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范增数项王 B: 缒而出 C: 常以身蔽沛公 D: 发尽指冠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沛公霸上

A:沛公欲关中 B:此其志不在 C:发尽指冠 D:群臣

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 B:发尽指冠 C:望武昌 D:乌鹊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又前而为歌曰 B: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C:发尽上指冠 D: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5.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雨巷》)

(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

(5)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诗》)

(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到了颓圮的篱墙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软泥上的青荇  

(5)各领风骚数百年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侯”“颓圮”“篱”“终已”“荇”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名句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每空1分)

18.、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9.、 ,发尽上指冠。

20.、指点江山,

21.、惨象, ;流言,

【答案】

1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20.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1.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荡漾

【小题5】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百舸”“ 激扬”“ 瞋目”“ 万户侯”“ 荡漾” “慷慨羽声”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发尽上指冠。

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

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

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