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6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冷漠   道德   法律   价值观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然后逐一概括段落内容,根据段落内容,筛选出关键语句及关键词,第一段是说冷漠导致道德丧失,还有法律和价值观的作用,第二段说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段意,结合着文中语句筛选出压缩词语“冷漠、道德、法律、价值观” ,最后括出关键词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5分)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隋炀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

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桩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用逐句压缩法。由第一句可概括出“岛的组成”,第二句可概括出“位置面积”,由第三四句可概括出“历史沿革”,由第五句可概括出“经济价值”,由第六句可概括出“战略价值”。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有五个关键词。(3分)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美国卫生官员9月30日称,美国出现了首例在本土诊断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了消息,未透露更多细节。德州一家医院称,患者已被严格隔离。此前,美国医院成功治疗过几位在西非确诊感染“埃博拉”的本国国民。

美国  首例 本土  埃博拉病毒 (严格)隔离 (答出2个给1分,答出4个给2分,答出5个给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段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即可。本段大意是美国出现了首例埃博拉病毒患者,被隔离。故可在此基础上筛选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55字。(4分)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抛开电视节目本身的影响力,主创人员分头在全国各大城市出席了40多场见面会,主创人员的这种大力宣传推广也促成了它的大卖。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4分)同名综艺节目具有品牌凝聚力(或“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主创人员大力宣传推广;迎合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的心理;亲情主题很“接地气”。(每点1分;超字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感知文段内容,然后从文段找出关键词句来概括。例如,“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 主创人员的这种大力宣传推广也促成了它的大卖”“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 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可综合起来筛选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一种时尚,遵义市某中学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中刊登了以下二则材料,请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5分)

新华网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计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粮食或口粮。

遵义日报 遵义市汇川区一位街道办事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同时遵义市的各个社区纷纷响应。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内60多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许多酒店推出“半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答:

我国粮食浪费严重,我市社区及餐饮业开展“光盘行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5分)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信息: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6分)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筛选关键词的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解答这类题,要先找出文字中揭示的被定义者本质特征的信息。定义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长单句。原材料的主干是“战略环境评价是评价过程”,附加成分才是被定义者的本质属性,包含三层意思:①评价的对象是“环境影响”;②评价的结果形式是书面报告;③评价的意义在于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把上述三层意思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唐三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6分)

1928年陇海铁路修到古都洛阳,人们沿邙山脚下挖掘到一批古墓,在墓中发掘出了大量陶瓷雕塑,其色泽晶莹,斑驳淋漓,造型生动,从模拟逼真的生活用具、各类器物,到形神兼备的运输工具、人物形象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经古玩商贾辗转运到北京,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见后赞叹不已。经研究这些陶瓷雕塑属唐代制作工艺品,又因为釉色丰富,分别呈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而统称作“唐三彩”。

唐三彩是指

唐三彩是指从洛阳古墓发掘出的色泽晶莹、釉色丰富、造型生动的唐代陶瓷雕塑工艺品。

【解析】

试题分析:在做语段压缩中的下定义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看清题目要求中的句式和字数等,也就是本题中的以“唐三彩”为主语和不超过40字的要求;然后,分析材料,看材料写了几个方面,抓住事物的特征,然后对材料分层,洛阳古墓为出土地点,陶瓷雕塑和工艺品为其本质属性,色泽晶莹、造型生动、釉色丰富是它的表现特征;最后,对各层进行压缩,抓住关键特征的主要词语,然后进行组合成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6分)①就业压力大。②教育发展不均衡。③课程改革不合理。④一考定终身。⑤片面追求升学率。(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将网友意见逐条梳理,找出每条信息的核心观点,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四点即可。如“踏雪寻镅75”,“首要原因……就业、竞争压力”;“渡西死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长沙网友”,“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请加以概括。(每层不超过25字)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有观念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分歧,也就是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价值命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出现以下误区:认为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拥有大楼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算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好的教育不能一概用“一流”标准衡量。豪华、奢侈的教育不能带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教育不等于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应当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具有理想性,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教育,也是恪守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则的教育。

第一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二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示例:第一层意思:当前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3分)

第二层意思:好的教育,既具有理想性又符合实际,公平有效。(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研究所提供材料的内容,从文本中提炼两层意思,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