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6.阅读下面段落,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5分)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开放融合(交流融合、兼容并包)、革故鼎新(技术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语言概括类试题。主要考查概括分析能力。我们看这个语段的三句话中应该各概括出一种精神。但注意答案为四字短语,且不得摘录原文短语。我们可以先摘录,然后做同意词替换。第一步,数句号,共有三句话,分为三层;第二步筛选信息:第一句从创业艰难角度说。第二句从楚人融合精神说。第三句从技术革新说。第三步组织重要信息,整合(看清字数要求)。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作答这类题型要:1.反复审题,看清具体要求。题干至少读两遍,看清各个点上的要求。2.辨明类型,确定压缩角度。记叙:理清记叙要素及主要内容。议论:推出论点和论据,理表逻辑关系。说明:抓住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3.理清层次, 辨明主次,注意角度,决定如何取舍。理清层次:切分语段的层次,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出若干小层次,画出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归纳各层次意思,梳理要点,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大意;将各层大意归纳到一块组合成句。比如本题先第一步,数句号,共有三句话,分为三层;第二步筛选信息:第一句从创业艰难角度说。第二句从楚人融合精神说。第三句从技术革新说。第三步组织重要信息,整合(看清字数要求)。

9.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记者李铁铮)昨天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在无锡通过专家论证,“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是“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潜水器技术与重大装备”重大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在8月26日完成3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目前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7000米。

本次海试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的最大深度,并初步形成深潜探查和作业能力,为我国深海技术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助力。

蛟龙号将探7000米海底挑战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4分,“蛟龙号”“7000米”“挑战”“世界新纪录”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新闻内容这一题型在历年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大,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和整合的能力。怎样概括新闻的内容也是困扰考生的一大难题。高考所涉及的新闻一般指消息。消息是用概述性的叙述方式,以简洁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的一种文体。高考所涉及的新闻题主要有三种题型:一是给新闻拟标题,二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三是将新闻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三种题型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标题是新闻的眉目,能明确、简练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答题时,我们要紧扣消息的第一句话或导语部分,提取出主要信息(即关键词),然后准确、精练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新闻内容的解题方法有检索要素概括法、提取中心加工法和分层筛选法三种。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主要在导语部分找“昨天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在无锡通过专家论证,‘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 。然后按照这样的思路: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物——有什么特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蛟龙号将探7000米海底挑战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的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乎一切草木之上,你超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郭沫若《银杏》)

请将上文改写为一段说明性文字。(6分)

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树,落叶乔木,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枝条错杂向上;树冠呈较规整的圆锥形;叶片茂密,呈折扇状,深秋变为金黄色,果实可食用。银杏具有观赏价值,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解析】

试题分析:说明性文字,要求主要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银杏树的特征等知识,平实准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分别概括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关系。(字数不超过45字)(5分)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思维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的问题;创新能力是解决如何把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可见,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所要求的三方面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查的过程中,可以先给文段句子编序号,大致把握各个概念的含义,从而发现“创造性思维”在几个概念关系中,起到衔接或促进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文中的第一句话,概括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人才的关系”的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所要求的三方面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可根据关键性句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得出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4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提取关键词”题型。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这些代表的话,就我国影视创作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5个字)(5分)

2014年两会期间,网上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采访文艺界委员的重要问题。莫言称“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著名编剧高满堂表示他也曾看过几集,“挺好看的,因为它写了一个梦想……现在的韩剧的商业化、反映题材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借鉴。”

3月5日下午,__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__平谈及文艺发展困境时,__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

建议:①

在影视剧创作中,一应学会借鉴(好的手法等),二应体现自己民族文化内涵,三应增强文化自信。(任选2点)  

【解析】

试题分析:此答案是从原因或方法角度阐发引申的,可不拘泥于此,其他如本质、根源、趋向、联系等角度阐发或引申均可。点评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4分)

材料:北京市工商局近日表示,“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XX元”等六种合同格式条款属于经营者免除自己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工商部门认为,经营者在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虽然拥有对所销售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定价权,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应尽的责任,不能忽视和违背公平交易、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

对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餐厅向消费者提供的设施环境等服务增加了酒水的附加值,酒水高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而商家容忍自带酒水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加收开瓶费也是可以理解。此外,商家在明确告知“谢绝自带酒水”或加收“开瓶费”的前提下,消费者自愿消费,商家并无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上述两段材料争论的焦点是:

商家禁止顾客自带酒水等条款的合理性。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在仔细阅读两段材料的基础上,对两段材料的内容进行压缩,然后归纳出争论焦点。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分时度假”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60字左右。(4分)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它需要有关机构先与当地酒店或度假村签订协议,将客房使用权每年按周划成52份,用锁定且优惠的价格按份销售给顾客。这样,顾客就拥有了在一定的期限内在这一住所部分时段的一周产权,同时还享有转让、馈赠、继承等系列权益。顾客通过交换系统与世界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就可以前往世界各地住宿,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旅游度假的目的。

分时度假是指人们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当地某酒店或度假村部分时段的产权,通过交换系统与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者人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前往各地旅游住宿的目的的休闲度假方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作答此题可以第一句为主要框架,然后从下面的文字中摘取有效信息,比如度假的方式、过程等,把这些信息放在“度假方式”的定语位置上组合成句。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4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被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块好吃的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可以吃两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吃到了两块糖。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吃到两块软糖的孩子,长大工作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__只吃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从小就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长大后在事业上容易取得成功。

【解析】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解答时,因为这是一段论说性文字,所以应根据试验结果归案答案。主要答题区间在文段中“发现那些吃到两块软糖的孩子,长大工作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__只吃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一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