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

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 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2分)

【解析】试题分析:新闻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第一步:提取新闻的主体及事件,首先按照“谁发生了何事”写出基本结构。第二步:突出独特性、新颖性:在找出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新闻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步:整合要素,准确写出“一句话”。如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紧扣新闻的要素概括。即用“何时”“何人”(何单位)“何事”表述,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首先要明确要求,是标题、导语还是概括信息, 字数要求多少。新闻类的要求就是“5W”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结合具体要求适当选取。答题时一定要找到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紧扣导语概括。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往往是新闻的前一、二句或者第一段。找出导语后根据字数限制对导语进行压缩。适当采用简称、要注意时态、控制字数。

5.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的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下列语段中门采尔的言外之意应是(  ) 一位不知名的画师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A: 我想,你在卖画上,用去了太多的时间。 B: 我总是用上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画一幅画。 C: 亲爱的,你在画的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 D: 用一年时间画一幅画,你就能心想事成。

21.请根据下面的内容,推断“晒梦想”的意思。

继闪客、博客、播客、换客之后,如今网上最流行的就是“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等把私人生活在网上曝光的网友。这里的“晒”指的是放在网络上,自我激励,与人分享,由人评说。这种分享,不为炫耀,不比金钱,只为展示生活,分享快乐;这种分享,更重要的是增进网友之间的交流、晒客之间的互动。如“晒工资”“晒衣服”“晒食物”“晒账单”等等。

所谓“晒梦想”就是把自己的梦想在网络上亮出来,一来 ;二来

一来激励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2分);二来请各位网友一起期待这一梦想的成功,赢得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意对即可)(2分)。

【解析】略

18.按规定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不超过15字)

感冒清胶囊是广州白云制药厂的名牌优质产品之一,荣获省优、部优奖,被国内外患者誉为“一粒清”。本药是治疗各种类型的感冒的特效良药,特别对流感有显著疗效。本药搜集民间验方、秘方,采用金盏等中草药与西药配伍而成,有消炎退热、抗病毒之功效。注意要口服,成人每日三次,每次一至两粒,小孩逐减。本药经多年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装30粒一盒。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这段文字介绍了感冒清胶囊的

功能、用法、用量及储存方法。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按规定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是考查学生概括语段内容要点能力。通读本段文字,可知本段文字是感冒清胶囊说明书。也就是本文是一段说明性文字。说明性压缩题的解题方法:①确定对象;②列出说明层次与圈定相关语句;③去掉“枝叶”(说明原理、成分、形态、功效等解说部分);④借用文中词语概括。本题,通读文段,文段中“本药是治疗各种类型的感冒的特效良药,特别对流感有显著疗效。本药搜集民间验方、秘方,采用金盏等中草药与西药配伍而成,有消炎退热、抗病毒之功效”“本药经多年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介绍感冒清胶囊的药效;“注意要口服,成人每日三次,每次一至两粒,小孩逐减。”是说明感冒清胶囊的的用法及用量;“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是介绍感冒清胶囊的储存方法。所以这段文字介绍了感冒清胶囊的功能、用法、用量及储存方法。

8.对下面文段的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航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 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 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__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 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 我站在302船的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 而是整个中国, 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 (选自阿来《走向海洋》)

A: 文中讲述二战故事体现英国人对于海洋的重视,反衬我们对海洋认识上的落后和保守,引起下文对于海洋重要性和南海巡航必要性的议论,深化文章主旨。 B: 在漫长中国历史上,人们从来没有海洋主权意识,仅仅把海洋当作收获鱼虾的牧场,当作流浪谋生的通道,因此在近代史上,我们遭受列强入侵,付出了巨大代价。 C: “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一语双关,作者不仅强调了海图对于海上维权的重要作用,也明确了我们维护海洋主权的决心。 D: 文末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控制了海洋就能获得走向全球的通道,也能够在战争来临时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必须要重视海洋走向海洋。

4.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以前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故以前没有引起重视。而1986年在闻名中外的余杭反山墓地的12号墓出土的“琮王”上的兽面纹却最为复杂、完整,人们由此而知,所谓兽面纹实际上是一位头带羽冠者骑伏猛兽的图像。由于这一图像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重要器物上,而且这类器物都出上于大墓中,所以学者称之为“神徽”。解读“神徽”,对于研究良渚的社会性质和精神世界都有重要价值,所以备受海内外学者重视。

A: 以前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所以还不是内涵深奥的“神徽”。 B: 反山墓地12号墓中出土的玉琮上面的“神徽”最完整最复杂,从而为它赢得了“琮王”的美誉。 C: 兽面纹之所以被称为“神徽”,是因为其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出土于大墓中的重要器物上。 D: 良渚文化的所有玉琮都刻着被后人称为“神徽”的兽面纹,因为“神徽”往往代表着权力,象征着地位。

20.在下面文段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现代人在享受现代化红利的同时,_____。“感觉身体被掏空”成为网络流行语,“亚键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担忧,而“累”则曾经当选为年度汉字……这些问题折射出现代人生活的另一面:在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______。

 也承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还需要得到安抚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越来越多人的担忧”,第②空注意前文“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21.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科幻小说自其发微,经过近两百年的演化,踪迹遍及全球,其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干及人们对世界、对未来乃至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我们是无法无视它的存在的。此外,科幻小说毕竟与赛先生沾亲,与科学宣传多有牵涉,并且早已形成一种文学流派,堂而皇之地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就更有必要认真地对待它,了解它。

科幻小说影响广泛,与科学有关联且已形成流派,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这是考查压缩概括的能力。首先明确概括的模式,应为主谓式,这就要求考生依据文段明确对象,从语段来看,这段话的对象是“科幻小说”;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话是说“科幻小说”的影响以及与科学的关联,第二句话是说“科幻小说”形成流派,两句话都指出我们应重视“科幻小说”。把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即可。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__。

①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手机里的信息不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③没有手机的日子也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__.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综合修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考虑好语言的逻辑的严密性,要注意作答本类试题重在认真,根据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有两处语句存在问题,手机里的信息不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也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__。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