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⑴默写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 。
, 。
⑵①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白居易《琵琶行》)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⑵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无题
(明)常论
惊晓梦数竿翠竹,
报秋声一叶苍梧。
迷茫远近山,
浅谈高低树,
香空悬泼墨新图。
百首诗成酒一壶,
人在东楼听雨。
⑴这首散曲,名为无题,实乃有题。请拟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⑵作者是如何写雨的?略作说明。(3分)
⑶本散曲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说说本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⑴听雨。“雨”是这首散曲的描写对象。“听”字不仅含蓄,且引出主人公。
⑵由听觉到视觉,再到内心感受;与泼墨新图相比,突出景色秀美;饮酒听雨,别有情趣。⑶主人公以诗下酒,一曲新词酒一杯,又侧耳听雨,心不在焉,表现出“听雨人”悠然自得。

8、C。应为“兄弟和睦”,即“遵守悌道”。
9、B。却,连词,表转折。A向,介词/介词,引出动词“接”的宾语,不译。C用在主谓之间,结构助词,无义/的,用在定中之间,结构助词。D用,介词/认为,动词。
10、B。“存有异议”与文末意思不符。见译文。
11、(1)是毁掉它呢,还是重新修复它呢?(得分点:选择问句;毁;新。)(2)这就可以看到象是已经被舜感化了。(得分点:斯;化;于。)(3)现在苗民供奉象,依据的是象的后期表现。(得分点:奉;承;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的
许多人喝牛奶是为了补钙,不过你如果留心一下国内鲜牛奶包装上的标注,一般没有列出钙的含量,标明的营养成分含量只有两种:脂肪和蛋白质。鲜牛奶有全脂、低脂、脱脂之分,其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在脂肪被视为健康杀手的今天,一般人不会在乎脂肪含量是否达标。蛋白质才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鲜牛奶包装上都会注着蛋白质含量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100毫升≥2.95克)。
生鲜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以上,所以一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除非往原奶中兑水。要提防有人拿水卖出奶价钱,就有必要在收购生鲜牛奶时检测蛋白质的含量。根据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有几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食品工业上普遍采用的、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这是19世纪后期丹麦人约翰•凯达尔发明的方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的含量。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约16%,根据国家标准,把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质含量。
所以凯氏定氮法实际上测的不是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显然,如果样品中还有其他化合物含有氮,这个方法就不准确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不是个问题,因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质含有氮,其他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都不含氮,因此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很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但是如果有人往样品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质,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获得虚假的蛋白质高含量,用兑水牛奶冒充原奶。
常用的一种冒充蛋白质的含氮物质是尿素。不过尿素的含氮量不是很高(46.6%),溶解在水中会发出刺鼻的氨味,容易被觉察,而且用一种简单的检测方法(格里斯试剂法)就可以查出牛奶中是否加了尿素。所以后来造假者就改用三聚氰胺了。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6%(含氮量越高意味着能冒充越多的蛋白质),白色无味,没有简单的检测方法(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这种高科技去检测),是理想的蛋白质冒充物。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塑料、涂料等,目前的价格大约是1吨12000元。在生产三聚氰胺过程中,会出现废渣,废渣中还含有70%的三聚氰胺。造假者用来冒充蛋白质的就是三聚氰胺渣,国内有不少“生物技术公司”在网上推销“蛋白精”,其实就是三聚氰胺渣。在饲料、奶制品中添加“蛋白精”冒充蛋白质。
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的呢?有两种可能途径。一种是奶站加到原奶中。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因为三聚氰胺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3.1克/升。也就是说,100毫升水可以溶解0.31克三聚氰胺,含氮0.2克,相当于1.27克蛋白质,由此可以算出,要达到100毫升≥2.95克蛋白质的要求,100毫升牛奶最多只能兑75毫升水(并加入0.54克三聚氰胺)。另一种途径是在奶粉制造过程中加入三聚氰胺,这就不受溶解度限制了,想加多少都可以。
三聚氰胺在国内之所以被当成了“蛋白精”来用,可能是因为觉得它毒性很低,吃不死人。大鼠口服三聚氰胺,半致死量(毒理学常用指标,指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对象死亡)大约为每千克体重3克,和食盐相当。大剂量喂食大鼠、兔、狗也未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三聚氰胺进入体内后似乎不能被代谢,而是从尿液中原样排出,但是,动物实验也表明,长期喂食三聚氰胺能出现以三聚氰胺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膀胱结石。我们无法拿人体做试验,而即使患肾结石的人曾经服用过偷加了三聚氰胺的食物,也很难确定三聚氰胺就是罪魁祸首,除非患者的食物来源很单一,例如只吃配方奶粉的婴儿――没想到还真有人敢拿婴儿来做试验证明了它能吃死人!
