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6个字)

美国航天局6日说,一颗直径8米的小行星当天以非常近但比较安全的距离从地球近旁掠过,这也是两天来第3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这颗编号为2014EC的小行星一天前才被发现,美国东部时间6日16时21分飞抵近地点,与地球的距离不到6.2万公里,只有地球与月球距离的大约六分之一。由于体积太小,不借助观测设备人们无法看到这颗小行星。此前,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日下午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与地球相距35万公里,约为地月距离的十分之九。美国东部时间5日晚,类似的一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约12万公里处掠过。

答: _________________

两天3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主要内容,要有人物、事件、结果。这种类型的题目,必须有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加入一些其他要素。答题时,要注意新闻材料的导语,导语部分已经讲清了主要的新闻事实。在材料给出导语的情况下,可以从导语中提炼答案。如果没有导语,就要从材料中寻找新闻要素,再根据要求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要点具备后,再根据字数限制归纳整理。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要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从新闻的导语入手,把握新闻最基本事件,提取最关键要素,组合成句子。语言压缩,要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关键的意思。这常需要对语言进行替换或者删减说法,压缩赘余的词语。本题的“人物”是三颗小星星,“事件”是与地球擦肩而过。

22.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好角度评价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不超过60字。

南京交管首曝醉驾者

扬子晚报11月6日报道 从今天开始,南京正式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首批公布的名单共有106人,都是在7月份被警方查获并实施拘留的。交管部门介绍,曝光还将不定期发布。有人提出,醉驾者拘留后还要被曝光是不是过于严厉。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使醉驾者得到震撼,以后不敢再有类似行为,同时给其他司机以警示。被曝光者感到“很震惊”,认为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而交管则认为曝光不侵权。

示例:①通过媒体曝光醉驾者具有正面意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交管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只要合理、合法,采取灵活的方式执法是可以接受的。

②曝光醉驾名单,让整个社会来监督,对醉驾者起警示作用,结合罚款、吊销执照和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综合治理效果更佳。

③曝光醉驾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是曝光醉驾无法可依,行政处罚不得以正义的名义随意“加刑”,以免侵害公众隐私权。

(新闻的主题内容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曝光醉驾与后续反应,所以评论内容要包含这两个方面,评分时各占2分。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反之,酌情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新闻写了南京交管部门通过媒体曝光醉驾者一事,对这件事,新闻反映出不同人的不同意见,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震慑醉驾者,不属于侵权行为;也有人认为这种处罚太重;被曝光者则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多个新闻点评角度,考生可以赞同交管部门的主张,谈醉驾的危害性、曝光的必要性和威慑作用;也可以赞同一些人的观点,认为处罚过重,方法不适当,对醉驾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等;如有的考生想站在醉驾者的角度谈曝光处罚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也是可以的。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注意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新闻点评类题目,指向明确,难度适中。点评类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题中的宠儿,题型不固定,一般就是给出一则材料,或是新闻,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热点现象,让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或褒或贬,考生发表看法要顺应材料的倾向;有的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可褒可贬,考生发表看法就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无论是哪一种材料,写点评时都要针对材料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意见,是非分明。另外,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做到新颖、独到,文采丰富。

1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概括合理、准确,不超过15字,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关键词“一句话”“ 主要内容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如果有(原因、背景),要提到。首先找出语段中心句“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筛选关键词,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新闻类题目答题要点:拟写新闻标题:人物+事件;补写导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一句话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更简洁);概括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结果。不管做何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有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加入一些其他要素。这样,答案就比较完美了。另外,在答题时,要注意新闻材料的导语。导语部分已经讲清了主要的新闻事实。因此,在材料给出导语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从导语中来提炼答案。如果没有导语,我们就要从材料中寻找新闻要素,然后再根据要求提炼要点,组织语言,形成答案。本题属于第三类考查方式,中心句是“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1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标题: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这是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卫生部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根据题目要求,剔除将来发生的事情,保留主体(卫生部)、事件(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就可得到本题的答案。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2个字。)

日前,记者从市水利水电局获悉,我省2015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布,宜昌市在17个行政区中位列第一。

据介绍,2015年,宜昌市用水总量为16.6亿立方米,比控制目标低3.6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9.9立方米,比控制目标低46立方米;纳入省考核的16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比控制目标高20%。

