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关键词:所以、安、鬻)

译文: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关键词:毁诋、左右、批其颊。)

译文:我的意思是你们难道是真正谋反的人吗,只是因为贪官污吏暴政而导致的。(关键词:岂、良、所致。)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头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__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答案】(1)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2)皇帝(汉光武帝)赞赏(嘉奖)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要求)。

3)阴兴最大的诚心从内心发出,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要求。

上海中智库玛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奥运会,人们最关心“奥运会的门票价格”。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

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票务计划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概括或评价(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1)

(2)

本题是个图文转换题,但是题目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分析表格,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方能正确理解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回答。

            

(1)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让普通民众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2)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公众观看奥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3)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虚词“之”用法与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 (3分) ( ) 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老者安之 ③ 愿闻子之志 ④粪土之墙不可朽 ⑤不知老之将至 ⑥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⑦何功之有哉? ⑧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A:①②④相同. B:①③④不同. C:⑤⑦⑧相同. D:④⑥⑧不同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外地游客介绍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6分)

材料:①丹霞山即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首后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国名山。②它和广东的另外三座名山(鼎湖山、西樵山、罗浮山)并称广东四大名名山。③古云:“丹山洞崖,灿若云霞。”故获“红石公园’’美称。④地貌学上“丹霞地貌”一名起源于此。

扣住原材料内容3分,语言清晰、自然、准确3分。

(1)丹霞山是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首届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国名山。

(2)它和广东的鼎湖山、西樵山、罗浮山并称广东四大名山。

(3)古人有诗写道:“丹山洞崖,灿若云霞。”因此获得“红石公园”的美称。

(4)“丹霞地貌”的名称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

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写作感悟。(80字以内)(6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正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明明是晴天,哪来“根根雨丝”?看似词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3点问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以上给2分)它启示我们,语言生动应以符合生活真实为前提。(或不可脱离生活而盲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词藻。)(总体评价2分)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6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6分)社会福利是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找准中心词)

夏日,某大型商场为方便顾客,在出口处准备了100把便民伞,无偿提供给未带雨具的顾客应急使用。请你在悬挂伞具的墙上拟写两句话,以提示顾客用后及时送还,要求每句话在12个字内,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4分)

雨天伴君去,晴日盼君归

逢雨天敬供各位无偿暂用,须晴日热盼诸君原物璧还

(字数相等、结构相近,2分;礼貌得体而又不失必要的提醒,2分;共4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