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请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1日讯】11月11日零点开始,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开始骚动起来,大屏幕上开始滚动起数字,第二分钟,交易额突破10亿元,第五分钟,交易额突破20亿,第十分钟,36亿!这场购物狂欢节开场38分钟28秒之后,大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100亿元,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骚动,2014年注定又是一个疯狂的双十一。38分钟,阿里巴巴双十一的交易额就破了百亿元大关,而在去年,破百亿用时5小时49分。
今年双十一的一大特点是无线端交易额占比明显上升,网友用手机端支付将近占了一半。截至记者发稿时,无线端成交占比达到了45.7%。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2013年手机淘宝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而2012年这个数字大概在5%左右。
双十一阿里38分钟交易额破百亿,近半为手机支付。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新闻的要素时间“双十一”,主体“阿里”,事件“交易额破百亿,近半为手机支付”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新闻注意新闻的要素时间“双十一”,主体“阿里”,事件“交易额破百亿,近半为手机支付”
23.阅读下面这则短消息,请从中提炼出三个要点,每个要点不超过25个字。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青年,来这里,小心我们把公益梦想装进你的脑袋;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来这里,将会刷新你的公益三观;如果你是公益组织,来这里,将会发现筹人、筹钱、筹点子再也不是事儿;如果你是企业,来这里,将会颠覆你做公益的方式!”这段话是全国首个公益社交平台——广州“志愿时3.0”系统发出的“邀请函”。
10月19日,“志愿时3.0”在广州亮相。据广州市委书记魏国华介绍:“‘志愿时3.0’将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对接线上线下的社会网络,让志愿服务渗入人们的生产消费、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志愿者的公益社交生活。”3.0版本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化产品,而是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
3.0版本将通过活动、项目、广场、小组、开讲等服务矩阵,形成完整的供需信息对接、互动、激励、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服务链条。
①广州打造全国首个公益社交平台“志愿时3.0”。② “志愿时3.0”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③“志愿时3.0”通过多个服务矩阵形成完整志愿服务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志愿时”“公益”;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新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⑤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做“压缩语段”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筛选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丢失。②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以保证语句简洁。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地使用代词、过渡性语句以及表示相通、相同、相反的词语(如“同样”“相反”“否则”等)。④合理地根据阅读材料及表达方式进行压缩,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压缩,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设置国家公祭鼎”开头,概括设置国家公祭鼎的作用。要求:①要点全面;②运用结构整齐的短语;③不超国35字(含标点)。
2014年12月13日,____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 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__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首次以国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铸鼎记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对凝固社会记忆将起到积极作用。
设置国家公祭鼎: 。
设置国家公祭鼎)体现了国家意志、传承了传统礼制、便于历史记事、凝固社会记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感知,从文段中找出能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的关键词句,然后筛选出来,运用恰当的动词表述出来即可。关键词句“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符合传统礼制”“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可根据这三个关键句提炼性的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19.阅读下面一则考古信息,请分条概括元青花身份受到质疑的三个原因,每一条不超过四个字。
中国陶瓷,凡一新品种诞生,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脉络清晰。但元青花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你看见它时,它俨然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让人怀疑它的身份。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人只知扩张,不知建设,善武而不善文,所以如此精美的青花瓷出自蒙古人之手太让人不可思议。再有,元青花出现之前,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鲜有蓝色的身影。唐三彩以黄绿白为主,偶见蓝色。近年在南海打捞出的多套精美的蓝色青花瓷器,经考证为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入东南亚的明青花,其烧制年代检测多在所谓元青花之前。这更让世人质疑元青花的身份。
答:① ② ③
①没有演变(脉络不清) ②性格不符 ③色彩不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大意,理清思路,把 文段分层,然后总结层意,根据字数要求整合信息即可。全文段一共有 7 句话,1-2 句阐述 3 句阐述了元青花的精美程度与蒙古人的善武不善文的品性不 了元青花的成熟脉络不清晰; 相符;3-6 句阐述了元青花对于色彩的选择比较突然,有疑问。综合信息为:脉络不清、性格不符、色彩不符。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几条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②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__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该题针对“元青花身份受到质疑的原因”,既考核“筛选”,又考核“概括”。
23.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24字)
