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字) 。
(2)第二阶段:(不超过l5字) 。
(3)第三阶段:(不超过20字) 。
(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克体蛋白
(3)热克体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此类题要抓住关键性的句子,然后提炼主要信息,同时关注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概括第一阶段可抓住“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这一结束语,概括第二阶段可抓住“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这一起领句,概括第三阶段可抓住“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这一结束语。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四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①速度极快 ②价格合理 ③计费灵活 ④覆盖面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把握两种技巧:筛选和概括。此题要求结合语段内容,选出中心句来高度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读下列文字,筛选信息,为“弗拉门戈”下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佛拉门戈是一种源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艺术形式,其形成深受当地摩尔人和犹太人的影响,还吸收了大量吉普赛人的艺术元素。佛拉门戈是集歌、舞、吉他演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20世纪后期从最底层的民间歌舞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艺术,与斗牛并称为西班牙二大国粹。
弗拉门戈是一种源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深受当地摩尔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艺术元素影响的,集歌、舞、吉他演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概括下面文字核心观点。(4分)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地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 改写自颜崑阳《窥梦人》)
尊重彼此隐私,让个体能有“留白”空间(2分一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此类试题可以抓住材料的主旨句或关键词,围绕着主旨句或关键词来组织答案。这段话的关键词句是:允许自我“留白”和对“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的否定。从这两点上即可概括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近日,教育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制定了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其中高考改革方案最受人们的关注。而其中的英语考试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步伐。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重点,各地高考改革方案,英语成为众矢之的。此前,一直流传的外语科目将可能“一年多考” “择优计分”,如今已经确认。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内容。
(2)对于英语学习,你有什么看法?
(1)高考英语考试改革方案出台(2)我们应不反感也不轻视英语学习。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自然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也便于我们更好的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但英语的受众面本应是那些对英语感兴趣以及决定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人。对此,我们学生可以按照基本的要求了解基本的英语知识,再适时地结合兴趣,考虑是否选择英语进行专业学习。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第一小题,要抓住这段话说的总体意思是什么,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回答第二小题,可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结合自己平时对学习英语的看法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1)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指出变化1分,变化特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2)示例一:高考励志标语的变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首先,砺志标语的日趋白热化,反映的是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次,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标语的变化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再次,这些标语折射了社会日趋功利的心态,是日趋直白赤裸的功利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因此,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示例二:励志标语的变化是进步的表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老套的标语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口味,他们更愿意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来调侃庄严的高考;这样的标语体现的是年青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正向着更为自由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应给予包容和尊重。(观点1分,理由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各个时期高考励志标语变化的特点,这就是第一问的答案。然后将这种变化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分析,即可得出第二问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香港实业家邵逸夫遍撒爱心,在全国各地校园捐建逸夫楼;田家炳楼也几乎遍布了全国校园。学校接受企业捐资助学,并附以校园楼馆等冠名权作为对捐资者的感谢,几成惯例。
材料二:在海外,不乏冠名楼宇。美国耶鲁大学赫赫有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就是以美国慈善家、耶鲁大学重要的捐助人约翰·威廉·斯特林的名字命名的。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3.你对校园建筑物冠名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答案】
22.
国内外校园普遍接受冠名建筑物。
23.
示例一:校园内的冠名建筑物沾染了商业气息,破坏了校园应有的良好氛围。校园本是片精神净土,担起教书育人、供给知识营养的重任。冠名建筑物让纯净的校园氛围渗漫了消费逻辑,教育倾向商业化、市侩化。此外,冠名建筑物消减了人文关怀的温度,无法给师生们提供归宿感和亲切感。 (124字)
示例二:捐赠教育本是善举,但冠名则显得俗。捐赠教育事业,本身是很好的公益事业,其本质无可厚非。但以冠名作为一种‘回报’,这种‘交换’的结果并不名誉,且有变相广告之嫌。企业或个人通过冠名校园建筑物方式所获得的深远影响和效益回报,远远超过单纯支付同等费用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130字)
示例三:校园建筑物冠名是学校引进社会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明智选择。在校园建设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多渠道、多方式引进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只要有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一切以办好学校为出发点,接受捐赠并冠名,并不会让办学就沾上铜臭气,走向世俗。(136字)
【解析】
2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压缩类试题,本题可以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去异存同而得出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新闻时事评论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要根据新闻内容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符合主旋律,发扬正能量,然后进一步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四”时期,鲁迅、胡适、周作人等都对“平民文学”作过阐述,诗人刘半农则用《相隔一层纸》为“平民文学”作了形象的注脚。请阅读小诗《相隔一层纸》,揣度平民文学的特征,给“平民文学”下一个定义。限25字以内。 (5分)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平民文学是叙写平民生活表达对平民关怀的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下定义。句子结构应是单句,“平民文学是……的文学”。依据小诗内容,涉及题材或对象如“平民生活”、“平民”,涉及写作意图如“表达对平民关怀”、“关注民生”。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l5个字。(4分)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部署,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明年10月份通水。这意味着,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湖北丹江口水库的长江优质水源将沿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槊奔流北上,流经河南、河北,进入天津,天津市民将能够畅饮优质甘甜的长江水,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即将变为现实。
明年十月,天津人喝上长江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一则消息,其实就是压缩语段,把整段内容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只要抓住其中的要点:时间,明年10月份;地点,天津;事件,喝上长江水。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出“锦里古街”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5字。(4分)
走进锦里大门,右侧第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顾园”。“三顾园”的正对面,就是“三国茶园”,在这里与朋友相聚,仿佛是现代版的“茶园”三结义。漫步古色古香的锦里古街,一个个三国英雄纷至沓来,令人沉醉。锦里的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主色,带有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顺着古朴的青石街巷,蜀绣、蜀锦、竹帘画、剪纸、泥塑等川西传统手工制品一一映入眼帘;赶庙会、贴门神、黄包车等远去的老成都场景再现古街……鳞次栉比的店铺,随风飘动的招幌,茶楼酒肆的喧嚣热闹,明月映照下的歌舞升平,呈现出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锦里,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和成都市民流连之所。
凸显三国文化特色,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展现川西民俗文化,体现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内容涵盖4个要点,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一共6句话,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分说的四句话介绍了“锦里古街”的四个主要特点。每句话涵盖了一个方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