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穷困:贫穷困难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当:抵挡 C: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D: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距离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7.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 B:然今卒困于此 (《项羽之死》) C: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1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技经肯綮之未尝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所当者破

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见无非牛者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戍卒叫,函谷举 C: 我何渡为 技经肯綮之未尝 D: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翻译下列句子。

①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译文:

②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①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

②销熔这些刀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老百姓。

③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

①得分点:破、打败,此含有被动之意1分,服:降服1分。译文语言通顺1分

②得分点:以为,以这为1分;弱,使动用法,使……弱1分;译文语言1分

③得分点:所以,……原因1分;非常:古今异义,意外变故1分;语言1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0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2.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田父曰“左” 绐,倦怠 B.项王自不得脱 度,估计,揣摩

C.以故汉追之 及,动词,赶上 D.为诸君溃围,斩将,旗 刈,割,砍

13.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然今卒困于此。

A.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技经肯綮之未尝。 D.骏马名骓,常骑之。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A

13.B

14.

(1)于是项王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夜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2)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解析】

12.

试题分析:绐:欺骗。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B和例句皆为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乃自刎而死。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B.项王军垓下 壁:营垒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 罪:过错D.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B.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不知有汉

C.故汉追及之

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D.项王瞋目叱之

夜缒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④⑤⑥D.③④⑤

1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4分)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4分)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2分)

12.B

13.B

14.C

15.(1)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天下。 (3分)

(2)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3分)

(3)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解析】

12.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壁,安营驻扎。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 项,前一个是连词,于是 ,后一个是副词,竟然。A项,都是代词;C项,都是“因为”;D都表修饰。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表现项羽气概;②表现其战功;③表现其推卸责任。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败北、霸、怜、王、独、焉、亡、以、之。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项羽驻扎军队垒营壁在垓下,士兵越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汉军四面都唱著楚国地方的民歌,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于是夜里起,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经常骑著它。于是项羽就悲伤地唱著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包围,往南冲了出去,纵马飞奔。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突围,命令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骑兵能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达到阴陵(秦县名),迷了方向,找不到道路,向一老农询问,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进了一片大沼泽中。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赶上了项王。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达东城(秦县名),才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汉军骑兵追击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是所遇上的敌人,我都打败了;我所攻击的,也都降服从了,于是称霸,占据天下。可是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啊。今天本必定会死,我愿意为诸君打一场决定最后胜败的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把他的骑兵分作四队,面向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分向四面的骑兵飞奔冲杀下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人仰马翻(披靡:本形容草木散乱偃倒的样子),于是斩杀汉军一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追击项王,项王瞪眼对他呵斥,赤泉侯本人和他的马一齐都受了惊,退避了好几里。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汉军)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他们。项王就冲击,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数十上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只损失了他的两名骑兵罢了,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就割脖子自杀了。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D:吾不忍为之民也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A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