有人认为既然蛋白质检测法的缺陷导致了致命的造假,还不如干脆取消蛋白质检测,默许牛奶兑水得了。其实凯氏定氮法的缺陷并不难弥补,只要多一道步骤即可:先用三氯乙酸处理样品。三氯乙酸能让蛋白质形成沉淀,过滤后,分别测定沉淀和滤液中的氮含量,就可以知道蛋白质的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质的氮含量。这是生物化学的常识,也早成为检测牛奶氮含量的国际标准(ISO 8968)。“蛋白精”骗局在国内出现已有一些年头,“三鹿奶粉”事件不过是把这一“行业秘密”摆在了公众面前。只有改进国家标准,堵住漏洞,才能挽回人们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5.对“凯氏定氮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9世纪后期丹麦人约翰•凯达尔发明的专门用于检测牛奶蛋白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B.是世界食品工业普遍采用的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的一种方法。
C.通过强酸处理,释放蛋白质中的氮元素,然后测定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D.食品检测员通过检测牛奶中氮的含量,然后乘以6.38,以判断奶中是否含水的方法。
6.有关三聚氰胺被当成“蛋白精”来用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6%,白色无味,只有采用“高性能液体色谱”技术才能检测出来,因此它是不法之徒理想的蛋白质冒充物。
B.三聚氰胺微溶于水,100毫升牛奶最多只能加入0.54克,获利有限,而奶粉制造就不受溶解度的限制,想加多少都可以。
C.三聚氰胺毒性很低,吃不死人,进入体内后似科不能被代谢,而是从尿液中原样排出,大剂量喂食大鼠、免、狗也未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
D.动物长期食用三聚氰胺能患肾结石、膀胱结石,而人由于食物来源多样,即使肾结石患者曾食用过含有三聚氰胺的食物,也很难确定三聚氰胺是元凶。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凯氏定氮法之外,再采用三氯乙酸处理法,就会准确查出冒充牛奶蛋白质的物质,不法之秆再也休想蒙混过关了。
B.在脂肪被视为健康杀手的今天,人们不会在乎牛奶脂肪含量是否达标,而关注蛋白质是否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
C.只有改进国家标准,堵住不法之徒的犯罪之路,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才能挽回人们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D.“三鹿奶粉”事件不过是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冰山一角,很多的安全隐患都亟待去检查与防范,因此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5、C 6、B 7、A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的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 , ; , , 。①解释社会底蕴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埃擦拭掉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④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⑤一方面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A:④②⑤①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⑤④①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残奥会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广泛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的赞誉。 B:下雨下雪的天气会对火箭安全形成威胁,所以,如果一旦遭遇恶劣天气,不排除神七推迟发射的可能。 C:周正龙案件具有“小案件、大影响”的特殊性和诚信缺失的恶劣品质,陕西省高院对此非常重视,指示旬阳法院严格按照法律条款依法裁定。 D: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重要目标,到2020年农民收入要比今年翻一番。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个在柏林饱受歧视的波兰学生曾去拜访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使他能够顺利地在柏林求学。问清缘由后,爱因斯坦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拿到推荐信之后,满怀感激之情的年轻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一张有您签名的相片?"
他要永远记住这个慷慨帮助他的名人。
"好的,"爱因斯坦接着说,"但是你得答应也送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位青年的一生。拿到推荐信后,这个年轻人顺利进入了柏林一所名牌学校。他发愤学习,毕业后成为爱因斯坦的得力助手,并且以一篇《麦克斯韦场方程的非线性概括》扬名天下。他就是后来饮誉物理学界的科学家英费尔德。
很多年后,英费尔德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泪流满面:"他的话使我感到平等并给了我自信,他的话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尽管当时他穿了一件皱皱巴巴的上衣,裤子上还掉了一个主要的纽扣,但是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对他的无比崇敬。"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 李白)
__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6分)
第一问:表达了对戌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扬与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2分)
第二问:例一,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例二: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主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以示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若人有其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而后使复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
②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
③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5分,①、③两句每句2分)
默写名句及文学常识(4分)
(1)_______,金石可镂。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4)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相如曰:“……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锲而舍之(2)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3)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