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椐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古籍、修复、人才、缺乏(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出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4分)

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PMIO(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组成中,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粒径≤2.5微米)平均占到50%-80%。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2.5粒径更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寿命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是导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凶手。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属于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日、美、印、欧盟等都已陆续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我国的相关监治举措也已提上日程。

【答案】PM2.5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在我国的状况和监治前景。(一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以句号为准),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题所供文段共六句话,第一句总述PM2.5是污染物的主要成份,第二句是PM2.5的来源,第三句是PM2.5的特点及危害性,第四句是PM2.5的危害,第五句是PM2.5在我国的现状,第六句是防治的前景。考生对上述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4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4分)(符合要求:一句话。得分点:最近人情、隐士、忠臣,超过十五个字适当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语段第一句是钟嵘和颜真卿的评价,第二、三句是朱光潜的评价,分为三层:隐士、忠臣、最近人情。将三个特点连起来即是朱光潜的评价。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从中概括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具体特点,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5分)

2008年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实属历史罕见。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答:

【答案】时间长;范围广;损失重大(或破坏力强)

【解析】

试题分析: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时间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范围广;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损失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吐槽”的特点,总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5分)

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所作出的回应,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它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路飞一大块肉一口吞,众人:“好快!”,短短两个音节,配合画面,路飞那淡定的表情,效果立现。吐槽的内容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在逻辑理解上需要绕点弯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太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它并不存在恶意,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揶揄或者感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制造笑点。

【答案】被动性,简短性,通俗性,娱乐性。(每点1分,答出四点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题目要求概括“吐槽”的特点。根据“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可概括出“被动”,根据“它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 可概括出“简短”,根据“吐槽的内容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可概括出“通俗”,根据“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揶揄或者感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制造笑点” 可概括出“娱乐”。因为有字数限制,一定不要超过。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5分)

日本政府“购岛”闹剧一出,中国赴日旅游人数锐减,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也调减了赴日航线,日本航空公司也因客源不足减少了中国航线班次。在东京召开的亚洲最大旅游博览会——“2012年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最大的参展团中国旅游展团因为“购岛”闹剧的干扰,而表示不参加此次活动。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东京办事处,本月13号向日本旅游业协会发出了取消参会的通知。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称,由于日本政府错误地非法地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使得两个国家旅游交流的基础、立场和氛围遭到了破坏,所以中方拒绝参加这次展览,这一切的责任和后果应该由日方来承担。

【答案】中国展团拒参日本旅游展(“中国展团”1分,“拒参”1分,“日本”1分,“旅游展”1分,超字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中的拟写一句话新闻。解答时重点阅读导语部分,即第一段就可以。具体作答时应先确定主语,然后再嵌入事件即可。因为有字数限制,一定不要超过。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同时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已有1.6万多个派出所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答案】身份证  办理  指纹信息  登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每个句子进行压缩提取关键词,然后重复的合并,次要的删除,第一句的信息是“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可压缩为“办理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第二句说的是登记指纹信息的好处,第三句说的是进展状况。主要信息都在第一句。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2005年11月26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指在每年农历4月到5月初,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节”。2009年9月30日,中国的端午节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材料的内容。(2分)

23.有人认为,韩国抢走了端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答案】

22.(2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韩两国“端午”本质不同。

23.示例一:“韩国抢走了端午”的说法体现国人的忧患意识。首先,担心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被抢注,国人的爱国情怀受到影响;其次担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削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也提醒国人要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示例二:“韩国抢走了端午”反映国人缺乏理性思考。首先要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两国的端午节仅仅时间重合,内涵并不一样。其次也折射出国人的文化沙文主义(文化优越感)。再次,缺乏对本国传统节日利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反思。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拟标题的题目,标题要注意事件、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根据文章的重点确定主要的信息,此题的主要事件是“端午入世界文化遗产”但结果是内容不同。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答出理由,要能够自圆其说,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5分)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答案】①攀登距离超出人类体能极限;②坡面太陡;③地形复杂;④气候多变,雪崩频发;⑤雪山面积太大,迷路难以自救。(答对一点给1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从文本内容中可知,除了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剩余的句子都是讲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第二、三句是说攀登距离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第四句是说坡面太陡;第五句是说地形复杂;第六、七句是说气候多变,雪崩频发;第八句是说雪山面积太大,迷路难以自救。

下面是一位学者在关于网络阅读的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请用一句话提炼他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5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答案】读书积累的文化底蕴能使人在网络阅读时保持独立思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答题时先找到语段的中心内容,然后找到特征,这个语段阐释的是“上网”和“读书”的关系,中间的关键因素是“思考”,阐释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得到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