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5分)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陕西省《关于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的请示》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认为,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内,与秦始皇陵有密切联系,暂不同意对该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于2003年发现。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的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认为,这处中字型大墓应该属于君王级别,他推测墓主人或许为秦末代皇帝子婴,“不过在发掘以前无法确定”。
【答案】国家文物局暂不许发掘疑为秦末代皇帝子婴的墓葬。(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概括的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压缩记叙性文字,主要压缩主要人物(或单位、集体等)所干的事。题中第一段文字讲的是国家文物局的观点和决定,其中,“决定”是主要的。而第二段是在介绍,因此应该压缩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1: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北京市民戴着口罩燃放烟花时说:“很难想象,一个戴着口罩燃放烟花者说自己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而遗憾的是,现实之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也在关注PM2.5,可是,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材料2:富裕的瑞士人把“我们没有资源,只有一双手”作为口头禅。废水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饭店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管招待谁,不超过三道菜;洗涤用品买简装的,回家后往旧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品分类装入扎口的塑料袋中。
某报拟开办一个专题栏目,你认为这两则材料可归入哪个专题?请你以报纸编辑的身份针对上述材料写一段编后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5分)
【答案】环保。(1分)示例:环境保护要说在口上,记在心上,落实在手上。我们不少人虽知道环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对照瑞士人的做法,真该好好反思。愿大家别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扣住主题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流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审清答题要求,本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专题栏目,二是编辑编后话。同时有字数和修辞的要求。材料1中抓住关键句子“他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这就是说不少人虽知道环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材料2是说瑞士人的环保行为,然后通过中外环保行为的对比,我们大家真该好好反思。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的要求是概括语段主要信息,答题时要对语段进行切分,此段一共6句话,第一句是“网友发起号召”,第二句是“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第三句是“转发”,第四句是“人民网支持”,第五句是“大网站转载”,第六句是“实地宣传”。相同的内容合并后,为“号召”“网络响应”“实地行动”抓住这三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5分)
最近几年,农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地膜、农药污染。农村大量推广地膜技术,废旧地膜不能及时清除,散落田间,导致白色污染。农民喷施农药后,农药瓶随手乱扔到水沟、机井里,导致水体污染。二是粮食、蔬果污染。现在农村白血病、心血管病等各种疑难病症增加,除了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外,粮食、蔬菜里化肥、农药残留多也是重要原因。三是养殖污染。农村养殖户日见其多,一些人把畜禽粪便随便堆放在村口路旁,滋生大量蚊蝇,污染环境。四是焚烧秸秆污染。一到夏、秋收获季节,留在地里的麦茬、玉米秸都被一把火烧掉,浓烟四散,造成大气污染。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也应像城市一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关键词:
【答案】农村 污染 突出 治理(答对一个给1分,全对给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首先对语段进行切分,文段首先点明“农村污染严重”,然后分四点列举,最后提出结论“大力治理”,然后在这些内容中提出关键词语“农村”“污染”“严重”“治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6分)
有人认为,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大堵车是因为人们争相占免费政策的便宜,这其实是误解。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之前就有,而并非免费后才有的景象;出现车流扎堆儿,肯定有受免费__的,但更多源于信息不对称,公路管理方对此缺乏充分的高速车流信息预警。免费,不只是免通行费的问题,而是为了消除收费站这个关键的堵点,以免费放行减少时滞、促进顺畅。可是虽然免费了,收费站却还像收费时那样拦车发卡收卡,等于没有解决问题,还因为免费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
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堵车的三个原因是:
(1)
(2)
(3)
【答案】(1) 公路管理方缺乏高速车流信息预警;
(2) 免费政策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
(3) 收费站拦车发卡收卡,引发拥堵。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句的压缩、归纳概括的能力。可从文段中根据提示性的语句,抓住能具有概括性的词句加以概括,如提示性的语句“但更多源于”“却还像”“还因为”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请从中提取五个关键词语(可以是短语,但每个均不超过四个字)。(5分)
驱车上路,总能看到一些人的私家车贴着个性车贴。尽管给私家车贴车贴纯属个人行为,别人无权干涉,但是追新求异玩“过火”,就可能伤害公共文明。我们发现,有的张狂嚣张,其实是藐视道路交通法规;有的恶意挑逗,容易激化车主情绪,引发交通矛盾;有的噱头过足,会分散其他车主的注意力,增加了事故风险。车贴一方面是车主的调侃和自嘲,另一方面也显示审美情趣。相对于欧美悠久的汽车文明,我们的“车轮上的文明”还在襁褓之中。一个心灵高尚、文明礼貌的驾驶人,显然应该谨守公共文明的边界,不应该用不文明的车贴吸引人们眼球、对他人产生视觉污染。车流滚滚,谁都希望心情舒畅、顺顺当当,千万别让车贴辱没了文明。
【答案】个性车贴 追新求异 伤害 公共文明 污染视觉(每个词语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首先应该明确该语段的陈述对象“个性车贴”,和产生的原因“追新求异”,后面是弊端主要是“伤害公共文明”“视觉污染”。其余的内容都不是重点。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三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4分)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关键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士 先秦 演进(每点1分,顺序不当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关键词语”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它一般有名词或动词充当,阅读几个关键词语,即可大体了解这段文字的基本内容。提取关键词语也要通过压缩语段来完成,首先要审读原文段,从中提取主要信息,组合成一句话,然后从这句话中提取关键词语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青年学子提出的股切希望,请用对偶句概括蔡校长的希望,字数在20~30字之间(4分)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肆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惑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答案示例】
品行谨严不染流俗无害根基
娱乐正当无亏道德有益身体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徽班这一名称早在明代中叶就开始流传于世,这与中华文化重心南移,安徽人开始大步走向省外有关。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徽班进京,在北京这方肥沃的土地上,与来自湖北的汉调相融合,徽汉合流,皮簧并奏,又广泛吸收其它优秀剧种的营养,促成京剧的形成。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它戏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答: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徽班 进京 孕育 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