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下面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请加以概括。(每层不超过25字)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有观念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分歧,也就是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价值命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出现以下误区:认为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拥有大楼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算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好的教育不能一概用“一流”标准衡量。豪华、奢侈的教育不能带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教育不等于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应当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具有理想性,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教育,也是恪守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则的教育。

第一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二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示例:第一层意思:当前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3分)

第二层意思:好的教育,既具有理想性又符合实际,公平有效。(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研究所提供材料的内容,从文本中提炼两层意思,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

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在香港揭晓,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品牌入选,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入选品牌最多的三个国家。中国(包含港澳台)入选品牌共计204个,占整个亚洲品牌500强的40.80%,位居第一;日本有164个品牌入选,占32.80%,位居第二;韩国位居第三。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虽是亚洲消费市场成长最强劲的地区之一,但企业品牌仍难获消费者认同,甚至在本土市场亦如此。同期发布的“亚洲品牌忠诚调查”结果显示:和日本人心目中的前10名品牌都是日本品牌相反,中国人心目中的前10名品牌都是外国品牌。

示例:中国品牌在“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入选最多,但难获消费者认可。(每个要点1分,超出40个字酌情扣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进行组合句子。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方法一、提取要素;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方法三:分层提炼。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一段文字所报道的核心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意大利威尼斯市本周将通过在该市运河底下兴建地铁的计划,以免居民逐渐外移。威尼斯市政府计划修建8公里长的地铁,地铁连接机场、慕拉岛及圣马可广场东边的旧船坞。地铁兴建工程将在明年年中展开,预定3年内完工。这条铁路将建在运河之下约18米,设7个站,全程行车时间约14分钟。为减少震动,车轮将为橡胶材质,轨道采用单轨设计。地铁规划人员说,这条铁路将吸引人们住在威尼斯,对威尼斯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威尼斯将修建水下地铁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可以从内容方而界定"―句话新闻" 概括题一般情况下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当然,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取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3分)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示例:同名综艺节目具有品牌凝聚力(或“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迎合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的心理;亲情主题很“接地气”。

【解析】

试题分析:原因有三“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 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 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概括至45字以内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列材料对“蝙蝠”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句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句不超过10字。(5分)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体粘上的薄膜。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甚至人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

①有飞翔能力 ②“翅膀”是身体粘上的薄膜 ③具有听觉定向系统 ④大多数以昆虫为食 ⑤呈世界性分布(5分,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4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三个角度:

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1条1分,2条3分,3条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感悟文段内容大意,然后根据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梳理,再进行概括即可。第一句可从绘画里的人物穿着与气候特征角度概括;第二句可抓住“生活的一般规律”概括;第三句可从酿新酒与季节的角度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6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答:

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从下列文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3分)

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建设工程采用总包形式,开发商在会计核算上无法将车库的建设成本与其它建设成本相区分。而法庭如果要确定开发商是否将车库成本纳入商品房成本,应由有资格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核来确定。而这无疑会增加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并且与实践中通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相违背。

会计核算 成本 审核

【解析】

试题分析:提取关键词属于压缩的范围。首先关注出现频率高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往往是陈述对象,然后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语段基本内容,明确陈述对象。本段内容主要是讲“会计核算中成本的问题”。第二步:通过划分层次的方法来提取关键词。第一句话是第一层,介绍会计核算中的成本问题,其关键词是“会计核算”(后文又出现一次)“成本”(后文出现三次)。后面两句话可以看成第二层,主要讲成本核算确定的办法是“审核”。第三步:将几个选定的词语连缀起来,看能否大体表达出文段的意思。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泗州塔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5字)。(4分)

泗洲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公元656年—710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泗洲塔雄踞湖心,是一座八角柱形的建筑,远远望去,似有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之势头。每当明月升起,凉风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便倒影入湖,若有若无。正是这样的美景诱得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绝句。每逢假日,慕名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1)历史悠久(2)挺拔高耸(3)景观优美(4)引人入胜(游客众多)。(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压缩语段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题所给材料一共七个句子,一二两句是总述,第三句说明泗州塔历史悠久,第四句说明泗州塔“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第五句、第六句说明泗州塔景色优美,最后一句说明泗州塔游客多。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