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提取四个关键词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菌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那么有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的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引起人体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同时也增了治疗成本,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滥用  抗生素  耐药性(耐药菌)  威胁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定义,不超过65字。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为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进行的结构性改革。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分析材料,明确概念(“被定义概念”和“邻近属概念”)筛选信息,分析“种差”(“被定义概念”区别于“邻近的属概念”的特有属性)整合信息,合理表达(选用句式、合理排序)。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下成循环定义;B.用否定形式下定义;C.用比喻下定义;D.定义得过宽或过窄。现就以上各种错误定义分别举例如下: ①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循环定义) ②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用否定形式下定义) ③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用比喻形式下定义) ④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定义过窄) ⑥动物是有生命的有机物。(定义过宽)以上便是对“下定义”的认识,在我们了解了下定义的基本特点之后,组织答案就比较容易了。组织答案时只要按照下定义的基本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作进一步的分析、筛选、整合就行了。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①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②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③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④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⑤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这样要做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

创造性思维取决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概括出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本文段是总分结构,①是总领句,提出论述对象“创造性思维”;②③句的关键词是“天赋”,④句的关键词是“兴趣”,⑤句的关键词是“意志力”,据此即可概括出文段的主要内容。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不超过80字)

寝室里的矛盾可谓千奇百怪:睡眠时间不同步,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睡觉打呼噜,影响别人休息;有人不爱干净,不搞卫生……任何一个误会,都有可能引发寝室矛盾。寝室有了矛盾,该如何去化解呢?

请提两点建议,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明确,简明得体。

第一,沟通。因为不了解而误解,误解而心生间隙。沟通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第二,约定。室友共同制定寝室公约,比如有关作息时间、卫生值日等方面的规定。

【解析】

试题分析:两点建议可基于化解矛盾和避免矛盾而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本报讯(徐维国 陶磊 记者郑燕峰)山东郓城消防部门针对城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墙面上大型广告牌设置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不利于人员疏散和逃生的实际状况,联合公安、城管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组成3个拆牌分队,在城区 内展开拆除大型广告牌行动。

在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做到严格执法、认真做好一 些商户业主的耐心说服工作,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人员密集场所墙面设置大型广告牌的危害性。截至目前,共拆除大型广告牌32块。

(摘自2012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郓城拆除影响疏散逃生广告牌

【解析】

试题分析:文章有2段,第1段即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把第1段概括出来即可。题干要求是一句话新闻,既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多用单句,采用谁做什么的形式。如: 郓城拆除影响疏散逃生广告牌。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阅读下列材料, 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字。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 。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态度”1分,“追求”1分,精神内涵1分,句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的压缩、概括。"压缩语段、筛选要点"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题型之一。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地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题中考证紧抓关键词“工匠精神”“ 内涵”结合材料中要点,概括出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20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龙清泉、孙阳、张梦雪、马龙、吴敏霞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标题: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概括相关内容。(每点不超过8个字)

太空旅行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举世闻名的霍金,为了实现太空旅行,曾经在美国体验仿太空失重的“零重力”飞行,这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漫步太空跃跃欲试。目前,好些国家的商业机构已开始参与太空旅游业的竞争。未来的太空旅游可望向旅游者提供灵活的服务项目,更诱人的是,每个人的太空旅行费将降低到不超过2000英镑。然而,宇宙也还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到的地方,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超重或失重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只有通过“上天”前包括微重力、超重力在内的各种测试的人,才能承受在太空中的种种新挑战。为了让太空旅行更加安全可靠,科学家们花费了许多心血,对火箭、飞船的生产和操作运行定制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完善。太空中的各类生活设施还要进行不断的改良,如卫生间设备的改良,使之更能适用于没有经过宇航特殊训练的普通人。我们相信,太空漫步的“宇航员特权时代”将会过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冲出地球,走向茫茫宇宙。

从文段内容来看,实现太空旅游的四个条件是:

①旅行费用相宜②身体符合条件③旅途安全可靠④生活设施便利

【解析】

试题分析: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可以看出,除了开头的三句话和结尾一句话,中间部分就应该是答题的区间。这其间共是四句话,也即讲了四层意思,这也就是答案应该包含的内容。但题目要求每点不超过8个字,因此,对第一句话的内容要进行取舍、概括,甚至于归纳,这样才能符合题目的要求。

【考点定位】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这种题型首先要求我们认真筛选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整合,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的语段,其压缩方法基本是一样的,一是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筛选主要的信息,二是将主要信息按要求概括表达。所以在压缩文段的题目中,把握文段的主要信息就显得很重要了。所谓主要信息,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信息特点也不相同。方法:①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③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拟定题目,有时的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④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

2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2次药品降价方案的第二天,100多家医药企业在京开会。石药、鲁抗等国内医药企业巨头悉数到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上书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

在这份《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的征求意见稿中,药企代表们痛陈,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建议书指出,现行“以药养医”制度使得医疗机构成为逐利机构。医院收入、科室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药品创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利益的__下,或明或暗地向企业索要回扣。“以药养医”的制度不解决,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不可能铲除,治理商业贿赂的效果也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

百余家药企上书国务院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解析】

试题分析:对新闻的概括,是压缩语段的常考题型之一,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就是要求考生拟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的陈述句式通常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也是一句话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解答这类题,可以直接摘录原文中的语句来进行概括,也可直接从原文中摘录主要信息,再根据字数要求作微调,或紧缩,或填补。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摘录式。有些语段,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好找,但事件不易把握,材料中又没有现成的中心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分析,抓住本质,筛选出关键信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