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5分)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①在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内容合理2分,语言生动流畅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所给词语,展开合理的联想,根据题干提示及要求,展开描述,可采用一些描写方法,也可以采用引用名言警句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注意扩写的内容要合理,符合词语之间的联系,语言要生动。例如,若选择第一组,可根据冬天的时令、地域特点、景物特点等进行展开。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5. 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
杏花 春雨 江南
3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春雨仿佛一位诗人在杏花丛中轻吟浅唱,宛若一曲丝竹在柳丝间抹出一缕思念。漾漾的雨润泽了杏花的笑靥,她睁开迷蒙的眼,看着青石板上走来一群花季少女,雨滋润着她们的黑眼睛,氤氲着她们的红衣服,渲染成一幅水彩画。一阵细细的吴侬软语,诠释着千年不变的美丽。
试题解析:题目暗含的要求是写春天,因此景物描写要符合时令、地域特点,意境优美。
17、要求写一段话,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喜悦”的心情,不少于30字。(5分)
17、(5分)略
16.请根据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扩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5分)
略(要正确联系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季节特征作合理想象)。评分细则:字数不少于40字(1分);有自己合理的想象(1分);语言生动(1分);不违背原词的意境和情感(2分);
16. 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
(5分)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16.【答案和解析】 ①在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内容合理2分,语言生动流畅3分)
16.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条不超过20字的标题。
本报讯(董潇君) 近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落下帷幕。该校自主招生招生计划由2014年的1050人增至2015年的1800人,招生专业由原来的9个增至25个。广东全省共有7516名学生报考,较去年增加1027名,考试人数占广东省的1/9。
多年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5年全国专科院校排名中,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跃升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6名、广东省第2名。
16.今年顺德职院自主招生报考人数创新高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为新闻(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注重相关要素,比如(可以取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原因(目的),方法(措施、手段、途径)。然后寻找新闻中对应的内容:时间(今年,2015年)、地点(顺德职院)、人物(考生)、事件(自主招生)、结果(报考人数创新高)等。最后,按照题干要求恰当取舍,并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组成语句即可。
【备注】无
22.请以“海上生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三句古诗词串联一段文字,表达一个明确而又集中的主题。(80字左右,6分)
海上生明月”,望着这一轮圆月,忽然意识到又是一个三五之夜。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白露的滋润下,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从脑中迸出。家乡可好?父母是否康健?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思念远方的我呢?想回家的感觉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回去是不现实的,那就来一点文人无奈的安慰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语句扩展题比较新颖,既要注意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又要找到恰当的连接点以突出一个主题。同时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艰难跋涉的旅人,停伫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评分标准:抓住人物动作1分,抓住长路这一景物1分,想象合理1分,语言生动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种类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围绕 “还顾”“望”“长路” 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2)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3)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 请在“暴雨、青瓦、水花、线条、绿色、音乐”这六个词中任选三个词,写一段景物描写的的文字。(4分)
要求: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100字,并在所写文段中将选用的三个词划上横线。
17略
18.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和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江南 小巷 悠闲 宁静
18. 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曲曲折折,半天走不到头,静到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她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洞天幽境。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负手行吟于小巷之中,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平和而宁静。那种澄明如水的气氛,笼罩一切又净化一切,使人怡然自得,物我两忘。