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不得超过10个字。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①国力强盛,丰衣足食。②充满自信,不怕肥胖。③鲜卑血统,健硕为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内容,概括主要信息,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第三,同记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压缩语段的题目有拟标题、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下定义、概括材料内容等题目,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的类型,注意对语段进行简单的切分,然后提取每句中的关键词语,注意适当的合并整理。
15.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开放融合(交流融合、兼容并包)、革故鼎新(技术创新)(概括合理即可得分)(答对一个1分,两个3分,全对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划分段落的层次,如第一层“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可以概括出艰苦创业之类的词语;第二层“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可以概括出开放融合、兼容并包等词语;第三层“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可以概括出革故鼎新或技术创新等内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段方法:1.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 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 压缩语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本题就是运用了摘取法,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9.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现在年级要举行“好书共分享”活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1)拟写标语
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2)探究材料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 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①示例:好书共读,快乐同享;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②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小问,“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这是考查学生拟标语的能力。要注意活动的主旨、标语的特点。第二小问,“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首先要把握两则材料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概括。第一则材料是说现今存在的现象——阅读电子书,其结果是“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第二则材料是书籍的价值,两则合起来看是说要重视阅读书籍,不能光沉迷于手机阅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拟标语应注意如下几点:1.通读题目,仔细揣摩题意,抓题面中的关键词语,明确答题要求,准确把握题目特征,提炼答题信息(含隐含信息)。2.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或内容有效的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3.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拟写内容或评析角度。4.精心构思,初步拟写,对照标语的特点和题目要求,检查拟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比如本题中,就要抓住“交流、分享、进步”这一活动主旨来拟写标语。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其石油消耗总量占全社会石油消耗总量的30%以上,并且汽车尾气已成为大中城市温室气体的首要来源。一辆中耗油轿车每年少开1200公里,将节省120升石油,减少碳排放294公斤;一个人每年少搭乘飞机5000公里,将节省200升石油,可减少碳排放695公斤。文明出行,防止交通堵塞,也是为绿色出行做贡献。
相关部门倡导:短途出行,请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省钱省力;开车时避免汽车发动机空转,停留时间超过1分钟应熄火;长途旅行请尽量坐火车,减少乘飞机的次数;安全驾驶、文明礼让,保证交通顺畅。
(1)请简要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2)请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宣传标语。
(1)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应该倡导低碳出行。
(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简明、生动、得体的能力。解答第(1)问,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特别注意中心句在文段中所处的位置(一般为开头或结尾),并注意压缩时符合规定的字数要求。解答第(2)问,首先要注意公益广告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其次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对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只麻雀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麻雀诉苦。老麻雀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A:埋怨别人的过错,不如认真反省自己。 B: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发现。 C:与团队格格不入,问题来自于自己。 D:有时困扰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先认清自己。
1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长尾效应”下定义。(不超过45字)
长尾效应,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公司、Nefix和Real.com/Rhapsody等网站的经济现象。举例来说,一家大型书店通常摆放10万本书,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这10万本以外的书籍。这些“冷门”书籍的销售比例正高速增长,预估未来可占整个书市的一半。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售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也就是说,企业的销售量不由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主流产品”的头部决定,而取决于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不受重视的长尾。
长尾效应是由于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非主流产品(冷门商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主流产品(热销产品)的经济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被定义概念)是×××(本质特征)的×××(属概念)”。此题中被定义的概念为“长尾效应”,“属概念”是“经济现象”,其“本质特征”是“非主流产品(冷门商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主流产品(热销产品)”。为表达明确,需交代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6分)
2014年12月13日,____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__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18.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传统礼制,凝固社会记忆。(一个短语2分)
18.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
2014年12月13日,____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__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传统礼制,凝固社会记忆。(一个短语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得多于18个字(含标点符号)
曹雪芹如一个丹青妙手,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重点描写了宋江、林冲、武松和李逵等108个好汉形象一样,在《红楼梦》中重点描写了400多个人物。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人物合计有975个,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个,无姓名称谓的243个。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同生活中的真人没有什么两样。
曹雪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叙述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