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1.①提出疑难 ②也许,或许 ③增加知识 ④判断,解决 2.C. 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4.好学尤当勤问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埋怨迁怒别人,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10.下列对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蟹六跪而二螯 ④惑而不从师 ⑤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⑧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⑨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①③⑥/②⑤⑧/④⑦/⑨ B:①④⑦/②⑤/③⑥/⑧⑨ C:①④/②⑤/③⑥/⑦⑧⑨ D:①③/②⑤⑧/④⑥⑦/⑨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不同的—项(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其声呜呜然
A:①与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也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还走,疾呼曰:“实然!” 还,回家。 B: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猥,卑鄙。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高。 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修墓。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2)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齐彭殇为妄作
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6)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解释:孰( ) 过( ) 亡( )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解析:
见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