。中国人寻找自然合理,证明这一切事物是符合自然的,意思是它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呢?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对中国哲学的“自然合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我们是要这样去认识,这样去实践。
而所谓“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它寻找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后怎么去做呢?它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造这个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某种“科学”要以私志去改造公道,它就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对科学认识的误区。现在很多科学家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科学的目标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这个自然界的本来关系(生态关系),而是使这个自然界和人类能够和谐地相处,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
(取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3/27楼宇烈)
14.下列对“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中医诊治主要是使人不得病,一旦有了病,也是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B.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以防病为先,即使得了病,也是调整自身的生理机制,打通闭塞,平衡阴阳。
C.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以防病为先,如果得了病,通常要请医生依照整体病情来调理诊治,恰当用药。
D. 中医诊治主要是使人不得病,即使得了病也不用治疗,只需加强锻炼,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
15.根据文意填空(4分)
中国哲学的“自然合理”的理念在中医的思维方式和中医理论中分别是 和
。
16.文章中说“如果某种‘科学’要以私志的改造公道,它就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对科学认识的误区”,为什么?(4分)
答: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3:42:55
免费下载:《》Word试卷
(08年东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中医与中国文化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中医不仅仅是跟西医相对的概念,中医有更深层的含义。最早提出“中医”这个概念的大概是《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的根本原则是治未病的,而不是治已病的。而有了病以后也主要是要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从而打通闭塞,平衡阴阳。中医不是专门让你吃药,吃药吃得不好反而增加病,所以后面才提出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样一个“中医”概念。
如果不懂中医的这个含义,是根本无法理解中医的。中医让你不得病难道不科学吗?只有得了病以后你去治他才叫科学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医的思维方式问题。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分析还原的方法。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整体关联的还原,它也是还原,还原到每一个个体,但这个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所以说是生命。医学根本的问题是研究生命的问题,是研究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也就因为这样,所以中医的理论里才有整体生命力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的观念,而不是只反映他那个部分。肝脏不只反映肝脏这部分,心不只反映心这部分,而是与其他脏器生理功能密切关联在一起的。
我们要把中国哲学这样一个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充分地阐发出来,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反映一个天人关系的整体。 这个整体观点在中国哲学领域里最后总结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这就是“自然合理”的理念。玄学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玄学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的方式,即“自然合理”,也就是说凡是合理的必然是自然的,凡是自然的必然是合理的。所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整个就是“自然合理”的方式。而我们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以后,在有一些人的头脑里只有科学才能合理。
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概念是本然的意思,违背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做,都得有问题,是不合理的。中国人寻找自然合理,证明这一切事物是符合自然的,意思是它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呢?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对中国哲学的“自然合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我们是要这样去认识,这样去实践。
而所谓“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它寻找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后怎么去做呢?它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造这个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某种“科学”要以私志去改造公道,它就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对科学认识的误区。现在很多科学家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科学的目标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这个自然界的本来关系(生态关系),而是使这个自然界和人类能够和谐地相处,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
(取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3/27楼宇烈)
14.下列对“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中医诊治主要是使人不得病,一旦有了病,也是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B.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以防病为先,即使得了病,也是调整自身的生理机制,打通闭塞,平衡阴阳。
C.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以防病为先,如果得了病,通常要请医生依照整体病情来调理诊治,恰当用药。
D. 中医诊治主要是使人不得病,即使得了病也不用治疗,只需加强锻炼,调整自身整体的生理机制。
15.根据文意填空(4分)
中国哲学的“自然合理”的理念在中医的思维方式和中医理论中分别是 和
。
16.文章中说“如果某种‘科学’要以私志的改造公道,它就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对科学认识的误区”,为什么?(4分)
答:
本题关键词:中国药学文摘,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化湿和中,中因果转化,中医药文献,中国,陈文中,文化型模式,阅读中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