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一则考古信息,请分条概括元青花身份受到质疑的三个原因,每一条不超过四个字。
中国陶瓷,凡一新品种诞生,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脉络清晰。但元青花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你看见它时,它俨然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让人怀疑它的身份。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人只知扩张,不知建设,善武而不善文,所以如此精美的青花瓷出自蒙古人之手太让人不可思议。再有,元青花出现之前,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鲜有蓝色的身影。唐三彩以黄绿白为主,偶见蓝色。近年在南海打捞出的多套精美的蓝色青花瓷器,经考证为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入东南亚的明青花,其烧制年代检测多在所谓元青花之前。这更让世人质疑元青花的身份。
答:① ② ③
①没有演变(脉络不清) ②性格不符 ③色彩不符(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压缩语段题的方法:①确认语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确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演变”“脉络”“色彩”。②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③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每一条不超过四个字”。④懂法。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段题是江苏卷中最传统、最经典的语言表达题型,提取概括信息要点要准确、全面是做这种题型的基本要求。在训练中,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①抓好读懂语段这个前提,把握准语段的中心和层次;②灵活而综合地使用好各种压缩方法;③重点做好复杂语句中信息要点的提取和概括工作。
17.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并简要对其进行概括(25字以内)。
据英国《镜报》5月3日报道,近日,在墨西哥杜兰戈州的一项军事典礼上,升旗的一名军人被突如其来的强风吹到半空,幸亏他紧紧抓住巨大的墨西哥国旗,才平稳坠地,分毫未伤。前一秒,他还在自豪地把巨大的国旗升至空中,下一秒就被一阵强风刮到了空中,悬在红白蓝相间的国旗下。YouTube上的视频显示,在下降的过程中,虽然国旗起着降落伞的作用,但令人惊奇地,他却以匀速下降,最终并未受伤。(环球网综合报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西哥升旗士兵被强风吹到半空紧抓国旗保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新闻的内容的题目,注意人物+主体事件。人物:墨西哥升旗士兵;主体事件:被强风吹到半空紧抓国旗保命。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新闻的内容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新闻的五要素,即5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答题时根据材料特征选取相应的内容,本题选取的重点是人物和事件。
24.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15个部门日前决定,从现在起到2016年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加强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着力提升行业规范管理水平。寄递物流活动将进行实名登记,用户拒绝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拒绝登记的,寄递企业不予收寄。将来还有可能实行登记信息网上录入,出现问题,更方便追根溯源,推行后,组织人员对快递收寄流程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
全国将全面落实寄递物流实名登记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首先浏览语段,明确陈述的对象,应为“全国”,再细读材料,明确围绕对象讲述了什么内容,答案的模式应为主谓式,即何人(对象,也可以是物)何事,这段话是说全国将落实寄递物流实名登记制度;最后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既不能超过字数,也不能离字数太远。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首先辨明材料的表达方式,这则材料是记叙性语段,这就要要看语段写了什么事情,有几个情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然后用“是谁(什么),干了什么(怎么了)”的形式概括出来。通读材料之后,要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即记叙的六要素,这则材料的时间是“从现在起到2016年3月底”,地点“全国范围内”,对象“全国”,事件“落实寄递物流实名登记制度”。
2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脑部特定神经细胞内植入“开关”,再以激光束激活这部分神经元,促使处于睡眠状态的实验鼠快速“入梦”。
研究人员把一个光敏离子通道嵌入所谓“伽玛氨酪酸生成神经元”,把一根光导纤维嵌入实验鼠脑部,再以蓝色激光束为激活手段,形成“光遗传学开关”。
结果是,一旦激活这些神经元,在91%记录在案的测试中,已经入睡的实验鼠几秒钟内就会进入“快动眼睡眠”状态,也就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睡眠状态之一,即“入梦”。
研究人员推测,在一个相对小的神经元网络内,他们可能找到了对是否“入梦”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关键节点。研究的效用,是渐进认清睡眠机理,或许可以为治疗睡眠失调提供新思路,以避免现有化学药物的副作用。
