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2分)

16.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4分)

寒假将至,部分中小学校门前信号灯因主要为保障学生过路安全而设置,学校放假后已无必要继续运行。交警支队经调研,将根据中小学校的放假时间暂时关闭部分学校门前的信号灯及电子警察设备,开学时再恢复使用。

据介绍,我市将暂时关闭的中小学门前信号灯共81处,其中市南23处、市北41处、李沧17处。根据有关放假时间安排,信号灯暂停使用的时间段安排如下:小学为1月31日至3月2日、其它教育阶段学校为2月7日至3月2日。

16. 示例1:我市中小学门前信号灯  将随寒假的开始与结束  来关停  和重启

示例2:我市中小学门前信号灯在寒假期间 关停开学后恢复

评分标准:每点1分。

18.“任性”已经成为网络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词之一,请根据语境,解释它的具体含意。(4分)

(1)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__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回应反腐问题时表示,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任性”,在这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18.(1)滥用公权力;(2)坚持反腐不停步。  注:解释对一个给2分,两个4分。意思对即可。

15.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题干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一是“压缩到15字以内”。首先浏览语段,把握主要信息;然后抓住重点信息进行压缩概括;最后锤炼语言,形成答案。主要信息一般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因是一则手机信息,人物可以省略,地点是“车上”,时间是“9点后”,原因是“在车上通话不方便”,事件是“9点后联系”。内容大概相似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概括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每条概括文字不超过16字 )(6分 )

记者问:《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糖蒜等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蹭到你身上,那更是“悲剧”了。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落在地上,不但容易导致乘客滑倒,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路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理由一:地铁饮食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理由二:地铁饮食容易留下事故隐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时要抓住寓言最后“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与“不但容易使乘客滑到”“甚至引发火灾”这些关键性句子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说:“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必须付出时间及代价。 

解析:材料是一则寓言。解析时把握“一万年”与“一分钟|”,“一百万元”与“一分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升到哲理的层面,从做事与付出去考虑,注意字数限制。

【思路点拨】首先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第二,从材料的关键词去合理展开联想,由事及理;第三,整合答案。

21. 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15字)(4分)

(新华社北京讯)中国航天员的“大厨”日前透露,神舟九号飞船上的食品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航天员能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真正的炒菜。

据报道,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营养代谢研究室主任陈斌说,与神五、神六、神七飞行相比,神九航天员将承担更加严峻的低压环境考验,食品尽量不能产生气体,否则会增加净化负担。因此,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容易产生气体的豆类和奶类不合适,肉和蛋白质就比较好。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以流体食物为主,而此次神九任务体力消耗大,食品特别强调高能量,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第一次真正的“炒菜”了。

神九航天员(1分)可首次(1分)在太空(1分)吃炒菜(1分)。(超过字数倒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一句话新闻一定要抓住导语部分,找到新闻人物(对象)事件(时间、地点、干什么),特殊性:第一次。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6分)①就业压力大。②教育发展不均衡。③课程改革不合理。④一考定终身。⑤片面追求升学率。(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考生可将网友意见逐条梳理,找出每条信息的核心观点,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四点即可。如“踏雪寻镅75”,“首要原因……就业、竞争压力”;“渡西死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长沙网友”,“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选取五个关键词概括莫言作品的特点。(5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人们为之欣喜,也在深深思索:为什么是莫言。

对此,《收获》编辑部主任叶开说,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即属于“残酷现实”藤蔓上的发轫作品。而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莫言家乡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抗日故事激活了莫言身体深处一直被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莫言创作颇具特色,是以一种独具的生命感觉和神奇想象,将心灵的触角投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获得超常的神奇感觉能力。他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他对这些外来的影响,一直保持着警觉,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如《檀香刑》中的猫腔艺术的应用,就是很成功的一例。

在艺术与形式上,莫言也毫不落伍,《酒国》和《蛙》充满音乐的复调感,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化。他的作品易为国际接受也是他获奖的重要原因。

五个关键词:

残酷现实、浪漫世界、魔幻现实主义(神奇想象)、乡土情结、世界化(现代性)。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概括莫言作品的特点应抓住关键句即“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他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化”等去概括提炼。

考点: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根据下面的材料给“日凌”下定义。(5分)

什么是日凌呢?吴志伦介绍,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太阳穿过赤道,这段时间太阳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由于通讯卫星多定点在赤道上空运行,在这期间,如果太阳、通信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天线恰巧又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太阳强大的电磁辐射会对卫星下行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这种现象称为日凌,就是太阳侵犯、干扰之意。

日凌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卫星信号传输出现障碍,地球上的卫星接收系统在接收到卫星信号时也接收到大量太阳辐射的杂波,无法识别有用信号,造成信号质量下降甚至中断。日凌出现的具体日期与地面卫星接收站所处的地理纬度有关。

日凌是每年春分、秋分时节,当太阳、通讯卫星及地面卫星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电磁辐射对卫星下行信号造成的强烈干扰的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下定义需要在筛选信息、压缩语段的基础上进行。下定义时特别要注意寻找反映本质特征的信息。第一步,确立格式就是“日凌是……的强烈干扰的现象”。先要准确地找出概念的外延,从第一段可以看出,“日凌”是太阳强大的电磁辐射对卫星下行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的现象;然后,确定概念的内涵。再去掉其它次要信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在我看来,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则下列五个条件之中,必须具备三个半左右才行:

①他必须多产。

②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必须范围广阔。

③他在洞察和提炼风格上,必须显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④在诗体的技巧上,他必须是一个行家。

⑤就一切诗人而言,我们分得出他们的早期作品和成熟之作,可是就大诗人而言,成熟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老死,所以读者面对大诗人的两首诗,价值虽相等,写作时序却不同,应能立刻指出,哪一首写作年代较早。相反地,换了次要诗人,尽管两首诗都很优异,读者却无法从诗的本身判别它们年代的先后。(奥登《十九世纪英国次要诗人选集)序》)

说得简单些,这五个条件也就是:______________。(连标点15个字)

多产,广度,深度,技巧,蜕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五条,只需要考生从每条里面提取出两个字即可,首先要理解每句话的含义,然后看看那两个字最能代表这句话,能用原句中词语的就用原句词语。不能用的再根据句意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