中国奥委会昨天透露,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以北京市名义提出申办,并已于11月3日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去年年底,张家口方面便透露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兴趣。离北京200公里之隔的张家口有着完善的滑雪场,冬季白天气温多保持在-10℃左右。而承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则拥有一定的经济和场馆基础,以及足够的办赛经验,两座城市互为补充。
此外,北京的雾霾天问题也是北京申办的一大劣势。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还北京一片蓝天,让运动员们、老百姓们能够在清新的空气下比赛、生活,这些都是北京必须做出的承诺。
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雾霾天拖后腿(是劣势)。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表达运用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一则消息,可根据导语部分内容,抓住关键词进一步提炼作答。关键词: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雾霾。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从对象、事件、原因三个角度概括。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段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点,解答此类题,一要注意体裁。新闻体裁符合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二要注意扣住新闻的六个要素。三要注意寻找导语部分。四要注意字数要求。对于时间宽泛的的新闻概写的一般解题步骤:1.借助导语寻找关键句子,并根据后文进行补充。2.对信息进行筛选,所筛选的信息主要包括“原因”“人物”“事件”三部分要素。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信息整合。
19.根据下列文字概括“阳光动力2号”飞机的四个主要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8个字。
4月21日“阳光动力2号”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完成了它环球航行的中国段航程。
这架革命性的飞机由碳纤维制成,重量仅为2300千克,相当于一辆小轿车。飞机机翼、机身和水平尾翼上共安装了约17248个厚度仅为135微米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机翼下方安装的4台无刷、无感应电动发动机提供可再生能源。每个发动机能产生17.5马力的动力,还有一个减速齿轮,将直径4米的两叶片螺旋桨的速度限制在525转/分钟。整个系统的效率是94%,创下了能源效率的新纪录。在“阳光动力2号”的设计与制造中,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材料。其中,索尔维集团发明了一种电解质,用于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允许本次计划使用其研发的纳米科技;Décision公司则负责提供前所未见的超轻碳纤维。
①重量轻 ②太阳提供能量 ③发动机能源效率高④采用新型材料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符合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下面文字中不属于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的一项是( ) 3月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法国如果不带头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其在利比亚的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今年,作为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轮值__国,法国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法国如能主导利比亚战局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A:维护法国在利的利益 B:法国承认利反对派组织为合法机构 C:提升法国国际地位 D:利于萨科齐明年大选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前一段时间,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些中小学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令老师们大蹙眉头,不法分子在学校周围向学生兜售有__或不健康内容的书画,音像制品,还有的把电子游戏厅开设在学校周围……日前,旅顺警方重拳出击,对滋扰学校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加以清理,对电子游戏厅一律取缔。通过整顿,现在全区56所中小学校园秩序井然。
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题干提出的要求是“写出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学生首先要明确概括的要素:对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概括的格式:何人做何事。浏览语段可以知道,本语段的对象是“旅顺警方”,他们做的事是“对滋扰学校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加以清理,对电子游戏厅一律取缔”,知道这些内容然后进行压缩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为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国庆早上10点左右,浙江台州临海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浙江甬台温高速温州方向、燕居岭隧道附近发生车祸,一辆厢式小货车与前车追尾,驾驶员被卡驾驶室内。然而,由于事故导致道路拥堵,救援应急通道停满了私家车,导致前来救援的消防车和救护车无法通行。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小货车驾驶员已经遇难。
“如果应急通道没有被堵,如果救援人员能够早一点到达,这个人可能还有救。”现场人员不无惋惜地说。
□□□□□□□□□□□□□□□
救援通道被占,伤者活活“堵”死。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拟写一句话新闻的题目,注意新闻的主体和主体特征“救援通道被占,伤者活活“堵”死”。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压缩语段的题目主要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材料内容和下定义等方式。本题是拟写一句话新闻,答题时注意新闻的导语,同时找到新闻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具体的材料选取新闻要素,此题的重点是主体事件。
22.阅读下列材料,请为引力波下定义。(不超过60字)
LIGO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如同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
引力波与流体力学中的重力波很相似,当液体表面或内部液团由于密度差异离开原来位置,在重力( gravity force)和浮力(buoyancy force)的综合作用下,液团会处于上下振动以达到平衡的状态,即产生波动。引力波则是由于空间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导致空间产生的波动。
引力波将帮助研究人员探测其它神秘而强大的宇宙事件,施茨说:“引力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们可使我们直接观测到超新星爆炸、伽马射线暴和其它大量宇宙隐藏秘密的更多信息。”
引力波是一种由于空间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导致产生的以行进波的形式以光速向外传递的时空波动。(4分。原因1分,方式1分,速度1分,格式1分。超过60字每超1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