神经元 开关 入梦 睡眠调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属于压缩的范畴。首先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这段话是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借助“开关”激活神经元让人入梦来调节睡眠;然后再在概括的内容中提取四个关键词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提取关键词的时候,要注意如下问题:关键词既可以是双音节词,也可以是四字短语或多音节短语,比如本题中的“神经元”“睡眠调节”;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不会是虚词,比如本题,主要是动词和名词;书写时注意词语的顺序,因为不少题暗含顺序的要求,尤其是“过程”类的题目,最好按原文顺序书写。重点关注:关注话题,关注高频词,关注关键句,关注层次(标点)变化 ,关注构段特点,比如本题中“神经元”“入梦”就属于高频词。
1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北京晚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
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50%。
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连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宽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
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不难,导语明确,易于学生概括。对于新闻来说,标题是对内容的概括,首先要了解新闻的主体内容,有导语可从导语中概括。抓住导语,将“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一句压缩即可,抓住主要信息点:北京、将建、雾霾实验室、世界最大。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用一句话根据,首先要找到最关键的语句,写一句话新闻,首先就要筛选出有关人(物)和事件,在不超出字数限 制的情况下,再依次挑出时间、地点等词语,然后按照“何人(物)于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的顺序加以组织。根据新闻内容,一般要把主要事件及其结果写出来。一般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的部分,所以找到导语即可知道主要事件了。对于本题,先抓住导语,将“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一句压缩即可,抓住主要信息点:北京、将建、雾霾实验室、世界最大。
17.阅读下面文字概括《琅琊榜》成功的三个原因。
《琅琊榜》被观众称赞为业界良心,豆瓣9.2的高分和一个月来围绕它所产生的流量之大足以证明《琅琊榜》已是年度神剧。本剧脱胎于网络文学,“文戏细腻缜密、武戏恢宏壮观”是不少原著党对于《琅琊榜》的评价,电视剧保留原著的形与神,从道具到布景,从演员礼仪到台词的咬文嚼字,精耕细作,小细节,小心思,包裹出来的是旷世古风,教人心向往之。同时通过改编,抓住了“男人戏”这个广度和宽度空间显著的元素大做文章,在主线故事上抓住了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对心怀天下、追求公平情怀的肯定,都使得《琅琊榜》具备一部史诗品格电视剧的基础,博得了“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的美誉。在剧中,相较于快意恩仇的复仇情节,《琅琊榜》中主要人物传递出来的情怀与意念更值得赞赏。导演用近乎水墨素描的手法,刻画出梅长苏、萧景琰、蒙挚、霓凰郡主等人物之间深邃的感情与各自坚定的内心力量。这样具备现实意义的正能量,亦是影视作品应当承担的社会教育之责。
原因一: (不超过十个字)
原因二: (不超过十个字)
原因三: (不超过十个字)
①改编形神兼具,精耕细作;②讲究情怀、主题有正气③极具意义,弘扬正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对文段进行句意的切分,然后从句子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注意相同的内容的合并。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首先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每个句子的关键词语,然后进行相同意思的合并,比如本文段共六个句子,提取关键词合并后得出答案:改编形神兼具,精耕细作;讲究情怀、主题有正气;极具意义,弘扬正能量。
17.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
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出重大影响。
流星尘埃、影响、气候。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语段的切分,抓住语段的要义。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的题目主要有提取关键词、拟新闻标题、概括和评价材料的内容等形式,提取关键词是在概括材料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概括的材料的内容首先对语段进行以句为单位的切分,概括句意,然后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关键词语。
1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2014年8月8日,安徽第八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颁奖典礼举行,金安区华山生态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华山”牌六安瓜片再次被组委会授予片茶类“茶王”称号。这是“华山”牌六安瓜片第二次获此殊荣,也是近两年来安徽国际茶博会三类“茶王”中唯一一个卫冕“茶王”。
