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心大巴”遭尴尬,不是献“爱心”这一善举出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心态有问题。[解析]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它比短评还要简短。它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①要读懂新闻。了解背景,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精神实质。②要准确点评。选好角度,提炼观点,目标集中而准确。③要有理有据。④要简洁生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臣的儿子非常愚鲁,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而感激臣,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才敢于向他求取请托。
(2)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
(3)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
最近,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被个别网友恶搞,原本仰面沉思的杜甫被涂鸦成端狙击枪、戴墨镜、骑电动车和在QQ空间写诗等形象,并被冠以“杜甫很忙”的标题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不少于60字)(4分)

答案示倒:杜甫本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是现实主义诗歌一座高峰,值得我们尊重。(2分)用这种“穿越”的手法恶搞,是亵渎诗圣,亵渎中国文化,是信仰缺失的表现。(2分)
(如果从肯定这一现象的角度评价,最多得2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3分)
(2)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3分)
(3)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4分)
(1)再说我晏婴家里贫穷,依靠早晚都要跑到市场购买食物过日子,不可以远离它。(3分,“待”“市”“趋”各1分)
(2)现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得当,却以用刑过多进行劝说。这不是很荒唐吗?(3分,“察”。说”“妄”各1分)
(3)纣王因文王扩大疆域、得到人心而憎恨他,他自己又轻易放弃土地面争取人心,这就更被纣王怀疑。(4分,“以”、“恶”“轻”“见疑”各1分,“重”译为“再次”“又”也对) (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1)赵仁本认为他才气高, 拿很多行装给他,优厚地对待他,让他进关(3分。重点词语:高、厚、装)
(2)马周为他列举了二十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询问常何。(4分。重点词语:为<之>、条、切、怪)
(3)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做这样的事。(3分。重点词语:暴、过、名)
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0个字。(4分)
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曾一度引起不小恐慌。在国内一些地方发生的抢盐事件,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延续。在这起事件中,网络谣言起了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报道,这次抢盐事件源于浙江网民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该谣言经过网民的不断加工和转发,最终引发了抢盐事件。类似的事件之前已经有过。
抢盐事件再次提醒我们,① ,② 。
①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②对待网络信息要理智。(或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62岁的张景和是江苏徐州的环卫工人,其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孙女由他和老伴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女放学早,他需要边工作边照看孙女。下面的照片是他在工作间隙抱孙女鼻吻的情景,被以《幸福》为题发到网上,引发了热议。
对这一问题,你的看法怎样?请结合照片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80字左右)(4分)
体现了中国百姓最朴素、最本质的幸福,幸福和物质条件有时不一定成正比;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所谓的幸福背后的辛酸,社会应该关注并改善贫困民众的生活状况。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只答一个方面得2分,两方面兼顾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诗词教育”已成为某小学的办学特色。走进校园,不仅处处可见学生的诗词作品,就连平时搞活动,也和诗词分不开。为了营造诗词创作的氛围,学校把诗词创作和班级考评挂钩,每周检查反馈。
对学校的这种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请以赞成者的身份,仿照反对者的句式写一句话。
反对者说:实行功利色彩的考评,助长形式主义的风气,岂不是与诗教的初衷相悖吗?
赞成者说: ▲
参考示例: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倡导诗意栖居的生活,不该从小学开始吗?
评分标准:句式2分,其中对偶1分,反问1分;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