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薰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实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毕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瑰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4.“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这里的“意味”指什么?(5分)

15.为什么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5分)

16.“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明作者.出处,并加以分析。(6分)

答:

17.结合作者“秋天的况味”的某一感受,谈谈你对“秋”的认识。(60字左右)(6分)

答:

14 没有春天的生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林古气充满磅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味,不单以葱翠争荣。

15.那时喧气初消,未陷人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是一股薰热的温香;正像文人己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16.(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萧杀,是凄凉”,孤独.苦痛。(2)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红叶,是荒林”,离别的伤感。(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是萧杀,是凄凉,是荒林,是萋草”,羁旅愁思。

17.要点: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感悟,如为什么爱秋,爱初秋;也可谈自己偏爱仲秋.深秋:还可引申,谈如何不“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等。言之有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肩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14.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5分)

答:

17.文题是“醉意的境界”,综合文中信息,概括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这种境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7分)

答:

14.(1)忧伤  落魄失意  委屈(答对1个得1分,共3分)

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意在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更能充分展现欧阳修在被贬中的心态和成就。(3分)

15.这句话先描写自然环境,后描写社会环境,两相结合,(2分)既为欧阳修的离京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1分)又含蓄点明了北宋王朝的__现实。(1分)

16.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分)让我们看到了同时发出心系人民的时代强音的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3分)

17.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2分)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2分)启发(略)(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7月,浙江东南沿海遭受强台风凤凰袭击,以下是来自抗台一线三组镜头的说明文字,编辑要把这些报道编到同一个电视栏目里。请根据这些镜头的说明文字所反映的内容,为这组报道拟一个标题,并配一段画外音。(5分)

[镜头一] 玉环县前山村村民张金凤家的屋顶被掀开,该县武警中队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官兵帮她修补。

[镜头二] 临海市桃渚村一菜农家的几百亩瓜果浸泡在水里,驻军某部30多名战士来到田头,帮助抢救。

[镜头三] 临海河头镇即将临盆的34岁高龄产妇金才飞被洪水围困,某消防大队官兵推着冲锋舟紧急运送她到医院。

(1)标题(10字以内)(2分)

(2)画外音(80字以内)(3分)

(1)标题:①台风无情人有情

②危难时刻见真情

③军民鱼水情(2分)

(2)画外音: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有了他们,才有了每一天的安全和宁静。他们是人民的守护神,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3分)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4分)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④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巡游的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6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懂得进退攻守,

下联

①不愧思想权威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临死也不宽恕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上联:③⑤  下联:④②⑥①

人各有痣

刘心武

①艺术家阿宽给我画了张像,放在我“温榆斋”里几天,访客看了都说除了鼻子左侧上头那颗痣,全不像。阿宽听了不服气,说:“你去动美容手术把那颗痣除了,我再画一定更像!”

②鼻上左侧的这颗痣,几年前还没有。开始不过是淡淡地有个灰点,后来渐次凸起,并且不知不觉地长大,现在呈浅黑色,装点在面孔左边那卧蚕眉、单凤眼与狮子鼻间的三角地带,俨若天成,成为他人的一大看点。

③去请教过医生朋友,他说你这痣不痒不痛,边缘整齐,更无溃烂,属良性疣,没关系,别管它。我说,它跟我的脾气一样,见长啊。医生笑说,你每天吃进那么多营养,餐后还吞复合维生素片,身体各处都吸收,它怎么就不能也跟花儿似的,吸收营养把自己胀圆?最后嘱咐我,如果发现它让你不舒服了,或者边缘不齐整、出汤儿了,那才是病,你赶紧来,我给你处理。

④想想也是,人各有痣,实在不必大惊小怪。银幕荧屏上的不少明星,都有痣,有的痣还挺大,有长脑门上的,有长下巴上的,有长脖颈上的,这并没有影响人们津津有味地看他们扮演各种角色,甚至对卸妆后的本人,不仅不嫌那痣,还更觉得形象有味。从事演艺职业,尚且不怕有痣,其他行业的人士更该无所谓了。何况,按某些相术的说法,长在人某些部位的痣,有的还特别吉利。大家都知道“美人痣”的说法,有的女士那部位本来很平滑,偏去购买价钱不菲的人工痣,小心翼翼地粘贴到特别能产生迷人效果的望点上。

