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请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以记者的身份,写一则微评。字数不超过30字。

从单休到双休,从月薪2000元到3000元……春节一过,又到一年招工季,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开出各种条件招兵买马。

招聘会走一圈,记者发现,虽然企业招工还是一个难字,但和往年相比,今年用人单位显得淡定了很多,一位企业的人事经理向记者袒露心声:反正年年都这样,急也没有用。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在沿海企业纷纷去西部招工的同时,大批应届大学生、研究生也是春节一过,就揣着印制精美的个人简历,直奔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人才招聘会,成功如愿者同样寥寥。

①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反映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②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反映了企业需求与教育目标的脱节。③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共4分,结合两个方面写出任何1点就可以给4分,只写到一个方面的至多给2分。针对材料评价,言之成理即可,超出字数扣1分;文字要有评论性,照抄或概括原文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评论,微信、微博针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评论易让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因此评论的话语容易产生对方的逆反心理。评论时抓住关键词,“招工难”、“就业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用四个关键词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4分)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有那么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滥用/抗生素/耐药性(耐药菌)/威胁(每个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关键词的能力。关键词实际就是材料的核心信息,关键词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此题讲的是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所以答案应该是:滥用、抗生素、耐药性(耐药菌)、威胁。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把句子中修饰、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句子的主干。缩写后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和基本意思。它主要考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说话人(或作者)在主要事件之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撮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文段主旨,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息要眯的概括能力。语段压缩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设置国家公祭鼎”开头,概括设置国家公祭鼎的作用。要求:①要点全面;②运用结构整齐的短语;③不超国35字(含标点)。(5分)

2014年12月13日,____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__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首次以国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铸鼎记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对凝固社会记忆将起到积极作用。

(设置国家公祭鼎)体现了国家意志、传承了传统礼制、便于历史记事、凝固社会记忆。(每点1分,短语结构整齐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以“设置国家公祭鼎”开头,概括设置国家公祭鼎的作用。答题时①要点全面;②运用结构整齐的短语;③不超过规定的字数。从第一段中提取“体现国家意志”,第二段中提取“符合传统礼制”。“历史记事”,“凝固社会”,然后连词成句。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段,概括主要信息,要注意对语段进行分析,把中心内容保留即可。压缩语段首先要看语段采用的表达方式。①记叙性语段要看它写了什么事情,有几个情节,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②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和必要的过渡句。③说明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被说明事物的要点,即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压缩时应重点保留。其次,要适当注意原文段说明方法的使用。解语段压缩题时要抓内核,分层次,明限度,懂方法。抓核: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即核,压缩语段首先要确认语段内聚的核,这是关键;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概括出层意;明度:把语段压缩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字数的限制;懂法:懂得留、删、简、改,留即保留或摘录能标明中心内容的词句,以保留主要的信息;删即删除冗余信息;简即简化句子或句意;改即改换简洁说法。最后在此基础上“加减乘除”进行合理表述。“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3.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的目的。这种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

微商是人们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利用网络支付功能达成交易目的的一种商品交易模式。

【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先要确定下定义的格式,然后再明确属概念“商品交易模式”,之后要在所给文段中提取出“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利用网络支付功能”、“达成交易目的”等信息,最后按照格式套写下来即可。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条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guān yīn ”……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历史悠久;(2)茶馆众多;(3)档次多样;(4)茶技高超;(5)茶具讲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筛选信息散文能力。考生大答题时紧抓题干要求“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阅读语段。找出原文加以概括形成答案。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历史悠久;“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 茶馆众多;“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 档次多样;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guān yīn ”—— 茶技高超;“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茶具讲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文的寓意。(字数不要超过20字)

一条受伤的龙困在浅滩上,刚开始群虾被这庞然大物吓得躲起来,但后来经测试后,以为龙不过如此,于是虾群开始戏弄龙。一只老乌龟看不过去,警告虾群将来会有报应,果然三天后龙体康复了,飞上天之前,回头一吐火,一群虾变成了——糊椒烤虾。

寓意——不要趁人之危否则将遭报应(落井下石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都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概括寓言故事寓意的题目。概括寓意注意事项:(1)、抓住寓言的主要信息,拟定答案切中要害。(2)、语言简洁凝练,尽量选用对偶、排比等句式。(3)、观点积极健康,旗帜鲜明。(4)、要力求做到句子充满哲理,最好能够选用或改变名言警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意。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请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2014年12月22日审议的立法修正案草案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事项作进一步细化,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将税收一项单列出来,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税收只能由法律规定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给新闻拟标题,做这类题目通常分为三步走,首先,抓住关键句、特征句;其次,注意规范化表达;最后,充分考虑限制条件。本题根据题干要求不得超过12个字,关键句为“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根据要求再进行删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4分,每点1分)

尊重自由(自由表达 );开放宽容;坚持操守(理想);坚持原创(原创思考)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