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宜昌位列第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给新闻拟标题,其实就是对新闻压缩,要注意新闻的“倒金字塔形”结构的特点,从新闻的导语中提取关键信息点,抓住关键词,同时新闻的标题要求简明、连贯、准确,要在提取信息、抓关键词的基础上组合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题时,要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新闻“标题”要生动,能吸引读者;简洁,标题是对主体的高度概括。在组织答案时,可结合着六要素对导语部分进行删减。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新闻的标题,不超过12字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中__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张志军专门就此次重要会面接受记者采访,介绍相关情况。他表示,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双方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两岸领导人将在新加坡会面  __、__将会面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新闻的标题,不超过12字”,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这是一则新闻,故应抓住导语部分,从导语部分找出新闻中的主要对象,对象何时何地所做何事。从导语来看,材料中的对象是“两岸领导人”,地点是“新加坡”,事件是“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找出这些信息之后,再按照“何人何地何时何事”的模式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比如本题中,考生只要抓住导语部分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28.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条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出台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高考语文分将从150分升至180分,英语则由150分降至100分——“语文提分英语降分”成为此番改革的焦点。这一举措提升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可以设想在高考指挥棒的调控下,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状态将有望缓解。

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选拔优等生的标准首先是数学,其次就是英语。中考中有个不成文规定,两个考生分数相同,数学分数高的优先,数学成绩也相同再看英语,反正没有语文的份儿。这种选拔的导向,造成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于语文课程的轻视,经常听说有孩子课外报班补数学、学英语,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学点文学课。语文之所以被“边缘化”,说白了,是教育功利化、实用化的一种体现。

作为母语的语文遭此冷遇,后果其实很严重。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一些大学毕业生,却连个小信息都写不好。许多所谓高材生虽然专业知识很精深,但由于人文基础知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心灵的发育与完善,带来沟通障碍和情感脆弱等人格危机。所以,语文教育涉及对各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是基础的基础,不容忽视。

语文提分,英语降分,意在解决语文教育“边缘化”。或:语文提分英语降分语文地位提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答题首先筛选关键总结句““语文提分英语降分”成为此番改革的焦点。这一举措提升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可以设想在高考指挥棒的调控下,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状态将有望缓解。”,关键句一般在新闻第一段的导语部分,接着总结新闻主要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修改,形成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新闻的考查,还有新闻标题的作用。主要有:提示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 评价新闻内容:标题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内容,而且能够代表编辑部评价新闻内容。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不仅能向读者提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的性质和意义。考查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的一致性,就是要求考生比较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主题、主体是否一致。

15.阅读下面新闻,并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出15个字)

连日来,数万日本民众冒雨聚集在国会附近抗议安保法案。18日晚,日本大量民众高喊“请保护__第九条”“安倍下台”等口号,坚决反对安保法案。此前,民主党等在野党也竭力试图阻止法案通过。然而,19日凌晨,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中,自民党等执政党凭借在参议院的议席优势,强行表决通过了系列安保法案。

这意味着安保法案正式升级为法律,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本次在国会强推的系列安保法案被指为“战争法案”,严重违背日本和平__精神。这样一来,一旦美国卷入和第三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要行使盟国的义务,向海外派兵,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答案一:日强行通过安保法案,将种下祸根。

答案二:日强推安保法案,将增加战争风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根据下面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多少个世纪以来,豆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品,但很少为美国的消费者接受。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近些年来,豆浆被美国人刮目相看了,正成为他们喜爱的食品,豆浆消费群正从华人扩大到其他族裔的美国人。美国海思食品集团天然和特种食品部经理雅各布森说,这是10年或15年前想不到的事情。

一句话新闻:

 “美国人开始喜欢中国豆浆”或“中国豆浆进入美国市场”。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对象是“中国豆浆”,主体是“进入美国市场”。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一句话新闻,注意对象和主体特征。

5.给下面的新闻选段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点击率高达26万多:视频里,美国纽约 -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不想再跑了。教师出身的“鹰爸”表示,孩子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但经过自己三年的极限训练,孩子智商潜力已高达218。对于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医生指出,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有儿保专家说,循序渐进“冻一冻”有好处。

A:“狼爸”逼4岁儿子雪地裸跑视频在网上疯传 B:“鹰爸”训练4岁儿子雪地裸跑引发各方热议 C:继“狼爸”“虎妈”之后,“鹰爸”又成网络红人 D:“狼爸”“虎妈”“鹰爸”,是“虐儿”还是“教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