⑤但有的人就是追求完美,容不得自己身体上特别是面孔上的痣,明明良性,也非要动手术去除。医生朋友告诉我,有位女士一定要把嘴角上的一颗小痣电灼掉,她称那是“媒婆痣”,是“贼痣”而非“贵痣”,自己照镜子怎么瞧怎么别扭。医生就跟她说,你把心理状态调整一下,改个称呼,叫它“红娘痣”不就快乐了吗?那女士还是非要电灼,术后效果不错,但复查时叹气,医生就问:“人家更讨厌你了吗?”她说:“那倒没有,都知道我媒婆嘴、红娘心,完全是一腔好意。”医生说:“人的性格弱点,跟良性疣一样,不妨碍生存,扭不过来也无所谓,不必自觉其丑,自怨自艾,跟自己过不去。”

⑥包容自己身上的良性疣,更包容他人那些暴露于你眼前的正常痣;包容自己性格中那些一般性的弱点,更包容他人那些并不危害社会和你的人性软肋;追求美好,却绝不妄想拥有完美;持这样的人生态度,也许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就更有益处,也能更怡然自得,更宽厚仁慈。

⑦我的脾气,确实跟鼻上的痣一样,见长。但那也并非什么跟别人过不去的戾气,只不过是愈加直率,比rú lái 电话能不能去“光临”某个活动,立即答曰“不能”。有的听了就觉得这脾气或者说架子实在太大。其实无论我绕多大弯子,比如先鸣谢,再解释,甚至撒点“无伤大雅”的“美丽谎言”,最后也还是不去。当然“婉谢”有其好处,就是让对方感觉不是碰钉子而是天鹅绒墙壁,但直率拒绝也并不意味着不尊重人家,依我想来,彼此时间精力都很宝贵,还是干脆利落为好。这见长的“直脾气”,也渐渐得到了部分机构与人士的包容,有的仍打电话来,听到“可以”的干脆回答,也就不跟我客气,而是立即敲定有关细节。

⑧医生朋友说有回他觉得__极了,就是在给一个单位的人士做身体普查时,发现有个人身上竟找不出一个哪怕是小小的、浅浅的痣来……惊叫中,他醒过来,原来是个梦。还是让人们都来细细琢磨这个“怪梦”吧。

14.请结合内容说说标题“人各有痣”中“痣”与第三段中医生眼中的“痣”有什么异同。(6分)

15.作者是怎样说明自己“人各有痣,实在不必大惊小怪”的观点的?请结合④⑤相关内容概括分析。(5分)

16.文章倒数第⑦段,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自己的脾气与痣是一样见长的?结合全文主旨,评价这一段的作用。(5分)

17.文章的结束段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并说说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4.标题中的“痣”是指人的习惯.脾性中的毛病(语境义)(2分),医生眼中的“痣”是指人身体上长出来的疣(本义)(2分),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他们的相同之处是无论是人的习惯.脾性中的“痣”还是身体上长出的“痣”,都有良性与恶性之分。(2分)

15.作者提出观点后,先从正面举出了三例,即明星有痣,不但不影响角色扮演,有的反而使人更觉形象有味(1分);二是按相术说有的部位长的痣是吉利的(1分);三是有女士还花大钱买“美人痣”贴上(1分)。又从反面举了一女士硬要灼掉嘴角的痣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但无济于事的事例。这样正反对比,从而说明了自己的观点。(1分)

16.作者在这一段写到了自己在一些社会活动中直率地拒绝了一些邀请,但能够得到某些部门或者人士的包容,在以后的合作中仍有收获与愉快(2分)。这一段以事实说明包容自己和他人性格中的一般性弱点(1分),突出强调追求美好,却绝不妄想拥有完美的主题思想。(2分)

17.手法:结束段写梦境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1分),作者在末尾句才告知是梦境,这是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1分)。效果:这样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2分),生动风趣的告诉读者,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从而再次强调了“人各有痣”的主题思想。(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2小题任选1题)(5分)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所以游日骋怀,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1)齐人勿附于秦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2)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满地黄花堆积   独自怎生得黑(两小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1)“寒”字十分传神。(1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2分)

(2)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1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着悲笳。(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3分)

8.B(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A责怪/奇怪,C对/在,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9.D(A项两句都不符题意,B项第一句不符题意,C项一句不符题意。)

10.C(文中无“彼此谦让”的内容。)

11.(1)秦始皇时期,蒙恬将军向南讨伐楚国,驻扎在中山,将要举行大型的狩错活动来使楚国畏惧。

   (2)毛颖最初以俘虏的身份显现才能,最终受到重用,秦灭诸侯,毛颖参与其事有功,不按功劳奖赏,却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真是缺少恩义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