据了解,华山生态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初办时入社社员280人的规模,发展成为现在582人参加的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旗下拥有“华山”、“石笋山”、“铁桂兰”三大茶叶品牌,研制开发的名优茶产品多达20个;其中,“华山”牌华山银毫、六安瓜片、“石笋山”牌石笋翠芽等已被评定为省级名茶、中国名茶和国际名茶,多次荣获国内国际大奖。“华山”牌六安瓜片还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名茶日本大赏”评比中获国际名茶大奖。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华山”牌六安瓜片卫冕片茶类“茶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一句话新闻,属于压缩概括的题型。①要重点关注新闻导语部分的内容;“金安区华山生态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华山’牌六安瓜片再次被组委会授予片茶类‘茶王’称号”。②注意新闻中的“首次”“首例”“最早”等字眼;③弄清新闻主体和事件等要素。答题模式:主体+事件。本则新闻的主体是“华山”六安瓜片,事件是再次被授予片茶类“茶王”称号。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我们不妨从寻找新闻材料的五个“W”入手。陈述对象(who)为“华山”六安瓜片;事件(what)为“再次被授予‘茶王’称号”;时间(when)为2014年8月8日;地点(where)为安徽第八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颁奖典礼。第二段材料是对“华山生态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介绍。组合这些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按新闻常采用的主谓陈述形式“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则可表述为“‘华山’六安瓜片卫冕片茶类‘茶王’””。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整合主要信息,给“广场舞”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50字。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是不相同的。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自娱性与表演性,表演形式较为特殊,多为在公共场所多人参与的集体舞,参与者以娱乐和锻炼为目的,表演内容热情欢快,是非专业性的舞蹈艺术表演活动。据艺术史学家考证,人类生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是舞蹈,广场舞蹈源于社会生活,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如今的广场舞中运用了各个舞种中形式多样的技巧,广场舞的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
广场舞是在公共场所由多人参与的以娱乐和锻炼为目的的非专业性的形式多样的集体舞蹈艺术。(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首先提取“广场舞”的属概念,“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 ,应是“舞蹈艺术”; 然后寻找广场舞的特点,“多为在公共场所多人参与的集体舞,参与者以娱乐和锻炼为目的”“是非专业性的舞蹈艺术表演活动”;最后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单句,以“广场舞是……的舞蹈艺术”的句式呈现出来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牢记一个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走好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找出来;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比如本题可以确定属概念是“舞蹈艺术”。第二步: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第三步: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淘汰“六种信息”:下定义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信息,淘汰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一般来讲,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1)重复、冗赘信息。(2)比较信息(3)成因、背景信息(4)描写信息(5)作用、意义信息(6)举例的信息。以上六种信息直接影响着我们下定义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下定义时必须认真解读、辨认,做到准确淘汰。
4.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鸬鹚”下定义,字数在40至50之间(含标点)。
鸬鹚是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其鹰嘴、鹰眼、鸭脚的特点尤为明显。任何鱼类,只要被其带钩状的鹰嘴叼住,就休想逃脱;外凸圆鼓的双眼,可以进行360度的快速旋转,不会放过鱼儿活动的任何蛛丝马迹;一双蹼质的鸭脚,则成全了其善游善潜的特殊本领;为储存捕捉到的鱼虾,鸬鹚的长脖子中间还挂着一个像布袋一样的喉囊,格外醒目……
鸬鹚是一种长着钩状长嘴、外凸圆鼓的双眼、蹼质的脚掌且长脖中间有着袋状喉囊的善于捕鱼的水鸟。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文段大意,首先明确“鸬鹚”是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然后根据其自身特点,即鹰嘴、鹰眼、鸭脚、喉囊等几个特点进行概括,注意要运用主谓宾的句式,可采用“鸬鹚是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